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過量可致大腦萎縮
郭振東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飲酒過量會損害大腦功能,引起大腦萎縮癥,由此加劇腦力和體力工作效能降低,是常見的一種病態。澳大利亞伊麗莎白女王二世醫療中心醫學家科拉領導的研究小組,用掃描技術研究了240位嗜酒者和59位“大量社交飲酒者”,發現這些人每天吸收乙醇120克(世界衛生組織確定嗜酒者的標準數量),其中有95%的嗜酒者和67%的“大量者”會發生大腦萎縮癥。如持續戒酒六個月,這種影響可部分解除,即心理檢測和生物化學方面影響有所好轉。該小組又研究了65名每天平均吸收乙醇65克者之后指出,其中90%的人大腦受到損害。
酒精引起大腦萎縮,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損害腦細胞膜。酒精隨血液進入大腦后直接在腦膜與腦灰質部份損害細胞膜(原始生命的基礎)。使細胞膜難打開,阻礙鈉鈣等正離子流入,無法使細胞極化而發生神經沖動,進而無法使與大腦相連的脊椎完成反射活動結構的“反射弧”正常工作,中斷上下神經的正,常傳導。其二,抑制神經傳遞介質的活化作用。酒精進入人體后,可氧化分解成醛、酸類許多化合物,能抑制腦血紅細胞分泌重要的神經傳遞介質乙酰膽堿和腦血管收縮素5一羥色胺等生化物質,致使大腦皮層發生中毒,特別是酒精氧化物乙醛,再轉化為醋酸鹽,抑制粒腺體氧化,會引起“高乳酸血癥”或造成細胞死亡。無法發揮大腦的“指令”作用。第三,有損腦細胞內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醫學生物檢測表明,腦細胞的主要營養物質為不飽和脂肪酸(占60%)以及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每個細胞上有1000個接受信息點。酒精能分解和破壞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理代謝和接受信息點的脈沖效能,并加速神經血管老化,記憶力衰退。所以,美國高血壓協會的醫學家建議喝酒者酒精攝入量每日不宜超過50克。
哪些蔬菜會引起中毒
胡存田
蔬菜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但有些蔬菜食后會引起中毒,常見的有:
鮮黃花菜 菜中含有秋水仙鹼,進入人體后經氧化產生有毒物質,使人中毒,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類似急性胃腸炎的癥狀。但秋水仙鹼易溶于水,因此,鮮黃花菜在加工時只要用清水充分浸泡、曬干,菜中的秋水仙鹼就會消失,食用后一般不會中毒。
發芽的土豆發芽的土豆或變青的綠皮中,含有龍葵鹼,食用后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往往危及生命。因此,食用時,要深削芽胚部分,用冷水浸泡,充分加熱煮熟,便可除其毒性。
無根豆芽 市場上有一種無根豆芽,是用化肥生發的。所用的化肥都含有氮類化合物,人食用后,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胺。研究證實,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司使人患胃癌、肝癌、食道癌等。因此,在采購時應重視識別,嚴禁食用。
四季豆和菜豆 豆中含有皂甙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如果食用沒有煮熟,外表呈現青色的菜豆、四季豆,便會產生毒性。因此,烹調時,應先將豆煮熟撈出,再加上調味佐料燜煮,便可解除毒性。
新鮮木耳 含有一種啉類光感物質,對光線極為敏感,食后經太陽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個別嚴重的還會因咽喉水腫而發生呼吸困難。因此,新鮮木耳要曬干后方可食用。
紫菜如水發后呈藍紫色,說明在海中生長時已被一種叫環狀多汰的有毒物質污染,切不可食用。
蠶豆 有人吃蠶豆后,會得溶血性黃膽,稱之為蠶豆病或蠶豆黃。主要是這些人體內的紅細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氫酶所致。這種病有遺傳性,多見于1~3歲的兒童。因此,有家族史的應禁食蠶豆。
青蕃茄 含有同發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質一龍葵鹼。食后會產生惡心、嘔吐、青紫、流涎、頭暈等中毒癥狀,生食危險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