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抒寫西市華章活動續演西市傳奇——2010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首渡高潮再續華章
歷史最盛時莫過于大唐,商貿地莫過于西市。
1300多年前,唐都長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市成為當時世界的物流中心、文化中心和時尚娛樂中心,其宏大的商貿規模和繁榮的國際市場成為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佐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輝煌的貞觀、開元盛世。
1300多年后,在盛唐西市的歷史遺跡之上,一座氣勢恢宏的以盛唐文化、絲路文化為主題的國際商旅文化產業項目正在崛起。它就是古都西安的大唐西市,旨在喚起人們對盛世長安榮耀的記憶。
今天,盛大磅礴的“2010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在此精彩演繹!第三屆海外回流文物展和首期中國嘉德2010秋拍展的高潮余波尚在旖旎,接踵而來的文化產業及收藏藝術博覽,又將開啟市民視覺的盛宴。令人振奮的“2010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再續西市華章。
文化遺產節,獻禮國際化西安
繼北京、上海之后,西安成為我國第三個定位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而文化遺產又是一個城市實現國際化重要的人文支撐點,大唐西市公司重金打造“2010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就是為向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西安獻禮!
9月27日。由陜西省文化廳、陜兩省文物局和西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10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隆重開幕。這是大唐西市在近年舉辦多次大型公益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又一具有公益性質的大型文化會展活動,不僅規格高、特色濃,而且展品全、亮點多。陜西省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多位省市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旅游報、香港商報等數十家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并宣傳報道活動。
本次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9月27日至10月7日,以文物展為活動主題,第二階段從10月15日至10月23日,以文化產業、收藏藝術博覽會為主題。其中,“第三屆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中國嘉德2010秋拍預展”為首期高潮的會展活動。本次活動受到了海內外收藏界、文化界及游客的普遍關注和好評,尤其是10月國慶長假期間,有40多萬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不少游客為大唐西市的盛景和文化底蘊所震撼:“大唐西市,真正的盛唐絲綢之路起點。再來西安,首選游西市!”
每一次活動,都追求一個國際化的高度
大唐西市作為國內唯一反映盛唐商業文化、絲路異域文化和西市歷史文化的國際商旅文化產業項目,它承載著大唐西市公司對文化的尊重,對歷史的敬意。但如何把歷史與文化資源變為人們可以感受、可以消費、可以體驗的文化產品?大唐西市公司開創了民營企業保護國家歷史遺址的典范,力求用特色文化續寫西市篇章,用特色活動演繹西市傳奇,為市民精心奉獻的每一次文化活動,都追求一個國際化的高度。
2007年10月,大唐西市成功舉辦了紀念日本遺隋使入大興城1400周年“大型慶典活動”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為總團長的日本友好人士600余人漂洋渡海在大唐西市載歌載舞一整天,使大唐西市成為民間交流的場所和歡樂的海洋。據了解,這次活動是民間組織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性的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民間友好交流活動,不僅在中日兩國,而且在亞歐國家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009年10月,在聯合國成立64周年慶典活動上,大唐西市藝術團精彩亮相。精美絕倫的“霓裳羽衣舞”震驚世界,讓魅力西市在聯合國的舞臺上閃耀,成為此次慶典活動中一個精彩亮點。這也是中國西部藝術演出團體首次登上聯合國的舞臺,提升了陜西和西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今年8月,作為我省唯一一家民營企業,大唐西市參加了“2010上海世博會西安城市特別活動日”系列活動,不僅展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國際古玩城、博物館等項目,還帶來了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長安古樂,展示了鳳翔泥塑、皮影、剪紙、臉譜等具有古長安特色和西部風格的藝術品,成為本屆世博會的一大亮點。許多海內外參觀者紛紛表示:有機會到西安游覽,一定要去大唐西市!大唐西市再次用文化推開世界之窗。
據全國政協委員、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建中先生講。今后,大唐西市將每年定期舉辦以“文化遺產”為主題的“中國兩安文化遺產博覽會”和“大唐西市文化遺產節”等大型公益性文化會展活動,真正把大唐西市打造成國際性的旅游熱點和品牌,逐步形成國內“南有廣交會,北有西博會”的會展大格局和“尋古看秦俑,購物逛西市”的著名文化品牌。
乾隆帝盛譽媲美瑰寶《快雪時晴帖》書圣王羲之《草書平安帖》驚現嘉德秋拍
日前,記者從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獲悉,在即將于2010年11月中旬舉行的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中,書圣王羲之作品《草書平安帖》將作為重磅拍品現身。據中國嘉德副總裁胡妍妍女士介紹:“乾隆帝盛譽本帖‘可亞時晴’,媲美‘三希堂’瑰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民間流傳王羲之高古摹本無出其右。此作品目前估價待詢。”
王羲之《草書平安帖》最早見于《宣和書譜》著錄,后刻入北宋著名的叢帖《絳帖》,當時共有九行,后被一分為二,即將于中國嘉德秋拍亮相的為前半部,共四行四十一字。
此帖經乾隆兩次題識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且歷經多位收藏家收藏,流傳有序,極其難得。經考證,在元代被鑒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綾隔水的騎縫上蓋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錦之手,之后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將其刻人《停云館法帖》卷四,被認定為唐人所摹,后此帖歸其長子文彭所有。萬歷年間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孫鲼等發現。明末藏于安徽歙縣收藏家吳家鳳處。清初分別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標家,之后被收入內府。
王羲之真跡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歷來已被當作真跡看待。由于年代久遠,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他墨跡一樣對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斷,有稱為宋摹的,也有疑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則定為唐摹。它著錄極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種叢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傳歷歷可考與可靠,其珍貴性不言而喻。此次現身中國嘉德秋拍,勢必成為秋拍的關注焦點,值得期待。(本刊:劉家序)
扶貧濟困姜昆書法作品拍得4萬元人民幣
2010年8月22日下午5時,題為“扶貧濟困共筑和諧”2010年首屆藝術品慈善大型拍賣新聞發布會在釣魚臺國賓館17號芳菲苑宴會廳舉行。活動吸引了非常多的來自文化藝術界的精英人士,整場發布會以共助、和諧、愛心為基調,營造了在災難貧困面前人性關懷的美好氛圍。
其中作為將在年底進行的大型拍賣會的前期熱身和整場發布會的最大亮點,發布會上的小型拍賣會見證了愛心凝聚的力量。本次小型拍賣會共拍出作品13件,姜昆先生的書畫作品以40000元人民幣的高價獲拍。姜昆先生現場表示:我們演員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如果需要我們的話,會盡全力。有扶貧協會這樣一個組織和平臺,我們一定在上面把我們的愛心獻出來,為社會多做貢獻。
據悉,此次小型拍賣共得善款335000元人民幣,將全部捐贈給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產業扶貧委員會用以扶貧事業。(本刊記者:丁華)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人類文明——“彩繪絲路”新聞發布人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隆重舉行
2010年10月12日下午三點,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絲綢之路萬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簡稱“彩繪絲路”)新聞發布會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隆重舉行。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嘉賓有:陜西省副省長鄭小明、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孟建國、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云輝、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民王作權等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吳長江代表主辦和協辦單位進行了致詞;西安美術學院院長王勝利代表承辦單位重點介紹了活動的籌辦情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朱乃正代表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采風團作了發言。陜西省文化廳廳長余華青主持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絲綢之路萬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是中國美術家協會首次組織的大型跨國藝術創作及文化交流活動,將于近期在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大唐西市舉行盛大的啟動儀式。屆時,將會有國內頂級的25位國畫家和25位油畫家組成的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采風團匯聚大唐西市,正式拉開“彩繪絲路”的序幕。活動時間從2010年10月開始,歷時近一年半,旨在“弘揚民族文化、再現遺產恢弘、提升城市魅力、傳承人類文明”,主要內容包括考察絲綢之路沿途歷史遺跡,創作反映“絲繃之路”文化的藝術作品,出版論文集和大型中英文畫冊,舉辦學術會議和大型畫展等。此活動得到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陜西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僅在國內屬首次,在國際上也是茸創。
陜西和西安在絲綢之路申遺活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和不可替代的歷史責任。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促進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工作的開展,而且還能向世界展示我國西部傳統民風民俗和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美術創作的大發展和大繁榮,必將在全國、中亞乃至世界文化藝術界產生巨大的影響。進而對推動絲路文化的復興和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意義!
重慶華夏文物2010年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
重慶華夏文物2010年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于20lO年11月28日13時在重慶銀河酒店舉行。20lO年11月26日~27日在重慶銀河酒店預展。本次拍賣會共上拍400余件拍品,有書畫、瓷器、玉器、金屬器和雜件,堪稱精品薈萃、精彩紛呈。
精品書畫匯集了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吳昌碩、吳作人、程十發、黃胄、范曾、馮建吳、蘇葆楨、晏濟元、陳子莊等名家作品。如徐悲鴻的《奔馬》和《貓》用筆瀟灑,墨氣淋漓,造型精準;齊白石的大幅《紫藤》藤蔓飛舞,墨色艷麗而沉穩,昆蟲描繪得纖毫畢現,栩栩如生;張大千的《紅葉小鳥》工筆重彩,精細入微的線條和色彩豐富的渲染,展現了大千先生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藝術修養。還有戴衛的約20平尺的巨幅作品《十八羅漢》,作者在這樣大的紙上揮灑自如,人物神態生動傳神。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陶瓷精品有宋、元、明、清等各個時期的精品,青銅器有西周至漢代的鼎、圓壺、劍、耳杯、扁壺等珍稀藏品;還有歷代精美玉器和雕刻精湛的犀角杯、金銅佛像、象牙雕等雜項精品也將亮相本場拍賣會。
紅太陽金秋拍賣喜迎豐收
李 陽
九月的京城,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各家藝術品拍賣紛紛火熱舉行,經過數月悉心準備,紅太陽四季金秋拍賣會日前在北京青藍大廈落下帷幕。本場拍賣資源充足,品類極多,兼容并蓄,為收藏投資提供多層次的參與空間,拍賣會場高潮迭起,捷報頻傳,總成交率高達70%。
上午九時,瓷器專場拍賣率先開槌,千百年的滄桑歲月中,瓷器以它瑰麗溫婉的氣質,贏得了世界收藏家的喜愛,風云際會、群星璀璨,其中336號拍品,宋代汝窯天青釉花口洗,通體施天青釉,釉水亮麗,釉水滋潤,胎體結實,胎色純正,保存完好,受到諸多買家的青睞,現場買氣十足,掀起了瓷器專場的一個競價高潮,最終以2600萬元的成交價成為瓷器專場榜首。瓷器專場的另一個焦點集中在了一件琺瑯彩瓷器上,琺瑯彩瓷一直是清代皇家專用陶瓷珍品,平民百姓難得一見,加上每朝皇帝對琺瑯彩瓷從用料及繪畫上要求極為嚴謹,因此更屬珍貴。544號,清雍正琺瑯彩錦雞牡丹紋長頸瓶(一對)色彩柔和,畫工精致,造型優美,為雍正時期的精湛作品,極為珍貴,660萬元的成交價再一次印證了琺瑯彩瓷在收藏家眼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贏得滿堂喝彩。
古董文玩專場的雜項、玉石均有良好成交業績。古代玉器一直為廣大藏家所關注的項目,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古玉的價格普遍偏高,尤其是在近兩年,古玉的價格隨著成交率的提高而不斷上漲,它們的價值正日漸凸顯出來。此次玉器專場在展現時代魅力的同時,又發揮著文化過渡的作用。神、禮、世俗在此時交織在一起,演繹著一個少而精的玉器時代。隨著人們對紅山文化的深入認識與探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收藏群體的注意和喜愛,一件紅山文化的青玉雕“福牛”擺件,造型優美,青玉質,工藝古樸,十分漂亮,以高出百萬元的成交價一舉成為玉器拍場的亮眼之作。
2010年的書畫拍賣市場格外的活躍,這吸引了更多的書畫收藏愛好者關注,為秋季的拍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啟功作為當代書壇上一位重要書法大家,其書法結體嚴謹精確,筆畫清朗剛健,輕重有別,風神俊秀且雅俗共賞。1250號啟功書法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喜愛,經過數輪應價,最終以170萬元高價成交,這樣的成績可喜可賀,古代書畫專場薈萃宋元明清歷代作品,呈現出傳統書畫藝術溫文爾雅、和諧精致的風范。同時,時空跨度的巨大也造就了風格的變幻和多元,給現今藏家的選擇帶來無限的空間。吳昌碩所畫的牡丹,花開爛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色,含有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葉相襯,顯得生氣蓬勃。
“世博鋼琴”、“殘奧鋼琴”攜手李公麟、黃庭堅、黃公望、董其昌等佳作震撼登場——北緯拍賣2010年秋拍前瞻
丹桂飄香,金秋送爽。北京北緯四十度大成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0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經過近一年的精心準備,將于11月26~28日在北京長城飯店閃亮登場,共推出中國書畫、宮廷藝術、中外油畫、古董珍玩等四個專場1000余件藝術品。
“世博鋼琴”、“殘奧鋼琴”雙雙驚現拍場
在2009年北緯秋拍上,一臺2008北京奧運會“水晶”鋼琴,以220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此次秋拍,北緯再打鋼琴牌,不僅征集到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專用鋼琴,而且征集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指定用琴,使這兩架令世界矚目的國寶級名琴同時走上拍場,為海內外藏家提供了一場關于鋼琴的饕餮盛宴。
2010年5月10日上午,上海世博會殘疾人館——生命陽光館內上演著精彩的一幕。老約翰·施特勞斯明快熱烈的《拉德斯基進行曲》響起,演奏者是盲人鋼琴家孫巖,2005年“日本橫濱第一屆國際殘疾人鋼琴比賽”金獎獲得者。旁邊坐著“陪彈”的,是中國著名鋼琴家劉詩昆先生。胡錦濤總書記在參觀生命陽光館時曾深情地說:“設立生命陽光館很有意義,體現了全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并在這架鋼琴前親切接見了盲人鋼琴演奏家孫巖。這架鋼琴系上海杰士德鋼琴有限公司生產,歷時近兩個月打造而成,琴身鑲嵌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標志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指定用琴”等銅字,并有中國著名鋼琴家劉詩昆先生的親筆題字。此琴拍賣所得善款將捐獻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
2008年9月6日晚,在鳥巢舉行的第13屆殘奧會開幕式中心舞臺“白玉盤”中央,一臺三角鋼琴伴著身著潔白服裝的盲人鋼琴演奏家金元輝緩緩升起。靈動的音樂從他靈巧的手指瀉出,將一個盲人音樂家心中絢麗的世界呈現出來。作為著名的奧運文物,這架“海資曼”牌九英尺白色特制臥式鋼琴(T20080906#)是由星海鋼琴集團海資曼鋼琴公司設計并制作完成的,其制作工藝之經典、設計之現代、用料之考究、形式之唯一,開創了鋼琴制作生產的先河,是具有特殊意義的絕版鋼琴。
清康熙御用戰袍領銜宮廷藝術專場
北緯秋拍宮廷藝術品專場匯集了清康熙御用戰袍、乾隆帝御筆、欽定平定臺灣凱旋圖、清乾隆銅官防印等一批宮廷藝術精品。清康熙御用戰袍是康熙皇帝親征時所穿,從海外征集,保存完整,屬流傳民間難得一見的藝術珍寶;乾隆帝御筆,書法秀潤圓美,是一件曠世之作;欽定平定臺灣凱旋圖,據平定臺灣歷史事實,由清宮畫家所繪制,觀賞那峰巒之皴法,喬松林木之蔥郁,設色青綠之艷而不媚,其人物勾勒之神態,非高手所不能為,圖中御印數方,四周用宮廷繪制云紋絹裝裱,其中僅乾隆御印即有八方,而“皇四子和碩雍親王之章”及“五福四得十全之寶”彌足珍貴。
北宋李公麟白描《十八應真圖》立軸,鈐有乾隆六璽等多枚清宮收藏印章,并有文徵明、吳寬等人題跋,作品純用清爽犀利的線條和濃淡相宜的墨色,不施粉黛,白描技法運用得爐火純青。
黃庭堅、董其昌,張大千、徐悲鴻等繪畫佳作薈萃
書畫拍賣是2010北緯秋拍的重頭戲,有多件重量級藏品即將登場。古代書畫部分,宋、元、明、清皆有佳作:北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行書手卷《大雅堂記》,高36厘米,長758厘米,筆畫如長槍大戟,左沖右突,結字如奇峰危聳,縱橫逸出,卷尾并有清代著名收藏家宮爾鐸等長跋。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山居圖》,畫山林危石矗立,疊嶂嶙嶙,虛實之間,蒼蒼莽莽,正體現了元代繪畫審美趣味的漸變之風。明代書畫宗師董其昌《秋霽圖》絹本水墨長卷,煙云流潤,神氣俱足,水墨暈染運用自如,拙中帶秀,一派文人繪畫的平淡天真氣象。
近現代書畫部分,本場拍賣力選二十世紀大師們的精品之作,并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張大千的《印度女生》,吸收敦煌人物畫中魏至唐歷代壁畫的描繪傳統,描繪了印度優美動人的獻花舞,人物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生動豐富,用線清勁,落筆干脆,層層敷色,衣紋精心勾染,細節處收拾得恰到好處。徐悲鴻的精品力作《五牛圖》,有曾任徐悲鴻秘書的黃養輝先生題寫詩堂,畫面鈐有謝稚柳、錢君、程十發等書畫泰斗的收藏印章,并經廖靜文先生鑒定過眼。另外齊白石、潘天壽、黃賓虹等人,亦有多幅精品力作上拍。
當代繪畫部分也不乏精品:王明明、劉大為、劉文西、何家英、范曾、田黎明等當代名家,都有多件佳作上拍,精彩不容錯過。
中外油畫云集北緯,精品佳作交相輝映
油畫專場部分,北緯拍賣征集了大量歐洲近古時期的古典藝術精品,其中有不少屬于博物館級的珍藏品。因為在西方,由于各種原因,弗拉芒風格的風景畫、倫勃朗風格的人像畫、魯本斯風格的戰斗情景畫存世量都非常稀罕。更因為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彌足珍貴,被博物館率先收藏,以致至今流傳在社會上寥寥無幾。這些西方油畫中的原配畫框也均為精品級的古董,藝術價值也非常高,而且部分鏡框由金箔黏貼,鏡框本身的制作成本不菲。
此外,中國近現代林風眠、陳逸飛、劉海粟、吳冠中等大師作品與當代藝術家張祖英、俞曉夫等名家油畫藝術珍品紛呈薈萃。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的吳冠中油畫《春水》,用西方元素結合中國的審美趣味,以凝重的筆觸描繪優美的山林風光,表現了東方審美思維里固有的細膩含蓄的靜止之美。
中外油畫聯合推出,在國內拍賣業尚屬首次,尤為值得期待。高品質的拍賣會和高質量的服務,是對支持北緯拍賣的新老客戶的最好答謝。北緯2010年秋季拍賣,特別呈上這場藝術“盛宴”,將為海內外廣大藏家提供更為優質的交流平臺,屆時歡迎各位藏家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