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仙境
2010.5.5-8.9/蓬皮杜藝術中心 巴黎
這個占據了蓬皮杜藝術中心大回廊的展覽,首次探討了全球的藝術博覽會、國際展覽、主題公園和類似機構是如何影響了城市的構建。復制品的制造使得現實世界被而三地復制,其中展示的只是審美的累積和拼貼,這使得許多作品流于媚俗,而這些媚俗的作品又為二十世紀的藝術、建筑乃至城市規劃提供了靈感,甚至可稱為是某種當代結構的模特兒。
開闊的風景
Wagner+ParTner/畫廊 柏林
從很早以前開始,自然界就已變成了人類的景觀。浪漫主義時期以來,景觀更加被賦予了審美的內涵。然而,現代人的景觀到底是什么?本次主題展將歷代攝影作品及圖片作品進行并置,看不同時期的藝術家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而對于所有參展藝術家來說,這些作品的參考點就是真實的風景。
亨利·盧梭
2010.5.25-9.12/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西班牙
今年是法國原始派畫家亨利·盧梭逝世一百周年紀念,為了紀念這位現代主義先驅,古根海姆博物館特意組織了這次紀念展,這也是盧梭的藝術第一次在西班牙得到全方位深度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了大約30幅杰作,精煉地覆蓋了盧梭繪畫藝術的概貌。從盧梭后期著名的叢林畫,到巴黎及其郊區的風景畫,還有肖像畫、諷喻畫、風俗畫等。
畢加索的地中海歲月(1945-1962)
2010.6.4-8.28/高古軒畫廊 紐約
為了讓全世界看見:視覺文化與民權斗爭
2010.5.21-9.12/國際攝影中心 紐約展覽《為了讓全世界看見》展示了1950-1960年代以美國黑人為主題的攝影圖片,為看待黑人民權運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讓人們重新審視了這些攝影作品為黑人的社會角色起到了怎樣的催化劑作用。通過將攝影圖片、影視片段、雜志、新聞、書籍,乃至宣傳冊和海報并置于一個空間,展覽揭示了視覺文化媒體如何有策略地、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美國大眾對于種族問題的態度。
安東尼·華托和雕刻藝術
2010.7.8-10.11/盧浮宮 巴黎
這是從洛可可藝術代表畫家安東尼華托的作品中精選出的100張雕刻藝術品,代表了18世紀雕刻藝術的成就。在他37歲英年早逝以前,這位油畫家、雕刻藝術家、不知疲倦的繪圖者,已經為18世紀刻上了他優雅而獨特的印記。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在1724-773L5年之間,在他的朋友兼保護人Jean de Julienne的保護之下相繼完成的。
圣艾富思與國際先鋒藝術
2010.5.15-9.26/泰特圣艾富思美術館圣艾富思 英國
圣艾富思的后二戰藝術是這次展覽的起點,展覽探索了現代藝術的共通之處,以及1930-1970期間工作在歐洲和美洲的藝術家們在視覺語言上的共同特點。展品全部來自泰特的重要藏品,這是最近十年來在圣艾富思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展覽。重要展品包括馬克·羅斯科、卡爾·安德烈、瑪吉·漢布林、威廉·德庫寧等杰出藝術家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