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曾在2009年第7期《收藏界》上介紹過一枚少見的三星“五銖”錢,是錢正面穿下自左至右,由大而小斜排三星。近日筆者再得三星“五銖”兩品,與前所介紹各有千秋,相較研審,饒有情趣。現刊于下,供賞之。
橫三星長杠背二出“五銖”(圖1)
此錢,老生坑品,綠藍銹斑駁細布,僅背有穿廓。錢文、記號凸起處呈白灰色。“五”字曲筆相交,“銖”字略寬,“朱”部圓折,具東漢“五銖”韻味。其正面穿上左側鑄有三星,星呈扁態,大小排列勻稱。穿下右側鑄一長杠,經測為9毫米,與左上橫三星對角呼應。而其背面則鑄有二出紋,亦為左上、右下對角相應。此枚直徑22.7毫米、重僅2.3克的“五銖”錢竟同時具備如此豐富的記號、信息,乃為罕見也。
背豎三星“五銖”(圖2)
此品“五銖”為生坑品,入骨綠銹包裹了正面大部。“五”字亦曲筆相交,“銖”字“金”部之點渾圓狀,而“朱”字筆劃呈方折,此乃西漢“五銖”特點。背面堅硬之鈣化土覆蓋了左側,余呈斑駁狀。該錢僅背有穿廓,穿右近緣處豎排凸起而渾圓的三星。經測是錢直徑為24毫米,重2.7克。
“五銖”錢鑄三星者究竟還有幾許品種?天象乎?記號乎?尚望方家師友賜教。(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