[摘要] 本文從師德高尚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基礎、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前題、博學多才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條件、儀表作風影響教師威信的形成四個方面,論述了教師自身條件對教師威信形成的影響。
[關鍵詞] 教師威信 自身條件 威信形成 影響
教師具有的一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叫做教師的威信。也可以理解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與信譽。從學生的心理角度講,教師的威信就是教師的人格、學識、教學態度在學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尊崇等一系列情感的集中反映。教師的威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產生巨大的威力,是學生接受其教誨的推動力量。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越高,對學生的影響越大,教育教學效果越好。雖然教師威信的形成有賴于一系列的主客觀條件,但最主要的還是有賴于教師自身的主觀條件。
一、師德高尚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基礎
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集中表現在忠于教育事業,為培養下一代而勤勤懇懇地工作上。實踐證明,只有深刻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偉大意義,才能對教師這一職業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也才能嬴得學生的尊敬,使教師獲得威信。此外教師還應具有適應教育教學的工作態度,如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堅毅果斷、熱情開朗、好學多思、勤奮刻苦、正直誠實等。教師威信是指通過教師一貫的言行,表現出優秀品質,受到眾人尊敬和信賴,具有積極肯定的人際關系的反映。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另一重要方面。威信的教育力量是基于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基于學生對教師的熱愛、敬重和信任。所以教師的榜樣愈完善、愈崇高,則學生效法的勁頭越大。做人之道,信譽不可少。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教師宣布執行的決議,就必須堅決執行,千萬不要講一套,做一套。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成為學生的表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自己也才能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教育才有力量,才有說服力。
二、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前題
教育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懷有深厚的感情、關心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要求明確合理,通常在學生中都享有很高的威信。國內外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教師以溫和、熱忱、贊揚的方式對待學生,比過多的指責否定效果好。教師威信是在長期與學生平等交往中形成的,若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溝通感情,愛護學生,體諒學生,滿足學生理解和求知的需要。則會使學生感到師生之間感情融洽,容易親近教師,信服教師,從內心喜愛自己的老師,教師的威信在學生心目中就會迅速建立。教書與育人是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互為關系的兩個方面,課堂教學是教書育人的主要陣地。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教書育人的良好途徑。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學生。我們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關愛,用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的朋友、親人。在這種溫暖和諧的氣氛中,學生有話愿意和老師講,對老師的批評也樂于接受,可以大大促進教學,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說教育也是一方熱土,那么“熱愛”就是老師對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對教育事業的最好表白。
三、博學多才是教師威信形成的條件
教師是否博學、廣識、多才,對學生的心理活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特別是在21世紀,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師的業務能力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在成長的年輕一代,興趣廣泛,求知欲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遠古到未來,從宏觀到微觀,無所不想知。他們可以通過大量的渠道,了解到許多新鮮的知識,他們能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問題。所以今天的教師要想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學生中建立起很高的威信,首先要加強政治學習,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在此基礎上更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掌握學科發展動態,堅實地站在國內外學科發展的前沿,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廣泛的興趣,從而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樣在學生中就會享有很高的威信。同時還要具備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能進行獨立思考和運用豐富的想象去探討教育和教學方法,又能深入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靈活而機智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發展每個學生的興趣和特殊能力。一個教師知識淵博,又掌握教學技巧,教學質量就高,效果就好,也就容易獲得威信。
四、儀表作風影響教師威信的形成
教師的儀表是指教師的穿著、舉止、情態等一系列外部表現。教師的儀表不僅直接反映著教師的道德修養與審美情趣,而且能給學生一定的情緒感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舉止情態和精神面貌。當一位教師儀表端莊、衣著整潔、舉止大方得體,就會引起學生的敬重和好感,自然也就在學生中形成了威信。相反教師的穿著、舉止不雅,不僅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育教學效果,而且有損教師的形象,也影響教師威信的形成。教師的生活作風、動作習慣也都影響著教師威信的形成。教師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并非是不足道的細微末節。如有的教師對學生簡單粗暴,生活上懶散成性以及作怪動作等不良習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注意力,而且也會損害教師威信。作風嚴素活潑,做事認真踏實、有條有理,待人謙虛謹慎、有禮貌,談吐文雅、含畜而富有情趣。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中獲得較高的威信。另外,教師初次和學生見面講話,特別是上淺幾堂課時,都應做好充分準備,教學方法和內容要精心設計,教態要沉著、自然而親切,表現出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淵博的知識,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值得信服的,是對他們有幫助的,是在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人,從而初步樹立起教師的威信。
總之,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完成教學任務要依靠威信,做好育人工作更要依靠威信。教師的威信具有很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一旦形成便會對教育教學活動產生獨特的影響,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在當代教育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發現學生越來越難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威信的缺失。教師要獲得真正、可靠的威信,就要運用自己的品德、學識和智慧去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只有這樣建立起來的教師威信,才是一種由信而服的自覺威信,也只有這種自覺的威信,才具有真正的權威性,才能產生強大的教育威力,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秀華.教師威信影響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2]張曲兵.教師威信:特征、功能及其形成條件[J].當代教育論壇,2006,(2).
本文系吉林醫藥學院2008年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