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及時適度地控制好倉位是取得投資成功的關鍵,那么,穩妥有機地做好組合搭配則是投資成功的又一法寶。多跳集體舞、少唱獨腳戲,不僅能使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規避風險,而且在市場上漲時取得超額收益。
切忌重倉一只品種
面對股市漲跌榜,一些投資者常發出這樣的感慨:要是全倉買人漲幅榜上的股票,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失去的損失賺回來,甚至讓賬戶里的市值大幅度提升。然而,這只是投資者的一廂情愿。滿倉一只品種,既增加了獲得短線暴利的可能,也加大了造成投資巨虧的幾率。
以最后交易日為6月25日的寶鋼CWB1認股權證為例。6月11日,寶鋼股份收盤價為6.13元,寶鋼CWB1認股權證的收盤價為0.137元。至6月25日,寶鋼股份的收盤價為6.04元,如同廢紙的寶鋼CWB1認股權證則毫無懸念地以最低價0.001元收盤。兩周時間,該權證跌幅高達99.27%。由于該權證早已處于深度價外狀態,實際上已成為廢紙權證,25日該權證的跌幅實際為100%。
投資者無論是半個月前滿倉買人寶鋼CWB1認股權證,還是之后的任一時間買人,只要一直持有至25日收盤,實際損失均為100%。若不追加投資,已不可能在股市翻身。
如果采取組合搭配方式投資,結果則大相徑庭。以單一品種持倉不超過10%這一搭配原則為例,同樣投入100萬元資金,其中投入寶鋼CWB1認股權證的資金不超過10萬元,其余資金持幣或投資其他品種(假如不漲也不跌),合計虧損10萬元,浮虧率為10%。顯然,用余資90萬元再去實現整體扭虧甚至盈利,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盡管普通投資者一般不會用寶貴的資金去購買這種深度價外的廢紙權證,但這一極端的例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股市投資為什么不能重倉出擊一只品種的重要原因。
跳集體舞有講究
截至6月底,2010年上證指數下跌22.10%,深證成指下跌26.24%,筆者市值同期浮虧17.23%,分別跑贏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4.87個百分點、9.01個百分點。對于這一“戰績”許多投資者可能不屑一顧,但筆者卻深感知足。之所以能在股市下跌中跑贏大盤,就是較好地做到了組合搭配。
既要有股票 又要有資金
組合搭配的前提是控制倉位,一般情況下,要做到既不滿倉也不空倉,既要有股票又要有資金,并能根據大盤點位和個股價位確定持倉比重,合理控制倉位。具體操作時,可參照加減乘除法則,結合自身實際,靈活控制持倉比例。通過控倉,使賬戶里的資產確保既有股票,又有資金。
持倉家數既不宜多
也不能少
倉位確定后,還要確定買人品種的家數。對于資金量不大的投資者,待買品種數量在3~5家或每個品種市值占持倉總數的10%~20%為宜。持倉量較大的投資者,可適當增加持倉家數(如3~10家),或降低每個品種市值占持倉總市值的比例。買人品種家數的確定,要盡可能做到數量適中。家數過少,將會加大個股風險;若家數過多,則不符合組合原則,且會導致看盤時眼花繚亂,顧此失彼。
既做板塊搭配 又做市場組合
所謂板塊搭配,是指與市場表現無關,根據目標品種固有板塊屬性確定搭配方案。如待買品種涉及的板塊既要有證券、銀行、房地產,又要有醫藥、農業、制造業等,既要有涉及不同省份公司的地域組合,又要有大小各異的流通盤搭配,如大小盤股等。所謂市場組合,是指與所屬板塊無關,根據待買品種的市場表現選擇相應的股票搭配方案。如既要有一個時期的熱門品種,又要有冷門品種;既要有市場表現相對強勢的品種,又要有弱勢品種;既要有股性較為活躍的品種,又要有相對呆板的股票。
操作技巧3個確定
確定搭配原則重點是根據大盤所處的位置和個股的階段漲幅來確定搭配原則。當大盤和個股漲幅已大時,首選風控原則,力求減少損失。搭配時,要多選擇一些盤子大、股性呆、漲幅小、估值低,一旦展開調整比較抗跌、能起到風控作用的股票;當大盤和個股跌幅較深時,首選逐利原則,力求增加蟊利。一旦市場止跌回升,這些股票往往會沖在前面,漲幅較大,進而幫助投資者跑贏大盤,取得超額收益。
確定搭配底線無論何時,采取什么方法、原則進行搭配組合,都不能忘記風控。在進行組合搭配時,須堅決回避的品種包括基本面存在問題的品種,如ST特別是*ST股票及如同廢紙一樣即將到期注銷的權證產品等;以及估值偏高的股票,市盈率較高的品種,如創業板股票等。
還有已被爆炒的股票一般在短時間內漲幅已大,后又恢復平靜,但短時間內難有起色的品種。捉摸不透的陌生品種或創新產品,如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這些都需要回避。
確定搭配性質投資者在組合搭配時,還需弄清楚籌碼性質,是固定還是流動籌碼。若是固定籌碼,建倉后就不要進行流動操作,若系流動籌碼,就不要固定對待。對不同性質的籌碼采取針對性操作,并嚴守操作紀律,也是投資者在跳集體舞時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