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長了個腫物,怎樣才能確診?
康醫生:
我胃痛多年,前段時間做胃鏡檢查發現胃里面有一個腫物,做了病理檢查也沒辦法確診。有些醫生說要到外科開刀,有些醫生說可以在胃鏡下切。不知哪種方法好?如何能弄清楚我的病情?
李艷(沈陽)
李艷讀者:
從你的描述來看,胃內腫物有可能是一種黏膜下病變,也就是說這個腫物長在胃黏膜下方較深的層次或胃壁外,而普通胃鏡只能了解胃腔內的表面病變,無法完整判斷黏膜下腫物結構,病理活檢往往也只能取到胃黏膜表淺組織,無法取到黏膜下腫物的真正組織,因而無法正確診斷和明確下一步治療方案。要弄清楚您的病情,目前查超聲內鏡可以很好解決。超聲內鏡和普通內鏡不同之處是它在胃鏡前端增加了一個超聲探頭,所以它既能觀察胃腔內病變,也能了解胃黏膜下病變和部分胃壁外臟器結構,一舉兩得。針對胃內腫物,超聲內鏡通過超聲探查,既能判斷腫物的準確位置,也能測量它的大小和了解腫物周圍情況,進一步指導內鏡下有針對性的活檢,大大提高取材的準確性,并初步了解病變的良惡性,從而決定是否需內鏡下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超聲內鏡除了是黏膜下腫物的首選檢查方法,對早期惡性病變的發現、癌癥的侵犯深度、膽道和胰腺病變的鑒別具有重要作用,相對傳統的CT、ERCP、核磁共振的檢查方法,超聲內鏡檢查的準確性、敏感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肯定和共識,而且超聲內鏡檢查沒有創傷、方便快捷、收費低廉,因而越來越受到患者的歡迎。
康醫生
(由廣西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博士 梁列新解答)
鼻咽癌有哪些癥狀?
康醫生:
廣西是鼻咽癌高發區,我偶然有鼻子出血和鼻塞,害怕得了鼻咽癌,請問鼻咽癌有哪些癥狀?
陳向津(廣西)
陳向津讀者: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早期、晚期的癥狀與體征差別很大。鼻咽部位置隱蔽,早期無特殊癥狀或所出現的癥狀較輕,極易造成臨床延診和誤診。晚期癥狀重而且復雜多樣。
鼻咽癌的癥狀主要有抽吸性血痰、耳鳴、聽力下降和鼻塞。抽吸性血痰是鼻咽癌常見癥狀之一,是鼻咽癌表面壞死出血而造成的,應注意觀察早晨第一次痰液有無血絲和小血塊;耳鳴、聽力下降為鼻咽原發灶同側;滲出性中耳炎為鼻咽癌常見的合并癥,故對成人長期不愈的滲出性中耳炎應予注意;鼻咽癌擴展至毗鄰組織和器官時,會引起頭痛、眼部癥狀(如復視、內斜視、視力下降、上眼瞼下垂、瞳孔反射消失等)及顱神經損害引起的癥狀等。建議你到當地有條件的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專科醫師會根據你的病情做一些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康醫生
(由廣西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二區主任醫師 陶伸強解答)
擴張型心肌病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嗎?
康醫生:
我今年46歲,近年來常常感到乏力、胸悶、氣緊,活動時曼明顯,而且越來越嚴重,做了許多檢查最后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功能Ⅲ-Ⅵ級,吃了很多藥均無明顯好轉。我們那里的醫生說沒有辦法了,真的沒有什么辦法醫治嗎?
林子妹(湖南)
林子妹讀者:
你的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一種新的方法治療,那就是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即CRT。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不明原因的、伴有心功能障礙的心肌疾病,主要特征是單側或雙側心腔擴大,心肌收縮期功能減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該病在藥物的規范治療下部分病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時期內好轉,但總的趨勢是心功能進行性下降。心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藥物的療效就難以顯現,需采取新的治療措施。最新研究表明:擴張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QRS130ms),心功能在Ⅲ一Ⅵ級,在心臟擴大(心超提示左室舒張末期內徑≥55mm),藥物療效欠佳時需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CRT不但能改善心功能,而且能改善預后,延長壽命,減少再住院和減少死亡率。希望你早日到有條件的醫院就診,并祝您早日康復!
康醫生
(由廣西人民醫院干部綜合病房副主任醫師 鄧金龍解答)
特應性皮炎
康醫生:
女兒得了特應性皮炎。父母什么事都沒有,只有女兒總是皮膚干燥發瘁。特應性皮炎是怎么得上的?能治好嗎?
李妮(江蘇)
李妮讀者:
雖然醫學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即使在患者眾多的疾病方面仍有許多未知領域。特應性皮炎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皮膚變得透紅,異常刺癢。多數情況下,起初是臉,后來肘部、膝蓋窩等彎曲部位也開始發生明顯的病變。也有些孩子因為癢得厲害,夜里睡覺的時候還到處抓撓。
這種病最大的原因是過敏體質,它有很強的遺傳傾向。過敏體質的疾病除特應性皮炎以外,還有哮喘、過敏性皮炎和結膜炎(也包括花粉病)、對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如果父母一方有這些病,則孩子繼承了過敏體質,發生這些病就沒有什么可奇怪的。而這些病有些人兼而有之,有些人只有一種,有些人嬰兒時期是特應性皮炎,之后變為哮喘,然后又變為過敏性鼻炎。過敏體質成為過敏性皮炎和不成為過敏性皮炎的人之間有何差異現在還不得而知。
加重這種特應性皮炎的因素也因人而異。有些人與雞蛋、牛奶等飲食有關,也有些人因狗、貓的皮毛而惡化。成人則有的與睡眠不足、疲勞有關。
那么,有人問,既然是過敏的疾病。做過敏的檢查能查出原因嗎?回答出乎意料,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查出原因。現在一般認為過敏與許多因素有關,重要的是從家中消滅壁虱到戒煙以及對衣服、洗衣粉等細微的地方都要處處留意。
對于皮膚本身的措施是,由于皮膚的保護組織(屏障)較弱,因此保持皮膚清潔很重要。但不要用力地洗,而要使用刺激性小的香皂,用手弄出泡沫來,仔細沖洗,然后使用足夠的保濕劑。這樣如不奏效的話,就使用不含腎上腺皮質激素(類固醇)的皮炎(與濕疹同義)涂敷藥。這種藥不靈。便使用類固醇外用藥。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類固醇藥是治療癥狀嚴重的患者的基本方法。
康醫生
怎樣調理寶寶睡眠晝夜倒置
康醫生:
我的寶寶長得健康活潑,他白天很乖,哭鬧時,只要逗逗他或給他吃點東西,便不哭鬧了,而且入睡快,睡得好。可到了晚上,每當熄燈把他放上床后,他卻哭鬧著不睡,要大人抱他逗著玩。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調理呢?
李媛(上海)
李媛讀者:
有些寶寶夜晚精神好,很興奮,睜著眼睛無睡意,如果熄燈就哭鬧不止,而白天反而睡得又香又甜,這種現象稱為“睡眠晝夜倒置”。對此不必著急,只要善于調整,不僅有助于培養寶寶睡眠規律,還可讓寶寶有個香甜的美夢。
寶寶在母體內并沒有晝夜之分,出生后就必須面臨白天與夜晚的區別。如果寶寶在母體內的作息習慣是在晚上活動,出生后自然也會延續這種作息習慣;出生后,寶寶大腦功能的發育還很不完善,尚未適應外界環境,對白天和黑夜未形成概念,睡眠規律未建立,不會分辨白天、夜晚。在此階段,如果父母不分晝夜隔一會就喂一次奶、換。一次尿布或其他護理,寶寶就容易形成晝夜不分、白天睡覺、夜晚興奮、精神特別好的情形,即出現“睡眠晝夜倒置”現象。
出現這種現象后,可采取以下方法逐漸幫助寶寶調理睡眠習慣:
在白天盡量保持居室內明亮,不要輕手輕腳,該干啥就干啥,并提供音樂、電視等聲音。
營造讓寶寶晚上多睡的安靜環境,如夜里不開燈,入睡時不打擾、不樂逗寶寶、少喂奶、少換尿布,等,讓寶寶產生夜晚的認知,養成在夜晚就想睡覺的習慣,這有利于逐漸調整好寶寶的生理時鐘。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時,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因而應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覺,同時,把洗澡的時間移到傍晚洗,這有利于夜間的入睡。
不要聽見寶寶一哭就抱,一抱就喂,一喂就睡,這樣容易讓寶寶形成白天與夜晚不分。
白天盡量不讓寶寶睡得太多太久。如睡得很深,可進行捏耳朵、彈足底等刺激,使其睡得不實。
寶寶睡下后,若情緒不太安定,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或選擇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給寶寶一個愜意的心情和安全的感覺。
經過上述調理,寶寶“睡眠晝夜倒置”現象會逐漸得到糾正。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則白天可給寶寶喝點淡茶水,減少睡意的產生。也可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在入睡前給寶寶服少量鎮靜劑,使其晚上容易安靜入睡,從而逐漸進入正常的睡眠狀態。
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