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Corso Como街的10號精品店是這個世界上所有潮人必去朝圣的地方。今年,這個由意大利版《Vogue》主編的姐姐Carla Sozzani一手建立起來的精品店迎來了自己20歲的生日,一場并不轟動,但絕對創意十足的紀念活動正在這位優雅女主人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展開著。
意大利米蘭的Corso como街歷來以其滿布的設計精品店而聞名,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的話,5分鐘便可將其走完。但其中最為出名的10號店——“10 Corso Como”卻能讓你流連其中一整天也欣賞不完。這家集時裝店、精品店、書店、唱片店、美容店,小型展覽館、咖啡廳和迷你旅館于一身的概念店,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所有時尚潮人都必須前來膜拜的圣地,很多人都說,如果不看“10 Corso Coma”就等于沒來過米蘭。
自1990年起,這家由意大利《Vogue》主編Franca Sozzani的姐姐Carla Sozzani一手建立起來的精品店,在最初的書店與藝術畫廊的基礎上,逐步擴展出時裝與設計店(1991年)、咖啡室(1998年)和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旅店“3 Rooms”(2003年)等越來越多的組成部分。而它的成員也從米蘭老店擴展到了東京和首爾,下一個目標是進軍中國。Carla在這20年的經營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事必躬親地挑選店里出售的每一件物品,哪怕小到一塊香蠟。而這次,她為“10 Corso Como”選擇的20周歲禮物則是與已有135年歷史的倫敦著名精品百貨Liberty Co,旗下的奢侈配飾品牌Libeny of London合作,推出了一個“10 Corso Como for Libeny of London”的系列,以印花作為主題,推出了包括襯衫、包袋、泳裝、方巾、領帶和帽子等產品。在她看來,“印花的靈感大多源自藝術品,我喜歡這種有創意的東西。”同時,Carla也在自己的米蘭店中布置了一個與“20周年時光流轉”相關的主題展,“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展覽或秀,客人們仍然是在其中購物、挑選或欣賞東西,但20年的時間感會像流水一樣掠過他們,這就是我要達到的效果。”
“10 Corso Como”是一種生活方式
掩映在藤蔓綠植下的“10 Corso Como”并不十分顯眼,跨入這個門檻,你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進了一個庭院式的咖啡廳,但這個4層樓的精品空間里卻包含著所有時尚潮人最想要的東西。
作為世界潮人的圣地,“10 Corso Coma”并不驚艷。這個4層建筑物原是一座庭院式的舊車房,藤蔓環繞之下,人們很容易以為是走進了一個歇腳的下午茶室。當然,這個精巧的中央庭院式花園正是該店的茶室所在,但進入這里,你的第一步可不能就此歇下腳來,因為4層樓的空間里,需要你駐足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這里的精品店,不論是時裝店、畫廊、唱片店還是設計品店,大都出售一些限量版的東西和特別的貨品,如店鋪與川久保玲合作的限量版設計、Raf Simon和Eastpak的時裝與配飾、10Corso Como Bearbrick的玩具等等。而時裝店里出售的衣服,則都是出自世界知名設計師之手,全部經過女主人Carla的精心挑選,除了品牌本身的貼牌,還會印上“10 Corso Como”的標簽,價格不菲。而畫廊和設計品店里的售賣品則部分是出自Carla的男友、美國藝術家Kris Ruhs之手。Kris擅長制作陶藝品、雕塑和家具,它們作為商品和陳設品遍布于“10 Corso Como”的每一個角落,為之奠定風格基調。而“10 Corso Como”之所以能在20年前誕生,也與Kris的鼓勵與支持分不開。而直接采用門牌號作為店名的創意正是Kris奉獻的,他希望有一天這個精品店能成為與“貝克街221號”一樣聞名世界的地標。
在這幢小樓的2樓到4樓,有恐怕是全世界最小的酒店“3 Rooms”。店如其名,只有3間客房,每層樓一個,以保證其獨立寬敞的空間和客廳、浴室、臥房一應俱全的配置。雖然酒店袖珍,但其中的一床一椅都是出自諸如Eames、Jacobsen、Noguchi和Saarinen等名家之手,三間套房色調上有冷暖之分,可供客人自行選擇。據Carla說,設立這個酒店是因為時常游走各地的她,走遍了全球也沒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酒店,于是便在2003年開設了這個風格獨特的小酒店,希望身在異鄉的客人也能找到家的感覺。
當你瀏覽完了這里的每一個角落,你的腳大概也有些疼了,于是女主人很貼心地安排了剛才提到的綠意盎然的花園庭院供人休息和吃點心。當你品著濃濃的意式下午茶,吃著甜蜜的提拉米蘇,聽著夾雜有鳥語花香的輕音樂時,你才會完全明白,“10 Corso Como”并不是一家店,而是一種米蘭的生活方式——創意、寫意、愜意。Carla Sozzani決定一切
現在看起來,Carla的妹妹Franca Sozzani顯然名聲更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Franca擔任意大利版《Vogue》主編之前,她的姐姐Carla早就當過了這本雜志的特刊主編,而她主持《Elle》大局的那8個月里,出版了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期時尚雜志。
Sozzani家族的這對姐妹花橫行意大利時尚界已經有好幾十個年頭了。妹妹Franca從1988年自己38歲時起就開始主宰被譽為“最有頭腦”的一版《Vogue》。與娃娃頭安娜不同的是,這位奉行簡約優雅風格的女士雖然幾乎年年都會被排上最會穿衣的名人榜,但她卻從來不是公關版面的搶鏡人物。這位曾在圣心天主教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專業的女士一心一意地把意大利版《Vogue》辦成了所有時尚雜志中與藝術結合得最緊密也是最成功的一本。同時擁有主編、作家和策展人多重頭銜的她,并不愿意只是在自己的大片里讓模特單純地擺擺造型,她要讓她的時裝片說話,并且話題涉及政治、社會問題、明星八卦……同時,它們還必須是美感十足的藝術品,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豐功偉績。
而1947年出生的姐姐Carla,其實是更早涉足時尚雜志的中堅分子。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就進入了意大利的時尚圈,先后在多本意大利時尚雜志工作。1 976年,她正式成為意大利版《Vogue》的特刊主編,并在此職位上工作了11年,其間她為這本雜志帶來的靈感與創意上的突飛猛進,直到今天也沒有人敢忽略。接下來,她又于1987年來到意大利版《Elle》當主編,但時間只持續了8個月。公司高層認為她太堅持藝術上的靈感創意,而沒有足夠敏銳的商業觸覺。同時,很多意大利的圈內人也指責她過分關注外國的設計師,當時被她力薦過的設計師包括Jean Paul Gaultier、Christian Lacroix和Romeo Gigli。事實上,后來這些人都成了世界級的大師。但在任職的當時,Carla還是不得不面臨各方的質疑和壓力。惱火的公司高層曾試圖說服她自動辭職,但這個高傲的意大利女人卻說:“不,炒了我吧。我從來不會自己脫逃。”
所幸,她的貢獻和能力還是有目共睹,時尚評論家Cathy Horyn就認為,Carla任主編期間出版的1987年10月號意大利版《Elle》“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意大利時尚雜志”。她當時起用的Steven Meisel、Nick Knight等一批先鋒攝影師,以及采用的新的視覺表達方式也成為了之后時尚雜志發展的方向。
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讓這個有著動畫人物般細長鼻子和臉的女人開始設想要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它可以只是興趣,也可以發展成事業,但絕不要人管束,于是“10 Corso Como”就這樣應運而生了。20年來,她一直堅持親自采購店內出售的每件商品,從不假他人之手,“我只賣自己喜歡的東西,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說,在“10 Corso Como”,Carla決定一切!
這個衣櫥里99%都是黑色衣服的女人對服裝的品味是獨到的,她那些細腰身、寬裙擺的連衣裙和一條條富有雕塑感的項鏈把她襯托得溫暖而獨特。這些看似銀質的項鏈,實際上都是男友Kris用陶瓷燒制的,“當然,我也很鐘愛銀飾,因為它們讓我覺得有溫度。”在挑選新興設計師方面,Carla也是既嚴格又獨具慧眼的。他們也證實了Carla一貫的世界性眼光,來自克羅地亞的Damien Dames、為川久保玲工作的TaoKurihara、Maison Martin Margieia的新設計師“Nina”、韓國設計師Kuho Jung……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每一位能夠進駐“10 Corso Como”的新銳設計師都擁有了在意大利時尚界過關斬將的通行證。
說到未來的計劃,Carla表示印度其實才是她夢想中開分店的最好地方,但是出于商業考慮,這個夢想很難在短期內實現,更為現實的下一步是進軍中國,在上海或北京開一間“10Corso Como”的分店,把自己的精品店文化傳遞到這個文明古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