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遇來臨時
2006年,在武漢讀大學的張富閔因假返鄉。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回家總要帶點外地特產贈送親朋好友,大家見面既可共敘別情,又能就各地的風土人情展開話題。無意中,張富閔發現了“好想你”棗專賣店,就順便買了一些包裝精致的“好想你”棗帶回家分送給大家。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張富閔打開了一扇通往機遇的大門。
回到家后,父慈母憐,親喜朋樂,暫時沖淡了張富閔心中為即將到來的畢業而產生的一絲絲困擾。相聚之余,一件平常的事引起了張富閔的注意,大家眾口一辭齊贊他帶回來的“好想你”棗果肉厚實、果皮輕薄,味道不錯,很快,他帶回家的各色棗片、棗餞、棗干就被大家分食一空。
民間諺語說:“滎陽柿子,孟津梨,新鄭紅棗甜似蜜。”新鄭紅棗早已馳名全國。據《新鄭縣志》記載,周代,人們就有以棗作為男女訂婚信物的習俗。新鄭紅棗含有脂肪、蛋白質、鈣、磷、鐵,和治療高血壓和腫瘤的維生素C和蘆丁,具有皮薄、肉厚、核小、糖分高(干棗達77%)等特點。而“好想你”棗專賣店的總部就是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一看似無意中的信息迅速讓張富閔理清了心頭的亂麻——就業?創業?他已經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創業,對于張富閔來說并不是第一次。大一時,張富閔游說同宿舍的幾個室友一起拿出學費,集資開了一間小餐館,而開餐館的目的,僅僅是他想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電腦。當餐館賺到了張富閔夢想中的電腦資金時,他果斷地將餐館轉讓了出去。隨后,在學習之余張富閔又開始做起了手機代理……大學的生活豐富而多彩,而日益逼近的畢業日期所產生的現實問題則不免讓人心慌。
就是在此時,張富閔遭遇了——“好想你”棗。
張富閔覺得,現代人日益重視健康,注重養生之道,尤其講究食療,所謂“藥食同源”。《本草綱目》記載:紅棗主治腹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明目、和百藥、補血降壓、補腎健腦。經常食用可補五臟、治虛損、潤心肺、養脾胃、益氣安神、美容養顏,對抗癌保肝和防治老年高血壓癥有明顯作用。如果他能夠加盟“好想你”棗這一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行業,其市場前景必不可限量。
2007年3月,張富閔在武漢仁壽路投資6.7萬元開了他的第一家“好想你”棗專賣店,從此真正開始了他的創業征程。
不僅僅是“好想你”
關于“好想你”的用人之道,張富閔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一個企業的發展,它的所有經營理念、核心文化、管理體制,無論再科學、再嚴謹、再合理,最終是要落實到人的身上去,“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最大財富,“團隊”是企業發展的根基。基于這一點認識,張富閔一直很注重團隊成員的選擇,他手下的所有員工年齡不會超過28歲,全都具有開朗、樂觀、勇于挑戰自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并且具有強烈的團隊意識,能夠為了團隊的共同利益而緊密協作,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整體戰斗力,最終實現團隊目標。如今,張富閔手下的員工已經達到150人以上,這只年輕且充滿朝氣的隊伍成為他搏擊市場的一柄“利刃”。
寶劍既已亮相,自然要尋找征服對象。獨具慧眼的張富閔決定以“家庭單位”為目標進行主攻,他打出的招牌是“讓每一個家庭吃上好棗”。張富閔的團隊開始跟附近小區的物業、保安等進行接觸,贈送小包裝的“好想你”棗給他們品嘗,在聊天中摸清楚該小區的消費水平,是中檔消費,還是高檔消費,然后派發傳單;對于到“好想你”棗店鋪進行消費的顧客,則用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來打動他們……這是一個笨而實在有效的營銷模式。
在“好想你”棗的營銷模式中,張富閔一直很注重“文化營銷”。紅棗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食品,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和維生素,在老百姓心中有著很好的補氣養血的滋補功能認知,有龐大的消費人群。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紅棗發酵釀造紅棗酒,作為上乘貢品,宴請賓朋。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幾千年來一直在被人們開發和利用。基于此,好想你棗業也推出了很多貼近老百姓并耳熟能詳的宣傳標語,如“棗開心”、“棗上好”、“棗棗有福”……
通過這種宣傳,張富閔的“好想你”棗很快在武漢家喻戶曉,很多顧客成為“好想你”棗的忠實客戶。
何以論英雄?在同齡人的眼里,不到27歲的張富閔是成功的,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他的營業銷量已經達到了幾千萬元。作為“好想你”棗在湖北地區的總代理,他成立了獨立的武漢好想你商貿有限公司,旗下已有130多家專賣店,其中30%是直營店,70%是加盟店。除了向河南新鄭總公司進貨,其他的營銷策劃、企業文化、對于以后的規劃發展,張富閔完全是獨立自由的,真可謂意氣風發,指點江山,處處紅旗招展,煥發一片迷人風彩。但在張富閔的心里,他有更宏偉的發展遠景規劃。
不僅僅只是“好想你”,在張富閔的藍圖愿景里,還有著更廣闊的人生天地。
另一個開始
張富閔很低調,因此盡管近幾年來“好想你”棗店鋪在武漢遍地開花,并將美麗的橄欖枝延伸到湖北的其他各地市,但他的名字還是少為人知。對此疑問,張富閔總是報之微微一笑,“我的路還很遠,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從一開始創業,張富閔就把發展的眼光放得很長遠,“人生常立志不如立長志”,因此在2007年,他已經定下了自己未來10年的發展規劃。至今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張富閔的腦海里,并讓他常常為之驕傲。當初他借錢創業時,一個朋友在聽了他的創業計劃,以及未來的遠大目標、抱負和理想時,毫不猶豫地答應借錢給他,只說了一句話,“我就沖著你的未來。”事實證明,朋友的眼光是正確的。
隨著“好想你”棗在湖北的穩定發展,張富閔開始著手下一步的行動。在他的10年規劃上,2013年,他的板栗深加工就要進入正式投產。張富閔早就關注著湖北羅田的板栗深加工這一塊的發展。
羅田板栗歷史久遠,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許多其他地方板栗,沒有羅田這樣的規模,也沒有羅田板栗個大和營養價值高。羅田板栗果仁中含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B、C、B2等物質,所含蛋白質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羅田板栗的名氣,也使許多中外游客不遠萬里,慕名而來。美國澳本大學洛頓教授曾不遠萬里來羅田考察,他通過對羅田板栗品種的實地考察后認為,羅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庫”。羅田板栗量多而質量好,故有人稱,“羅田板栗甲天下”。
在張富閔的戰略規劃里,羅田板栗的深加工已經勢在必行!
此外,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張富閔將這素有“華夏五果”之稱的另外三果——李、杏、桃也納入了發展計劃中。
站在“好想你”棗小小的店鋪里,張富閔的眼神卻深隧而悠遠,在他的眼前,仿佛出現理想中棗農因為大豐收而歡樂興奮、板栗種植的老百姓從此走上富裕之路的種種場景……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一切都還只是剛開始!
后記
張富閔雖然是河南人,卻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四年的大學生活讓他對武漢懷有很深的感情。對于自己創業目標的選擇,張富閔強調,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推出,以及近幾年農村建設的大力發展,他一直致力于為湖北省的農業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大凡成功的人,都是有這樣一股精神力量在支撐的吧?
在他的事業發展過程中,團隊的力量功不可沒。張富閔自豪地宣稱,即使他出差十天半個月在外面,他也絲毫不會擔心公司的運轉出現差錯。他的團隊就如一臺運營良好的精密儀器,相互契合,絲絲入扣,每個人都保持著自己的激情和干勁,絕不會因為他不在就停止下來。
那么,張富閔是如何給這臺機器加油的呢?他告訴了我們兩點秘訣:一是以心換心。公司每個月拿100元錢,員工再拿出100元,共200元寄員工家里的父母,解決好了家里的后顧之憂,員工們才能安心地在公司里上班,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二是給予員工充分的信任。允許員工犯錯誤,當員工犯錯誤時,給他改正的機會,試想又有誰會辜負這種信任呢?所以每當張富閔因事不在公司時,員工一樣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來愛護,在他們看來,工作已經沒有上班與加班之分,因為我們都一家人,都應該為這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張富閔覺得自己的事業做得還不夠大,他說,當一個企業很小的時候,必須靠激情來維持發展;當企業逐漸做大的時候,就必須用制度來保持正常運營;當企業做強做大了,這個時候就要用“企業文化”來凝聚人心。
我們可以確信,屬于張富閔的那個時代已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