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大盤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最終在個股具體操盤上的結果。比如,有人解讀大盤在1000點的時候將要漲到6000點,在具體個股操作必然是非常激進與堅定,并且敢于吃大波段,假設之后的市場真的瘋狂漲到6000點,個股會超過大盤漲幅的概率非常大。相反,有人解讀大盤在1000點的時候將要跌到500點,在具體個股操作上必然是比較穩健與保守,不會去吃大波段講究快進快出,假設之后的市場真的瘋狂漲到6000點,其結果更多的將是踏空或嚴重落后大盤漲幅。
學會從年線圖中發現有意義的數據
先看大的年線圖,年線圖一打開,絕對是一覽無疑。就算發達國家的大盤,也必須先看年線,年線會很好地顯示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資本市場的波動是什么狀況。
如圖1所示,很容易就發現幾個數據,一是1990~2005年,指數只漲了1000多點,對比國外,漲幅不算大。二是從2001年見階段性頂部后,市場調整了5年,這是個重要的時間窗口,在當時是否能夠形成轉折年,值得進一步研究。

局部研究區域從月線圖著手
年線圖上,只能看到一些粗放的信息,但要看清更進一步的信息以及輪廓,則需要進入到月線圖上。從大到小,一個個解讀,年過后是月,月過后是周,周過后是日,經歷這樣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就會形成+較為清晰的輪廓。
如圖2所示,持續下跌5年后的市場,面臨著不上則下的轉折境地,繼續瘋狂下跌則進入千點內,那是一種崩盤;相反,再往上,則要沖擊前期歷史高點2245點。深入思考,5年調整已經較長,較為充分,很容易就發現支持的頸位線,長時間相成的這條支撐,要有效跌破并不容易。
月線最后8個月該跌不跌信號很重要,如附圖1所示,大的形態很明顯,圓弧頂或理解為頭肩底的形態,現在到最后選擇方向的時刻,如果向下有效突破,整個形態就算完成。如果往上轉折,就很可能轉變為大的雙重底或多重底的上漲形態。很明顯,最后8個月呈現區間震蕩的格局,反映了一個信號:該跌不跌。該跌不跌往往理應看漲,尤其是在已經調整了相當長時間的背景下,此時,思路要開始緊緊抓住這個線索深入下去。
既然局部研究區域圈定,就等于是一個重新分析的過程,就要把握先大后小的原則,由于跨度并不算太大,年線圖的研究意義就不大了,一開始大范圍不妨放在月線圖上。這樣的思路不僅使用于大盤,對于個股也同樣適用。

進入周線后抓主流
若再進一步分析,需要引入周線圖。由于時間跨度較長,顯得有點凌亂,不利于研究分析。可從大的形態轉變為階段性關鍵區域形態的研究。下恐怖上則壯觀,這樣的區域就是關鍵區域,見附圖2。中圈中部分就是能夠影響未來究竟是上還是下的區域。大的形態很突出,一旦往下有效突破空間則下跌行情連綿不斷,但如果往上走,跟這大形態一配合,就形成非常壯觀的上攻形態。
研究區域從最大,逐步縮小范圍,視野上也逐步縮小,很多細節上的信息就會開始逐步浮出來。在附圖3很容易就發現,階段性雙底形態在破1000點后出現,同時雙底后面的調整也沒再考驗1000點,最關鍵的是波動區域正往長期均線上方走,可以說,總的來看,已經比較有利于多方了。
高潮在日線圖 記得“倒帶”
從年線圖到月線圖、周線圖,每個階段形成的輪廓信號,綜合起來非常有利于多方,對大盤的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進入到縮小范圍的日線圖上,那是一個更為精細的世界,日線圖的波動足以確定最后的答案。
在周線圖上看得不是特別清晰的形態,在附圖4可變得很清晰,具體的波動過程更容易明白這形態的可靠性。圖中那較為猛烈的表達雙底的手法,至少可以判斷有資金開始大舉建倉,對雙底形態的可靠性起到極大支撐。另外,雙底過后的調整并向長期均線發起沖擊的波動,可看得更為清晰。在日線圖中,可以看到最后幾個交易日都已經站上250日均線,一切都變得更為清晰了。這就是從大到小,循序漸進帶來的分析效果。
分析完日線圖后,要“倒帶”,就是從這最小的日線圖一直倒回到最初大的全局年線圖上,經歷了一個輪回后,會對大的方向做到胸有成竹,未來具體個股的操盤思路也開始浮現出來,作戰也就將進入運籌帷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