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擊球技術簡述
從本期學員的動作我們看到,很多其他網(wǎng)球愛好者也存在同樣問題,不能跑到合適的位置打球、打不出快速的球、回位慢等相同的問題。本期我們的學員跟隨梁教練訓練,將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那為什么很多網(wǎng)球愛好者會這樣?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正手底線擊球有哪些技術要點,一般來說,很多網(wǎng)球愛好者在打正手球時會關注3個問題:擊球點位置、隨揮方式、用開放式還是關閉式步伐更合適等問題。那到底我們在打正手球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完整的正手擊球包括這五方面:1、判斷,2、移動;3、蓄力;4、擊球;5、回位。這些我們會在后面的練習給大家解析。
我們先看下面職業(yè)選手是如何進行判斷、移動、蓄力以及擊球的。
訓練前技術分析
從這3個連續(xù)動作我們可以看到,蔡媛媛在開始移動時沒有運用分腿墊步,這樣的啟動方式雙腿距離窄、重心高,沒有足夠的蹬地力量,直接影響移動的到位率。在這張圖上,來球距離蔡媛媛2~3M,但是她卻沒有做好擊球前的蓄力動作,左手垂直于球網(wǎng),身體擊球前已經(jīng)面向球網(wǎng)。
這2張圖上,蔡媛媛沒有移動到位(外側腿沒有與來球在同一條直線上)。上身一直傾斜,這個狀態(tài)是沒辦法轉體的,我們所說的轉體,就是現(xiàn)在流行的要求身體轉動180度的擊球動作。
我們看到,蔡媛媛?lián)羟螯c離身體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她只能彎腰伸出手臂,用球拍去夠球,這樣的姿勢只能用手臂發(fā)力,直接影響到發(fā)力效果。
蔡媛媛完成擊球后,往往會停在這個位置1~2秒后才開始回位。直接影響到準備下一個擊球的時間。
技術糾正
判斷和啟動糾正
分腿墊步+轉體的練習
分腿墊步(split—step)從英文字面意思可以直接看出這個步伐需要分腿,而不僅僅是向上跳。當對手開始揮拍擊球時開始做分腿墊步。分腿墊步的要點是讓身體回到平衡狀態(tài)以便向任何方向移動,分腿墊步能幫助球員做出判斷并有效提高向球移動速度。
非常簡單有效判斷來球落點的移動練習
教練下手拋球幫助球員體會判斷來球位置的練習,圖1球員移動到位抓球,同時做好了蓄力動作。而圖二可以看是球員判斷的來球位置出現(xiàn)偏差所以無法抓球,這個練習雖然很簡單但是長期練習對判斷來球的落點非常有幫助。
擊球點位置分析和糾正
教練幫助球員體會蓄力時身體的轉動,重心的位置位置,左手的位置。
教練通過固定擊球點徒手揮拍幫助球員體會擊球點的位置。以及擊球時身體的蹬轉。
擊球回位重心轉移改進
從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球員在擊球后重心轉移不明顯,回位過程中只是轉身跑回,這樣對手打回頭球無法進行移動?;匚坏倪^程沒有觀察對手場上的位置。
改正后擊球后可以看出身體重心轉移明顯,第一步回位迅速,在做完第一步交叉步后身體迅速與網(wǎng)平行進行移動。在回位的同時觀察場上對手的位置。
改正后的擊球動作
非常標準的分腿墊步,落地后迅速轉體向來球移動。
擊球前較之前蓄力動作明顯,外側腿在來球的后方。
擊球時身體較之前更加平衡,擊球點在身體前方。
擊球后迅速轉體,交叉步或滑步回位。
這是我們稱為“逗你玩”的移動練習
兩名教練或同伴分別站在離底線中點3—4M的地方,手中各拿一個球。規(guī)定選手開始移動方向,一名教練發(fā)出指令“Go”同時將手中的球放下,當球員快接近球時教練可以選擇讓球員打這個球,或者發(fā)出指令“變”,當聽到指令后球員迅速變向向另一個教練移動并擊球。擊球后球員迅速回到底線中點準備下一次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