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紅十字方隊》里陽光燦爛的羅蕓,她是《共和國往事》里大氣穩重的劉勝利,她是《夏日戀語錄》里乖巧可愛的亞凝……她是一名出色的演員,可有誰知道在她無限風光背后,她是怎樣從心靈的囚徒變成一名讓人尊敬、感動了萬千人的孝女?
糾結:
最親的人是我的“仇人”
傅沖的爸爸在部隊工作,媽媽是一個出色的戲劇演員。而她的童年卻空白得如同沒有信號的電視,只有一片心煩意亂的嘈雜聲,那是爸爸媽媽的爭吵。
3歲,她記得媽媽徹夜抽泣,還有擁著她瑟瑟抖動的雙臂;4歲,她記得自己從睡夢中驚醒,害怕得哭泣;5歲,她記得自己問的那句不太明白的話:“媽媽,什么是離婚啊?”這時,她已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
父母離婚后,傅沖跟媽媽一起生活,爸爸高大的身影漸漸被漫長的歲月切割得支離破碎。她認為爸爸每次探望她帶來的那些好吃的好穿的,都是“收買人心”;她不愿意見爸爸,每一次都躲得遠遠的,望著爸爸滿臉憂傷、失望離去的樣子,她的內心滿是“幸災樂禍”!每天放學,當別的小朋友被爸爸媽媽接走,傅沖就愈發地“恨”起爸爸來,她對媽媽說:“我長大了,要為你‘報仇’!”媽媽馬上變了臉色,說:“胡說,他是你爸爸,爸爸是愛你的!”
與媽媽相依為命,傅沖從小女孩慢慢長大,進入青春期的她和所有女孩一樣,變得叛逆起來。她“逼”著媽媽去對爸爸說,以后不許來見她。她不明白媽媽為什么要跟爸爸離婚,既然沒有爸爸管,她就要當一個“野丫頭”,自由自在。這一切,令望女成鳳的媽媽也無可奈何。
記得有一次,傅沖拿了媽媽的錢,大吃大喝,大醉后,媽媽在外面找到她,她頓時“張牙舞爪”起來,“你憑什么管我,你管不了,誰叫你離婚的,現在日子不好過了吧?”尖刻的話語,刺激得媽媽一陣猛喘。她怔住,有些害怕和后悔,但是又嚷嚷起來:“活該!”
媽媽說:“你這不成器的東西,你知道媽媽吃苦忍受,全都是為了你嗎?”她冷笑,連珠炮地攻擊:“是嗎?那你知道我在幼兒園,餓得一口氣吃十三個包子嗎?你知道我小學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回家嗎?”
“女兒,對不起!”媽媽的眼神黯淡下來。她輕蔑地笑:“這有用嗎?”那之后,媽媽一如既往地為她做好吃的,還花掉積蓄請家教。她心安理得,沒有半句感激,心想,要道歉的是爸爸媽媽,誰叫他們離婚?
高中畢業那年的一天,傅沖見到了爸爸。
面對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兒,鬢發花白的爸爸,眼里滿是淚水。看見一個跟自己那么相像的中年男人傷心的模樣,傅沖的淚水也在眼角滾呀滾,但是她忍住了。她對自己說,難道你忘了這十年的苦嗎?你不就是盼著要“報復”他嗎?怎么心軟了?這是“假慈悲”。
爸爸伸出撫摸的手,她尖叫著逃到一邊,爸爸的手僵在半空,良久,猛地垂下,痙攣地抖著。爸爸說:“爺爺奶奶很想念你!這次奶奶的生日,我來接你!你看好嗎?”回憶起爺爺奶奶的好,她勉強答應了。爸爸的臉上,旋即綻出一抹欣慰的笑。
終于回到了多年前熟悉的家。
親人們的微笑、關懷和撫慰,她認為是在“贖罪”,是假裝的。她放肆地去玩,有時連飯都不回家吃。一天,爸爸忍無可忍、充滿溫暖地對她說,“女兒啊,出門要告訴爸爸。免得大人擔心!”壓抑的火山找到了突破口,她刻薄地還擊:“我媽媽都管不住我,你憑什么管我?我花過你的錢嗎?”爸爸面孔蠟黃:“莎莎(傅沖的小名),你怎么變成這樣啊?”她馬上還擊:“反正你管不著!”
爸爸再一次舉起了手,巴掌卻輕輕落在她的肩頭,她馬上厲聲慘叫,匯聚了“仇恨”的腿猛地抬起,踹向了爸爸的心窩。爸爸“呀”的一聲,蹲下去半天沒動。她還大喊大叫,鬧得雞飛狗跳,好像自己很受傷。
1992年,傅沖從一家藝術師范中專畢業后,走上了講臺。不久,又在媽媽的好友陳阿姨的鼓勵和推薦下,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而這一切,她都相信“是自己的努力所得”。以至自負地對媽媽說,要是指望你,我只有老死三尺講臺了!
矛盾:
我該不該向最愛的人道歉?
1996年大學一畢業,傅沖就主演了熱播劇《紅十字方隊》。從此星途坦蕩,接連演出了很多正面人物。有一次,有朋友問她,你相信這世上有好人嗎?她糾結地笑了,好人是什么定義,我只能做一個不禍害別人的人。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歷經世事的酸甜苦辣,傅沖在某個剎那,也會覺得自己對雙親太冷漠了。可是想到他們“有錯”在先,又釋然了。
外出拍戲的日子,多少個夜晚,她淚雨紛飛,感到無邊的孤獨直壓過來,但是她從不主動給家人打電話,甚至親人打電話來,她也很少接。
幾年來,從《紅旗渠》到《毛澤東與斯諾》,她飾演的女主角年齡都偏大,卻把“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一一收入囊中。盡管會想到,如果沒有媽媽含辛茹苦,她不會長大成人,沒有媽媽丟下工作輔導,她就不會考上大學,但有時她又相信她的幸福都是“命中注定”。
2005年冬天,一部戲開拍時,傅沖被選為女主角,結果頭天說定,翌日就被換掉。她想不通,情緒一落千丈。媽媽笑著寬慰道:“這點小事,就把我們莎莎氣哭了?導演都說了,是緣分不到嘛。他要聽投資商的。所以,大家都有難處!”媽媽的慰藉,傅沖的心中結解開了!不久后,又因另外一部戲她遭遇耍大牌的危機,還是媽媽那句,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能掌控的是自己的。媽媽的話,讓她選擇了沉默。果然,謠言很快澄清:這不過是劇組的一次炒作。顯然,應該感謝媽媽的先見之明,而那句“謝謝”,卡在她的喉嚨怎么也出不了口。
2006年夏天,大型音樂劇《周璇》作為中國百年電影的獻禮,正在甄選女主角。此刻,正在另一個片場忙得暈頭轉向的傅沖,手機響了。一看是媽媽的,她毫不猶豫地掛斷。手機鈴聲卻頑強地一再響起,而她又狠心地掛斷幾次。晚上,她把電話給媽媽打過去,劈頭蓋腦地說,不知道我正忙嗎?媽媽小心翼翼地回答,我知道的,可是女兒啊,媽媽見《周璇》正在招演員,就想到你挺合適。要不你去試試!
傅沖沒好氣地說:“這你要管啊?我早報名了!”說完就掛了電話。其實,對周璇,她早就在媽媽的歌聲里和故事里熟悉了她。可一聽到,伊能靜、范冰冰、趙薇等諸多大牌,都有意該角色,她便打起了退堂鼓。媽媽知道后,鼓勵說:“孩子,你不試試咋知道結果?”她的叛逆情緒又上來了,“你喜歡不代表我喜歡!”媽媽頓時無言以對。
不久,導演白永成來電話說:“傅沖,你唱唱周璇的歌!”這可難不倒她,一曲《天涯歌女》終了,白永成高興地問:“你怎么唱得這么好聽?”傅沖脫口而出:“我媽媽最喜歡周璇了,我就是在媽媽的歌聲里長大的!”白導演說:“謝謝你那位好媽媽,培養了你這位能歌善舞的女兒,周璇就是你了!”
電話這頭,傅沖的臉獨自紅了,她還從未向媽媽說過一聲“感謝”呢。
2007年《周璇》成功上演后,好評如潮。回到家,傅沖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口。微笑的皺紋從媽媽的眼角蕩漾開去,沒入了華發。她第一次認認真真地端詳媽媽,媽媽老了。不覺,淚水已在臉龐默默流淌。
媽媽擦干了女兒的淚水:“傻孩子,該高興才是,怎么哭了!”傅沖慌張地低下頭說:“媽,我高興呢!”頓了一頓,又道:“女兒能有今天。你老人家功不可沒,以后我可要好好孝順你。”媽媽笑了:“我們的莎莎長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傅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此,她像變了一個人,無論在哪兒拍戲,她隨時隨地都會給媽媽打個電話噓寒問暖。如果逛街碰到適合中年婦女穿的衣服多貴她也要買。她想著媽媽穿上會很漂亮。盡管結果常常是免不了挨一頓“說”,但是她心頭卻甜蜜蜜的。
她計劃著,等有一天,不拍戲,就把媽媽接到一起住,媽媽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腿腳不方便了,應該好好照顧媽媽了。
跟媽媽一個心,傅沖似乎忘記了爸爸。多少次媽媽欲說還休地表示,莎莎該去看看老爸了。她卻總是瞪大眼:“他有我妹妹呢!早不要我們娘倆了!”媽媽說:“畢竟,他是你爸爸!他是愛你的!”她卻“輕蔑”地說:“沒有他,我們也過得不錯!”可媽媽卻更加沉默。
2008年爸爸的生日那天,媽媽再一次逼她去見爸爸,他再婚后生的女兒去國外了。傅沖丟下一句,自作自受。媽媽發怒了:“你不去,也不要見我!我沒有你這個不孝女兒。爸爸是愛你的啊!”她沒有辦法,只好出去轉了一圈就回來了,媽媽無奈地說,“我知道你沒去。打個電話吧!”她只得說:“好吧!”
釋懷:
最愛的人我永遠是你的親女兒
原本以為跟爸爸的死結,今生再難解開,轉機卻很快來到了。2009年4月,傅沖在著名演員丁嘉麗的推薦下,進入陳大惠的“傳統文化”報告團。最初,她心里頗有抵觸,但是看見大家毫不隱諱地懺悔過去的“罪過”,她內心大受震撼,這更堅定她相信懺悔是靈魂救贖的最佳途徑。
跟隨“傳統文化”匯報團做了半年的“義工”主持,想到曾經對父母的種種不是,傅沖每天哭得眼睛腫痛,要滴眼藥水才稍稍好一些。但是一想到自己只說不做,從來沒主動向爸爸道歉,那不成了夸夸其談的偽君子嗎?
然而,真要去給父親說聲“對不起”,她發現好難,那個于孩子們最親切的稱呼“爸爸”,對她卻是如此陌生。她把這樣的惶惑講給朋友聽,朋友回答說:“這并不代表你喪失了原則和個性,這恰恰說明你是一個人,因為親情不滅!”
醍醐灌頂,傅沖幡然醒悟:“我們之所以能夠深深傷害到親人,那是因為我們正被親人深愛!”忽然間,一切都生動起來。她忘不了,生病時,爸爸背她下樓那急促的腳步聲,忘不了,爸爸給她做的那只木手槍,忘不了不善言辭的爸爸,給她講的《小紅帽》的故事……是的,即便是長大后,她擁有的這份不錯的事業,倘若沒有父輩們的培育,她也不會走得那么一路順風順水。要知道,有多少北漂的女孩,用青春換來的只是一聲嘆息。
痛定思痛,9月的一天,傅沖來到了爸爸的家。門開了,佝僂著腰的爸爸,看見女兒的那一刻,眼里放出了光芒,喉結動了動,拘謹地招呼“莎——莎莎——快屋里——坐,坐坐——”看著六十五歲的爸爸遲緩的腳步、笨拙的手勢,她的淚水狂涌而出,爸爸真的老了。
她跪了下去:“爸爸,這些年,您受苦了!對不起!”爸爸顫抖地抹著女兒的頭發:“莎莎,沒想到你還能來看爸爸。爸爸很高興。其實,爸爸也真的好想念你啊!以前都是爸爸脾氣太暴躁,真對不起你們母子,請給爸爸一個認錯的機會,好嗎?”從來都是鋼鐵般堅硬的爸爸,說出如此柔腸百結的話,傅沖的淚水嘩嘩地流。
走進老父的臥室,傅沖發現屋子里貼滿自己多年來的劇照。相框里一張放大的、發黃的照片,那是幼兒時她騎在爸爸的肩頭,開心地笑。回首,問旁邊默默無語的爸爸:“爸,你為啥不來看我?”爸爸說:“我天天都想看你,可是自從那年你又哭又鬧地走后,我害怕傷害到你,就不敢再來了。你要謝謝你媽媽,她很堅強!”
9月22日,傅沖把爸爸帶到了沈陽傳統文化的會場,爸爸默默地在底下聽了兩天。每次聽到女兒講小時的故事,老人就情不自禁嗚咽出聲。害怕爸爸傷心過度,傅沖把老人送回了家。之后,她總會擠出時間,去探望。
傅沖,也不再四處飛來飛去地做報告,而是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爸媽。每次看望,在女兒溫暖的話語里,爸爸臉上總會蕩漾著笑意。
這時,她覺得“孝”,就要以身作則,而不是光在講臺上說說話、流流淚。只有如此,愛才會傳承,才會感染每一個人。在女兒的關懷下,爸爸精神好了很多,主動參加了社區的老年活動,還當選了居委會老年協會的會長呢。
2010年年初的一天,爸爸提議說,“莎莎,爸爸知道你是個好女兒。爸爸現在過得很快樂,很充實,你是個名人,就應該發揮自己的效應,讓更多的人懂得孝道文化才對。否則,爸爸就太自私了。”在爸爸的鼓動下,傅沖積極參加公益訪談節目《和諧拯救危機》的拍攝,并在6月連續推出了七集,獲得社會的廣泛好評。
盡管,從事孝道文化宣傳兩年來,傅沖只演了一部戲《天倫劫》,卻從來沒有后悔,“我把面子拿下來,能救千千萬萬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