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女生捂住了眼睛
下午最后一節課后,學校的小喇叭開始廣播了——今天放學后,全校師生看電影。
伴著悅耳的音樂,銀幕上赫然出現5個紅色大字——青春期教育。字幕一出來,各種不同的聲音便此起彼伏:男生有吹口哨起哄的,女生有悄悄地說討厭的。我扭頭望望四周,發現大多數女同學都用手捂住了眼睛。
透過手縫,掩飾著害臊,看完了這部關于青春期教育的科教片,依舊迷茫、懵懂。這是我整個小學到中學時期上過的惟一一次生理衛生課。
1994年:老師羞于講此課
和平時一樣走進教室,例行問候后,我在黑板上寫下今天的課程:生殖系統。
面對黑板的時候,明顯感到喧鬧的教室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隨后又聽到后排那幾個平時不學習的男生用壓抑的聲音互相喊著:“哎,你,你,不要吵了,今天講生殖系統啰!”
我轉過身,看著學生們,那些平時調皮搗蛋的男生,用從未有過的安靜注視著我。
我派科代表去辦公室取來人體模具,然后根據教材安排,利用教具,粗略講了一些其實同學們應該都知道的生理知識。找幾個同學起來讀了幾段相關的課文,然后就安排大家自學,并讓同學們有問題找我。
同學們失望的眼神直抽我的心,他們懶懶翻書的樣子無不在暗暗指責我。
由于結業考試不考這一章的內容,所以我沒有用心準備這節課,只打算一帶而過。并且從內心來講,作為年輕的女教師,多少有些羞于講此課。
2009年:家長不知所措
女兒說,今天有堂家長公開課,叫我一定要來。
上課了,只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7個大字:青春期生理衛生。我心猛一跳,不禁有些臉紅,想起了往事。
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舉手提問的孩子真不少,而且提出的問題讓家長們臉紅面臊的。
此時,我特別敬佩的是老師。她一一科學解答,而且在答案中巧妙地引導著學生。
有幾段師生對話給我的印象最深。
一女生問:“雜志上說處女膜可以修復,修復后跟原來的有什么區別嗎?”
老師告訴她,也是告訴所有的女孩子:“處女膜可以修復,也的確跟原來的沒有多少區別。但是你們要知道,不能修復的是什么?不能修復的是心靈、生命、青春、貞操。偶爾的性行為,對女性的心理生理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保護自己,不能隨便地輕易地去嘗試。”
一男生的問題更大膽:“是不是只有在女生來月經的時候,發生性行為才會懷孕?”
“這個問題很好。在月經期間一般不能發生性行為。因為這是極不衛生的,容易患上婦科疾病,但是肯定不會懷孕。”
老師最后總結道:“今天講這節課,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夠順利平穩地度過青春期,你們在心理方面、生理方面,都越來越成熟了,一個成熟的人應該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應該什么時候做,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堂課在學生和家長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