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敞明亮的陳列室里,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紅木仿古書櫥展柜里,一函函,一摞摞,一卷卷,一疊疊,各類大小開本不一,裝幀厚薄不同的線裝古籍有序展陳著,翰墨書香,滿堂生輝!
這便是坐落在杭州錢塘江畔的蕭山義橋,在全國古籍印刷業界名聞遐邇的蕭山古籍印務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陳列館。
步出陳列館所在的公司大樓,除了近在咫尺的印刷車間廠房,周圍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江南農村景象,一條彎曲的公路從大樓一側蜿蜒而過,向著杭州、上海,朝著南京、北京……無數大都市延伸,循著這古籍圖書的“網路”,連結著許多“終端”接點——各類圖書館、資料室、閱覽室。
這是一家從普通的鄉鎮企業脫胎轉型而來的民營文化企業,在20多年里編織起縱橫廣闊的現代線裝古籍生產、營銷網絡。
草根民企開創高端文化產業
那是1984年,國務院古籍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先生找到上海第七印刷廠金廠長,商議印制《古逸叢書三編》之事。金廠長是蕭山義橋人,熱心家鄉經濟建設,當時改革開放起步不久,興辦鄉鎮企業方興未艾,金廠長就把這個項目介紹給了家鄉義橋鎮,作為鄉鎮企業的蕭山古籍印刷廠開張營業了。
15萬元注冊資金,20多名職工,蕭山古籍印刷廠成立之初,算是有相當實力的鄉鎮企業了。憑借著這份鄉情和蕭山人的精明能干,印刷廠的業務曾得到一度發展。但是,在其后的創業道路上,卻備受艱辛,幾經變遷。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鄉鎮企業的固有問題,逐漸瀕臨破產邊緣。為救活企業,1996年企業轉制,當初的照相制版工張國富,毅然注資100多萬元,盤下廠房、機器,留用職工,征地40畝,建起了廠部大樓和車間廠房,一改原來低矮破敗的景象。經過15年的打拼,如今已成為有職工90多人、年產值2000多萬元的國內一流古籍印刷企業,各項指標均位列同行前三。脫胎重生的蕭山古籍印務有限公司,一躍發展成為國內古籍印刷的著名企業。
外表淳樸而目光睿智的張國富行事低調。技工出身的他,對現代古籍印刷技藝作了深入的探索,先后攻克了絲綢書、絲織書印制技術和宣紙彩印工藝難關,仿古復古而不失其真。他覺得企業發展到今天,對內而言,是自己愛書的那種情感一直驅使著他,支撐著他;對外來說,是領導的關懷和政府的支持,推動著企業不斷壯大,承擔起復興古籍印造的歷史使命。他坦然地說:“古籍印刷技術要求高,難度大,市場潛力有限,企業效益和規模都受到局限。但屬于高層次的文化產業,需要細水長流。哪怕賺得少一點,甚至虧一點,也要堅持做下去。”
精益求精攻克技術難關
作為一家專業印制古籍線裝本的廠家,蕭山古籍印務在技術上、工藝上創出了自己的特色,獲得了業界的好評。一是解決了制作絲綢書、絲織書的技術難關。絲綢書高雅精致、美觀大方,又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很受顧客喜愛。目前,全國各地的絲綢書、絲織書幾乎都是由該公司印制的。二是攻克了宣紙彩印技術問題,成功印制了線裝本“奧運會禮品書”、 長卷《走進西藏》等一批高質量的彩印圖書。這兩項特種印刷技術,使公司贏得了客戶,也贏得了市場。
他們承擔的再造善本二期圖典,采用宋代官書《文苑英華》開本形式,正文采用PH值為中性和微堿性的宣紙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印刷,封面用紙仿國家圖書館藏乾隆年間的特制磁青紙,函套采用古色古香的布料包3.5㎜荷蘭版,以線裝為主,間用蝴蝶裝、經折裝和卷軸裝,真正達到仿真再造。
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和高雅精致的產品質量,他們獲得了許多高端訂單,絲織《孫子兵法》、宣紙彩印 “奧運會禮品書”等,列上了外交部、奧運會的禮品單,深受外賓喜愛。無論從企業形象,產品質量、企業信譽度,在全國同行業中牢固確立了前三強的地位。
作為蕭山區唯一的一家專業印制古籍線裝本的文化企業,公司于2006年被列入“杭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單位”,2008年被列入“杭州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保護單位”,被中共蕭山區委宣傳部命名為“蕭山區對外形象基地”,2009年該公司的傳統線裝書印制技藝又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最美的書”從這里誕生
散發著陣陣油墨芳香的車間里,幾十位農民出身的員工,正井然有序地從事著他們前輩從未干過的活:翻拍價值連城的古籍善本,然后制版、印刷、裝訂……書是線裝的,字是豎排的,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相信,一批批精美雅致的古籍圖書,會出自這一雙雙粗糙的農民之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蕭山古籍印務就這樣一直默默無聲地做著古籍印制事業,為國內的各大出版社如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圖書館如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甘肅圖書館等,以及政府部門影印各種線裝古籍善本、孤本、珍本,累計近1000余萬冊,產品多次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稱號,被全國各大圖書館收藏。他們還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代文化名人影印專著及經典古籍線裝圖書,如《江澤民文選》等。
近年來,公司致力于發展宣紙仿真印刷,成品圖文清晰、層次豐富,受到了業內行家的廣泛好評。公司印制的線裝圖書作為國家級禮品書,由黨和國家領導人贈送給俄羅斯前總統普京等外國元首和國際友人。《魯迅著作手稿全集》等被評為新聞出版總署“優質產品獎”,《蘇州水》入選2005年度“二十本中國最美的書”之一,受到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重要媒體的多次報道和宣揚。
古籍善本再造惠澤千秋
值得浙江人自豪的是, 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啟動的國家重點文化項目“中華再造善本工程”,選定蕭山古籍印務為定點影印單位之一,蕭山古籍印務以超群實力加盟到中華再造善本工程二期。二期書目以明清兩代珍稀古籍為主,重點是明清兩代版本稀少、文獻及學術價值高的珍貴古籍,同時針對一期選目所遺漏的珍貴古籍查漏補缺,大部分屬國家一級古籍及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總計580種,每種幾冊或幾十冊、幾百冊不等,計劃二三年完成。這些現代線裝經典,必將惠澤千秋,流芳百世。
浙江自古就是“文獻之邦”,造紙印刷名揚天下。我們相信,屹立在錢塘江邊的蕭山古籍印務有限公司一定能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為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浙江文化大省,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