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人保部倡導培養“綠領人才”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上海發起“綠色就業”研討會,號召培養“綠領人才”。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綠色就業,是指在經濟部門和經濟活動中創造的、可以減輕環境影響并最終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體面工作。
“綠色就業是發展方向,能夠促進體面勞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負責人說,“綠色就業不僅有利于勞動報酬的更快提高,還可促進收入分配中勞動份額的增長。在大大改善工人作業環境的同時,也提高了勞動者的技能素質,更具職業安全性,更體面。”
專家介紹,綠色就業既包括直接、間接創造的就業機會,也包括誘導所衍生的就業機會。直接的綠色就業包括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的就業;更多的是間接就業,如生產污水處理設備的企業的就業;誘導性就業是指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所帶動的就業等。
人社部:為就業特困大學生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今年9月,人社部推出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服務2010屆以及歷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各類基層就業項目服務期滿高校畢業生,重點是長期失業畢業生、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家庭困難畢業生。對就業特別困難的畢業生,要大力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
就業服務月活動時間為9月10日至10月10日,各地可適時啟動當地的服務月活動。活動中,各地將對登記求職或失業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免費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跟蹤掌握畢業生的去向。對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都要落實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就業見習基本生活補助、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崗位補貼以及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
屆時,各地要大力收集就業崗位信息,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活動。結合實際,舉辦綜合型或分專業的專場招聘會,組織開展好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秋季聯合招聘周活動。對困難畢業生,各級公共就業服務人才機構要指定專人,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援助,盡快幫助其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人社部要求,各地要認真做好就業服務月活動的相關統計,并于2010年10月31日前,將就業服務月活動情況總結和統計表上報該部就業促進司。
商務部:出臺政策推動住宿業加快發展
商務部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快住宿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表示將加快促進住宿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住宿業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并鼓勵大力發展經濟型酒店。力爭到2012年逐步形成一批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大型飯店企業集團和超過10億元的特色飯店企業。
《意見》從九個方面對加快發展住宿業提出了要求。一是科學規劃,優化住宿業結構,支持大眾化產品開發,更好地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宿需求。二是發展經濟型酒店,推動住宿業連鎖化經營。三是創建“綠色飯店”,推進住宿業節能環保。四是培育自主品牌,延伸產業鏈。五是改進完善服務,拓寬營銷方式,保證顧客住宿消費安全、衛生、便利、舒適。六是加快法規標準建設,規范住宿業發展。七是加強人才培養和信息化建設,增強住宿業發展動力。八是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九是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上海:為青年創業者購買服務
今后,青年創業者如果在創業道路上遇到困難,會有扶持政策及時“幫一把”。上海靜安區日前舉行的 “2010年政府購買社會創業公共服務項目簽約儀式”上,政府將通過出資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依托社會服務機構為青年創業者提供法律服務、代辦企業注冊、代理財務記賬及代辦開業貸款等全程服務,預計今年將有超過30名創業者成為首批“幸運兒”。
與靜安區就業促進中心簽約的四家服務機構,包括區法律工作者協會、上海震業財務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歐柯盟財務咨詢有限公司和上海佩弘勞動保障咨詢有限公司。政府將首批出資15萬元,用于購買這些機構的公共服務,為今年開辦企業的青年創業者提供服務。35歲以下、在靜安區開辦企業的創業者,可以享受一系列補貼。
武漢:光谷企業可“超范圍”經營
近日,湖北省工商局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服務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涵蓋放寬經營范圍、放寬公司住所登記條件、放寬企業名稱核準等。
其中,放寬經營范圍限制的一條頗引人注目。意見規定,東湖示范區內,企業經營范圍中不涉及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在經核準的國民經濟行業大類范圍里,企業可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對此,湖北省工商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條可理解為,“在核準的經營大類里,企業可超范圍經營”。此意見的提出,調整了工商部門的監管方式,減少企業因具體經營項目的調整而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