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名共和國將軍,帶過兵、打過仗,心中裝有百萬雄兵;他又是一名極具造詣的書法藝術家,他的書法凌空下筆,以氣運腕,取象不惑,寫得一派天然。他就是文韜武略的崔根峰將軍。
崔將軍,1943年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省臨穎縣,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1963年入伍,歷任班、排、連、營、團、師、軍各級領導職務,少將軍銜,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國長城書畫院院長,中國公共關系協會藝委會高級顧問,中國書畫鑒定管理委員會理事,中國榜書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工作之余,崔根峰癡迷于書法藝術創作,他的書法作品被收錄于數十家書畫集和報刊雜志上,被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周恩來紀念館、烏蘭夫紀念館、逸夫藝術研究院、國務院管理局、全國政協禮堂美石藝術珍寶館、美國文化基金會等許多文博單位收藏,并被授予“國際藝術家”稱號,數十年勤奮不輟。他非常注重學習和修養,堅持誦詩詞,閱名川,向文懷沙、沈鵬、權希軍、李鐸、馮其庸等名師學習研究書法和國學。因其退休后一直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以學養識見,以識見促書法,走出了一條自我的書法風格道路。他諸體兼善,尤其精于行草書,他的行草樸實簡潔,結體布局疏朗,整體意境散淡,內在氣韻秀潤,以“精而造疏,簡而意足”的特點,表現出華滋而迥異的獨特個性風格,充滿著軍人的氣質和情懷。
身為共和國將軍的崔根峰戎馬生涯近40年,頭頂烈日,腳踏月色,手握鋼槍,摸爬滾打在泥濘中,讓汗水淌向大地,是建國后為數不多經受過戰爭洗禮、文武雙全的將軍。1964年入伍不久參加了全軍軍事大比武,獲得其中一個項目比賽的第二名,受到葉劍英元帥的親切接見,并榮立三等功。1979年,他參加邊境自衛還擊戰,時任團政委的他帶領一個團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集體榮立三等功一次,他自己也榮立戰功,后來被選送到全軍最高學府深造。這更加顯出一個光輝軍事藝術家的獨特本色!
他常常嘴角微揚,面帶微笑,眼睛里閃爍著祥和、友善、睿智、堅毅。軍人的風采,決定了他是一個淡泊名利、崇尚奉獻的人,從穿上軍裝的那天開始,他就把對人民的忠誠、對祖國的愛戀扛在肩上。多年以來,他置身于公益事業,為抗洪救災、慰問部隊、關愛老人、捐助貧困學生而捐贈了許多優秀作品,僅2008年一年,他捐獻字畫的價值達108萬元,并以“長城將軍”的名義資助了10名困難學生,被評為“2008年度和諧中國十大愛心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書法本是崔將軍工作之外的業余愛好,而正是這種業余愛好,反而使他能以無功利的心態潛心于書法創作。國學大師馮其庸、書法大家李鐸將軍評議說崔將軍的書法有陽剛之氣,傲骨雄強,蒼勁挺拔。“軍魂”“亮劍”,簡單兩字,字如其人,字里行間透著一股浩然正氣,一派軍人風骨,讓人平添一份感慨。看他的書法,我們會感到那書法中有鮮活的血液在滾動,感到那字是有生命、有靈魂的活物,能讓我們的心靈在欣賞他書法的同時得到親和本土文化的洗禮。
崔將軍雖然已年過花甲,但他仍然精神抖擻,不知疲倦,仍在為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繼續為我國的公益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去年,崔將軍又擔任《中華和諧盛世圖》組委會副主席,為全國60位著名畫家共同創作的建國60周年獻禮之作《中華和諧盛世圖》在全國組織宣傳。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崔根峰在歷史的年輪中追求尋找著藝術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