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為世界難以攻克的三大頑癥之一,開一家無糖食品店成為一些創業者的適時選擇。而隨著瘦身概念的流行,以及小孩子防蛀牙的需要,無糖或低糖食品的市場需求將越來越大,無糖食品店的“錢”景被一致看好。
糖,它能給人們的口感增加甜蜜和舒適。很多文學藝術家愿意用糖的甜美來形容生活中很多美妙的感覺,比如戀愛、結婚,還有成就感來臨的時候。
在我們身邊,婚慶典禮、生辰壽誕、金榜題名等各個場合,都離不開糖果,確切地說,是離不開甜美的感覺和糖果帶來的氣氛。
然而,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患有糖尿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使得他們必須精挑細選每一種類型的食物,甚至在很多場合下顯得十分尷尬。
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他們渴望甜蜜的生活,渴望食物的豐富和多樣。同時,如今人們追求的不光是吃飽,而且講究吃健康,對不少食品來說,低脂、低糖正形成一種新的消費潮流。同樣身患糖尿病的創業者陳小姐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在地鐵站內開了一家“六月的無糖屋”無糖食品專賣店,用她的話來說,是期盼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無糖食品 健康甜食
“六月的無糖屋”并不大,只有區區十幾個平方米,但作為地鐵商鋪而言,它已經算是初具規模了。瀏覽貨架上的商品,既有散裝零賣的,也有包裝成型出售的,品種從主食到零食、從固體到飲料一應俱全,巧克力、餅干、沙琪瑪、奶粉、話梅……初看跟超市里賣的食品并無區別,可再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很多食品名稱前面都標著“無糖”二字。
據店主陳小姐介紹,雖說是無糖食品,但是口味依然是甜的,與含糖食品差異無幾:“無糖食品口味之所以甜,因為使用了含有食糖屬性的食糖替代品,如木糖醇、麥芽糖醇等新糖源替代甜食中的蔗糖、葡萄糖。這些新糖源具有低熱量、高甜度等特點,它在體內代謝不依靠胰島素參與,不增加胰腺負擔、不增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糖含量。”
食品中是不是真的不含糖、對糖尿病人真的沒有危險?是顧客問得最多的問題。對此,陳小姐回答說:“我自己是七年的糖尿病患者,這里所有的食品都是經過自己試吃之后沒問題才敢擺上柜臺銷售的,而我自己現在在日常生活中吃的也正是這些食品。”
陳小姐如同她開無糖食品店的初衷一樣,來此消費的顧客多為糖尿病患者,但是隨著瘦身時尚的風行,愛美的女性為控制體重保持身材,也加入到了無糖食品的消費者行列;還有就是家長,為了孩子防止蛀牙,用無糖零食來替代原來傳統的含糖甜食。據介紹,由于顧客購買無糖食品有很強的目的性,所以往往保持著較高的忠誠度和消費頻率,一旦有過消費經歷的顧客幾乎都發展成老顧客。
蔗糖與其他代糖相比,成本要低廉許多;因此相對的,無糖食品與含糖的同類食品相比,價格要貴一些。但從絕對值上看并不昂貴,食品大多都在十元上下。現場顧客反應,陳小姐的無糖食品與其他無糖食品店的相同商品相比,價格上要略微便宜一些。
資金有限 轉戰“地下”
陳小姐在投資“六月的無糖屋”時,幾乎將幾年的積蓄傾囊而出,在資金上捉襟見肘,所以在選址上保證效果的同時,盡量選擇租金價格水平較低的商鋪,因此將目標從地上轉移到了地下。地下的商鋪不僅比地面上便宜很多,而且依托地鐵站上下班的人流,可以為店里帶來不少客人。
陳小姐認為,無糖食品專賣店相對其他商品而言,對選址要求沒那么苛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無糖食品的目標消費群體非常集中,而且口口相傳度很高,由口碑傳遞的實際效果甚至會優于廣告宣傳。
特殊顧客 互動銷售
“無糖食品店對服務的要求很高。因為進店的顧客幾乎都是糖尿病人。”陳小姐說,所以即使售賣同一商品,要求也嚴格很多。“就拿小蛋糕來說,一般的西點屋的保值期至少是兩到三天,但是我們一種西點商品只進四件,賣完為止,銷售剩余全部自己消化。因為我自己是糖尿病人,知道這類人群免疫力較低,食品新鮮非常重要。”
她的店不僅售賣糖尿病食品,還傳播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只有店主懂得專業知識,才能取得顧客的信任。為此,她專門通過報紙、雜志、網絡學習相關知識,并且請教醫生,將糖尿病人在飲食生活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整理,還打印了出來,免費贈送給患有糖尿病的顧客。
在“六月的無糖屋”里,還有只針對糖尿病顧客發放一種會員卡,在卡片上會將顧客的每次消費情況都記錄下來,當消費滿一定額度時可以在店內兌換相應的商品。“這樣的舉動主要是讓糖尿病顧客可以感受到特別的關懷。”陳小姐說道。
正因為如此,在日常的經營中,店家和顧客之間也多了很多互動。“跟剛剛開業的時候相比,我們的商品有了很多變化”,陳小姐說,“有些商品因為顧客反應口感不好就漸漸淘汰了,很多顧客在看到別的綜合性商場或食品商店里有新的無糖食品,也會跑過來告訴我們,從而補充我們的品種,這種互動對我們的生意和顧客的需求都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創業分析與風險提示
前期投入:據陳小姐透露,她的小店前期投入為10萬元左右,主要包括首期房租以及首批存貨和裝修。“六月無糖屋”的面積在15平方米左右,無糖食品不如其他項目產品繁復,價格也相對低廉,所以并不建議投資者選擇較大面積的店鋪以免顯得空曠。另外,在經營之初對于無糖食品會有一段市場認知和接受的過程,因此,準備一定的流動資金抵抗風險必不可少。
利潤:目前在陳小姐的無糖食品專賣店經營中,最大的支出便是房租,每月5000元。加上400元的裝修設備攤銷以及稅收等其他開銷,每月的經營成本至少要超過8000元。據陳小姐介紹,無糖食品的價格比較透明,利潤也相對較低,平均利潤為20%,那么要達到盈虧平衡,需要每月的營業額超過40000元,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并沒有把店主的人工成本計算在內,那樣如需實現盈虧平衡則要更高的營業額。
目標客戶群體:到店消費的顧客主要有三類,一是糖尿病患者,現在糖尿病患者年輕化和擴大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二是時尚愛美的女孩子;三是小孩子防蛀牙。
選址:在地段選擇上,無糖食品店無需直接開在熱鬧繁華的地段。陳小姐表示,因為顧客是特殊的病人,所以顧客多是回頭客,開此類店可以選擇靠近公園、醫院、健身房、幼兒園等地方。
前景: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我國的肥胖人群也呈現驚人的增長趨勢,想吃糖而不敢吃,他們會選擇無糖糖果。愛吃糖果的人很多,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會更加注意攝入低糖低熱的食品。
風險:專家認為,由于超市以及大型食品商店內都有無糖食品出售,所以專業的無糖食品專賣店要避免產品單一、面對消費群體單一的局面。陳小姐總結在現時經營中的幾個困難:首先,顧客對無糖食品認知不足,進而制約了他們的消費行為;其次,有些消費者在潛意識中認為無糖食品只是給糖尿病患者吃的,無形之中已經把自己排除在無糖食品的消費群體之外;最后,無糖食品相比同類食品價格略貴,這也對顧客實際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讓顧客接受并轉變為消費習慣還需要一個過程。
進貨渠道:糖尿病食品店的商品進貨渠道有幾種。有從生產廠家直接進貨。這種形式一般進貨量較大,公司或有自己的直屬店,或有加盟店,而且他們入市較早,已經取得了一些知名廠家產品在當地市場的代理權;也有從批發市場進貨,這種進貨方式,因為沒有專門的批發市場,則需要從大量商品中挑選出糖尿病患者食品,而且商品質量難以保證,還要自己出車費、運費,加之所投入的精力,成本較高;還有一種是從大的品牌店中進貨。
經營建議:無糖食品店經營關鍵是要留住老顧客。對于糖尿病患者,可設立健康檔案跟蹤服務,有條件的話最好送貨上門。無糖食品店對服務的要求很高,如果店員不懂得糖尿病方面的專業知識,就很難取得顧客的信任。此外,應多與醫療機構合作,通過講座、咨詢等方式以及舉辦一些適當的促銷活動增加與顧客的溝通,如提供測血糖、血粘度、血壓等免費服務等,這樣在做好服務的同時也把小店營造成中老年人的社交點,對促進銷售比較有好處。另外在銷售方式上發展會員制也是一種比較可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