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我宣布你們結為夫妻。”在公元2009年9月9日,成都600余對新人喜上眉梢地聽到了這句話,其中超過9成是80后。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我宣布你們解除婚姻關系。”在公元2010年1月之前,其中已經有100多對合法離婚了,超過9成依然是80后,而且再次走出民政局,他們中的不少依然喜上眉梢。
這個世界怎么了?80后的婚姻觀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80后,曾經是來勢洶洶的一代,憶往昔,他們的反叛和自嘲讓長輩們把眼鏡摔爛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這出生在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迅速被更瘋更狂更強的90后追趕,淡出歷史舞臺在所難免。如今,80后集體奔入而立之年,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再是可供揮霍和炫耀的青春所剩無幾,他們的生活,開始邁入社會,邁入婚姻。
誰也不曾料想,本應金盆洗手的80后,像商量好了一樣再次將嚴肅的婚姻問題,徹底包裝成了一個時代的行為藝術。他們要么將婚姻當做洪水猛獸,寧在萬花叢中過,但求片葉不沾身,要么干脆就自己做洪水猛獸,一擁而上把婚結了,再一擁而散把婚離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狀態所反映的內涵都是一致的,他們似乎覺得婚姻只不過是自己游戲人生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如果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一下的話,會發現,似乎他們將婚姻當作了一個救生筏。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已經沒有前輩們那些穩定而結實的踏板,他們要以一己之力面對這個飛速變化的世界,努力地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可是實際上,世界的廣闊讓他們感覺渺小,而世界的狹小又讓他們無處可去。那么所謂婚姻,似乎就是兩個絕望之人的相互取暖,愿在這天地之間,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寸之地。
但是,兩個80后的組合會面對的問題,遠遠超乎了他們的想像。他們都一樣作為獨生子女在溺愛中成長,因此養成了自私自我的毛病,難以去寬容和諒解對方,更難以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他們幾乎都在組成家庭的當下,依然無力負擔高昂的房價和物價所構成的生活,而成為啃老一族,經濟上的障礙讓婚姻的基石松動;他們大多都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而種種現實的差異只會讓他們對婚姻更加灰心;他們也都處在一個社會輿論環境最為寬松的時代,婚姻作為一項社會契約已經不再顯得那么神圣,人們對離婚的見怪不怪,讓80后不會覺得離婚就是幸福的終結,反而更愿意將此看作是新生活的開始……
80后的婚姻問題,并不能簡單地歸咎為誰的錯誤,必須要承認的是,這一代人同他們每一任前輩一樣,都在拼命地尋求幸福。如果80后的婚姻解體,我們很可能看到他們臉上依然是云淡風輕的表情,甚至他們會表現出獲得解脫的興奮,可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并不是沒有傷口。一次婚姻,是兩個生命最鄭重的相互承諾,當這個承諾破碎,80后所承受的是不可丈量的痛苦,雖然這一點,往往他們自己都難以意識到。
每一個人有與所愛之人共度一生的權利,愿80后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