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10年第7期刊登了建信基金海外投資市場部執行總監趙英楷先生對市場暴跌原因解析,話音未了,2010年6月最后幾個交易日A股出現大幅下挫,尤其6月29日出現百點暴跌,這使得QDII基金上半年跑贏A股基金成為定局。建信基金海外投資部副總監高茜分析認為,受國內調控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以滬綜指為代表的A股市場上半年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全球其他主要股指的表現則好于A股,這使得海外市場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
兩個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作為投資海外市場的QDII基金,基金管理人被問及最多的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要投資海外市場?答案千篇一律:分散風險、獲取收益。那么,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這么快,市場這么大,全世界都看好中國市場,又何必要到國外去分散風險?有著多年海外市場投資經驗的高茜從3個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經濟增長≠投資收益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確帶來很好的投資機會,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后,政府及時作出的一系列措施令中國經濟很快回到上升通道。高茜糾正了一個錯誤觀點:經濟增長了,投資回報就一定會高。“金融海嘯后,在政府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復蘇態勢強勁。當時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覺,認為A股的表現應該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枝獨秀。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她說。
盡管中國國內的生產總值和企業收益均以兩位數增長,但股市卻是一直在下跌。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1%,而截至二季度末,上證綜指2010年迄今累計跌近27.99%。
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結構更為合理
目前,A股相對于H股有明顯的溢價。過去幾年溢價持續維持在20%以上,最高時甚至達到80%。考慮到人民幣國際化這一長期趨勢,這種溢價終將消失。高茜指出,現在投資海外中國股票,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與A股相比,結構也有很大差異。在A股中,政府明確規定要限制的九大淘汰過剩產能行業如鋼鐵、水泥、煤炭、電力、焦碳、造紙及有色等在滬深300的比重高達20%,而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的比例則只有10%左右。IT和電信服務在海外中國股票中則占到了接近20%的比重。”
海外市場投資信心進一步提升
展望下半年,高茜表示,美國股市作為成熟市場的表現一直相對穩定,同時歐洲經濟體主要國家德國、法國的基本面仍然較好,因此全球恐慌性下跌的概率在今年下半年出現的情況較低。
對于海外投資而言,美國金融市場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最大。美國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就業人數的增加并沒有大幅降低失業率,這說明美國經濟復蘇的最主要障礙和根本性問題依然嚴峻。但高茜并不悲觀,“美國政府繼續維持相對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會促進下半年就業市場的加速恢復,最近抑制經濟增長的居民消費需求也會逐漸得以釋放。目前股市已經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未來幾個月美國資本市場不會有太大的波瀾。”
歐洲方面,由于德國、法國以及IMF已開始對希臘進行援助,主權債務危機目前有所緩解并向好的方向發展,市場對歐洲經濟的信心已經開始增強。高茜對歐洲市場的信心進一步提升,“主要國家的實體經濟數據依然強勁,隨著歐洲各大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束,投資者對歐洲金融體系系締性風險的擔心會逐漸降低,歐元的貶值會促進出口,未來仍有投資機會。”
高茜看好2010年日本經濟得益于出口的反彈和擴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是出口反彈帶動了制造業的復蘇,例如美國進口的增加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消費升級帶來的需求,并且美元中期走強趨勢確立也將對日本出口起到持續的利好作用;另一方面則是依賴于政府大規模的財政刺激,這對內需也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市場普遍預計,從中期看,日本股市在企業利潤恢復支撐下將保持向上的趨勢。
匯率風險不足為懼
央行6月19日表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匯改重啟后,由于國內多數QDII產品以人民幣資產購買,而后由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后再出海投資,包括銀行和基金系在內的QDII收益都將直接受到影響。
高茜提出“貨幣對沖貨幣”來解決匯率風險。“人民幣并非相對所有幣種都升值,有的QDII品種投向巴西、亞太等新興市場及瑞士、加拿大等歐美成熟市場,這些幣種相對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更大,如2009年1月1日以來,亞太國家貨幣相對于人民幣呈升值趨勢,澳大利亞升值最多,即人民幣對亞太國家貨幣呈貶值趨勢,贖回QDII時就可有效規避和對沖匯率損失。”新發行的QDII出海時機恰逢全球經濟緩慢復蘇階段,此刻購買QDII或許是不錯的抄底時機。如果預見投資收益會高出此間的匯率損失,繼續持有QDII值得考慮。”
選擇產品“標本”兼顧
市場普遍認為,目前海外股票的投資機會已經來臨。高茜表示海外股市紛繁復雜,基金業績必然呈現波動性特征,“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要做到標本兼顧。‘標’為目標市場,‘本’為基金公司的投研和管理能力。”
投資方向
看清產品的市場投向和這些市場的大致走勢。投資QDII的作用是在分散單一市場風險的同時分享世界各地經濟成果和股市的收益。以全球市場為投資對象的QDII,能更靈活地把握全球復蘇過程中的結構性機會。而集中投資于單一市場的產品分散系統風險效果較為有限。
管理人水平
無論是QDII還是國內市場公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和管理水平都是決定產品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素。在投資區域相同的QDII基金中,從主動和被動管理也可以看出基金公司QDII的管理實力,管理能力很大程度是通過過往業績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