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新書《1Q84》在日本創造T發售12天銷量就突破百萬的奇跡。中文簡體版本《1Q84》第一冊在今年5月首發,第二冊也在6月26日上架。村上春樹引發的熱潮再次席卷了都市人的孤寂心靈世界。而村上春樹筆下不斷重復的物質符號和這位摩羯座作家的生活品味,更是成為了都會雅痞世界的生活標簽。
上世紀90年代,喜歡村上春樹的人還不敢告訴別人。那時村上是個流行的標簽,是20年代生于都市的脆弱孩子的代言人,是小資階級故作姿態的無病呻吟·如今,村上式的孤寂早已風靡世界并得到廣泛認同,他的作品在近40個國家和地區翻譯出版,新近推出的《1Q84》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村上春樹作品早已不只是孤獨的都市人自傷的憑借,而得到廣泛認同。形成多時的“村上現象”,在小說、評論集中所展示的“村上品味”,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都會雅痞世界,從爵士樂到意大利面、威士忌等等,都是村上式的生活標記。
村上春樹在《如果語言是威士忌》中提到,“若不把事情轉化為文字,就沒辦法好好思考”,他每一天總要從事寫作方能安心。這種寫作習慣,使村上春樹總在有意無意間把個人經歷與品味興趣融入到作品中。
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長往往伴隨著童年的陰影,使他們沒有融入主流世界的能力。《1Q84》中,主角天吾一歲半時目擊母親給不是父親的男人吸吮乳頭,而導致這夢魘般的情景不斷在腦中回放。而村上春樹和《國境之南太陽以西》中的主人公一樣都是獨生子,他的成長也伴隨著寂寞,因此養成他內向的性格,只與書、貓、音樂為伍。像大多數日本人一樣,他所鐘愛的是西方文化。他閱讀大量的西方文學,小時候家中的世界文學叢書,幾乎是內向自我的村上與外界接軌的唯一橋粱——直至13歲時他接觸爵士音樂。而爵士音樂一直澡深影響著村上春樹,成為他獨特的個人標簽之一,就像他的《給我搖擺,其余免談》(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爵士樂群英譜》、《村上收音機》(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等,都是他根據個人音樂口味所寫下的評論。
摩羯座的物質世界
村上春樹是相當典型的摩羯座:堅忍,規律、耐力十足。規律刻板的生活方式影響著村上春樹文字的每個角落,牢牢緊守著他所喜歡的興趣和品味。
村上春樹小說中處處流露著雅痞式的精致的個人品味,難怪到達中國后旋即被認定是小資的代表,而物質生活對他小說中的主人公也是如此的重要。他善于以日常物品塑造氣氛,以角色的生活細節鋪寫故事,給人細膩的感觸。《發條鳥年代記》(臺灣時報文化出版)的主角岡田與妻子因為藍色面巾紙、花紋衛生紙和青椒炒牛肉而發生爭執,因而使岡田反省到他們的婚姻——雖然每一件小東西只占生活無關重要的一個部分,但足以構成人們對生命的認識,尤其是在都市人日復一日重復著的枯燥的個人生活中,物質生活變得至關重要。
他作品中的精致情調、都市物質生活,成為了窺見村上春樹作品意義的窗口。用村上的話說,“既似乎覺得有某種影響,又似乎無任何影響”,日常生活的物質享受以悄無聲息的方式鉆進村上春樹作品的每一個角落,為讀者呈現一個村上式的物質品味世界。
文字中的音樂之旅
“某個時候聽了某個音樂,因此自己心中的什么,發生了很大改變”“就像化學作用一樣的東西……就像戀愛一樣。”
——《海邊的卡夫卡》
村上春樹鐘愛音樂,十多歲時就開始把音樂視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從他的書名可以看到,大部分書名都和音樂有關:《挪威的森林》是披頭士的作品,也是小說中直子最喜歡的歌曲;《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來自Nat King Cole,《舞!舞!舞》是海灘男孩的歌。《發條鳥年代紀》三部曲分別是羅西尼、舒曼和莫扎特樂曲名;《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占領了大學建筑物的革命學生發現了古典音樂庫,每晚都聽……甚至有記者在村上的住處發現一個房間里放有7000多張黑膠唱片。除了上文提到專門為了爵士樂而寫過的幾部書,古典音樂的名字——巴赫、舒伯特、貝多芬,更是常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中,主人公念念不忘小學時代與他一起分享古典音樂的女同學島本,而美國搖滾音樂也對村上影響很深。總之,村上的音樂口味相當龐雜。
繪畫師和田誠曾為爵士樂手畫人像,村上春樹因為覺得對方能選出優秀的樂師,又畫出這樣的畫,一定是個爵士樂的狂熱愛好者,所以答應為他每一幅畫附上文章,因而出版了《爵士樂群英譜》。村上春樹對爵士樂的喜歡極為狂熱,但他所喜歡的樂手,往往有相同的特征:真心喜歡爵士樂,不以賺錢為演奏目的,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低調專注不受市場所擾地奏出自己的音樂,例如Louis Armstrong、Dexter Gordon、Eric Dolphy等。
對喜歡的演奏家,村上甚至會大篇幅地在小說里詳細介紹,如鋼琴家古爾德,就頻頻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他鐘情于古爾德所演奏的具有強烈對比效果的舞曲,在《悉尼的綠街》(《去中國的小船》)中對古爾德的介紹非常詳細,就連《且聽風吟》、 《挪威的森林》里也出現過他的名字。以他對音樂的鐘愛程度,他不單聽,還研究,所以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出現了研究舒伯特D大調第十七號蓋斯坦納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回旋曲的彈奏手法的對話。
小說里的氣氛也往往通過音樂的描寫來傳達,若是熟知古典音樂的讀者,完全可以透過音樂理解作品中的氛圍。爵士樂和流行曲在作品中也有著相同的作用:在酒吧聽著Queen皇后合唱團和ABBA阿巴合唱團的歌曲代表“很糟的一夜”(《1Q84》),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的女孩會一天哼20次披頭士的歌曲Penny Lane;而《世界末日與冷酷仙境》里Bob Dylan被村上形容為“小孩子站在窗子邊一直瞪著雨似的聲音”的歌手,聲音貫穿著整部小說。
村上的作品也有著爵士樂“自由隨興”的特色,故事隨著主人公一顰一笑自然涌出,也因音樂影響著文章的內在節奏感,他的筆就像手上的樂器一樣,把他從音樂所獲得的靈感展露于人前。村上在寫作之前從不刻意構想,只是在開始前有個大概的輪廓,然后隨著故事的發展,讓結局落在無法想象的地步。如此的創作方式,不是以作者為主導,而更是任由作品自由發揮,活像一場即興演奏。
村上春樹的美食廚房
“你還不知道嗎?”甜甜圈化的戀人說,“我們人類存在的中心是虛無的噢,什么也沒有,是零噢。”
——《甜甜圈化》(《夜半蜘蛛猴》)
甜甜圈的存在就是中心的空,或許就是最擁護虛無的人,才更熱切地追求現實中飲食男女的肉欲享樂。與村上春樹同樣被看作是流行、通俗,而早就隨著年月的流逝被奉為經典的“祖師奶奶”張愛玲,在《更衣記》里有同樣感受:越是看透大世界之抓不緊,越是要在僅余可把握的細節上花盡心思。經營過爵士咖啡廳(酒吧)的村上春樹,在道盡都市虛空的小說中,食物、酒精飲料以頻繁而重要的次數出現,更以巨細無遺的敘述把煮食過程描繪出來。
村上現象的瘋魔,使有人慕名報考早稻田大學以求住進《挪威的森林》中的宿舍,有人拿著《且聽風吟》跑到酒鋪買啤酒,有人跟著《發條鳥年代記》學習做意大利面。雖然村上春樹沒有像對爵士樂一般公開他對美食的愛好,但能寫出像《再襲面包店》、 《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狀的貧窮》、《意大利面工廠的秘密》篇名的小說,想必是個美食愛好者。
食物于村上春樹的地位十分重要,即使是再隨便點的料理,也斷不會出現如方便面一般充滿加工味道的食物,甚至連吃小黃瓜沾美乃滋,也會將“用水洗過”、 “慢慢花時間咀嚼”的細節描寫出來。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經常有著一個人做飯的情節,比如《1 Q84》里獨居的天吾,并沒有做什么大的菜式,只是做了很傳統的日本家庭式料理:烤梭子魚干、蘿卜泥、青蔥蛤蜊味噌湯搭豆腐,還有醋拌小黃瓜和海帶芽……但這些看來已經很豐富了。
《尋羊冒險記》中, “我”因為羊男而不知所措,無聊就做起鱈魚子奶油意大利面來。若要跟著村上進行意大利面的嘗試,還應讀一讀《舞!舞!舞》,“我”用加入蒜和辣椒炒的火腿意大利面,配上清淡口味的水牛莫查列拉奶酪(Buffalo mozzarella)和最容易做的西紅柿色拉,滋味卻無可取代。
村上的口味同文字一樣,都偏向不多花巧的修飾而帶有獨特清雅的品味。他的作品鮮有大塊肉的美式菜,就算是在《挪威的森林》中,要做豐盛得超乎想象的菜肴,也都是地道的關西式清淡口味,有厚層蛋卷、燒茄子、西京漬等等。開過酒吧的村上,小說中的菜肴當然不會少了下酒菜——用醋清竹簧魚下著百威啤酒,是《且聽風吟》里杰氏酒吧的代表,還有《舞!舞!舞》中, “我”為好友做的梅子肉拌大蔥、裙帶菜醋拌蝦……有村上迷為一嘗村上口味,成立了“村上春樹廚房閱讀同好會”,出版了《村上Recipe》,讓其他村上迷可以跟著食譜做出小說中主人公的菜式。
至于酒精類飲料,鐘愛純麥威士忌的村上春樹就曾以喝單一威士忌為目的,到訪蘇格蘭和愛爾蘭,寫成了《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比起威士忌加冰,村上春樹更愛喝純的或是兌水來喝。在這本書里,他說在愛爾蘭這個威士忌原產國家,喝威士忌的方法是加入與威士忌一比一的自來水,才不會失卻美酒本身的味道。在《1Q84》里,青豆在酒吧尋找一夜情對象的描述當中,也以喝威士忌的方式把男人的地位和素質突顯出來:喝有帆船標志的Cutty Sark威士忌的男人比起喝Chivas Regal威士忌的男人,就沒有那么講究。
酒吧同樣是在村上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場景。播著音樂的酒吧,是村上塑造環境情調經常用到的場景,好像在天黑以后,播著本韋伯斯特老唱片的酒吧,就成了熏和瑪麗談天的場所。酒在村上作品當中自然地融入到各色各樣的情節里:《1Q84》里,青豆走過地下道,以“沒有人會在那種地方一面眺望傍晚的賽車一面喝一杯Gin Tonic”來形容;而初次與天吾見面的深繪里,也因喜歡喝白葡萄酒而給人留下神秘少女的印象。
平實低調的著裝風格
“她簡直像要飛往遙遠世界的鳥,身上乘著特別的風一樣,非常自然非常優美地穿上衣服,衣服由于被她穿上身,而顯得獲得了新的生命似的。”——《東尼瀧谷》
衣服在村上春樹小說中分量最重的一篇,應該就是曾被改編為電影的短篇小說《東尼瀧谷》,東尼在故事中愛上的女孩是一個購物狂,人物的服裝于村上的作品來說就是特殊的記號,人物身上的衣服因被穿上而被賦予了性格和生命。
熟知村上春樹小說的讀者,大概也能留意到,他喜歡以衣著來塑造角色,因為他的角色斷不會有太輕浮的性格,所以衣著都以平實為主。《1Q84》中,天吾以Hush Puppies茶色鞋子來塑造清爽閑適的星期天裝束。瘦削干練的青豆穿上Calvin Klein茶褐色夾克,配搭淺藍襯衫和深藍迷你裙,連去酒吧獵艷都是如此沉實的配搭,可見村上的品味可真是非常的摩羯座——實用而沉著。豐盈親切的Ayumi會穿著小碎花洋裝,背上小型Gucci側背包,可見村上對時尚的洞悉還是有獨到見解的。兩人相約要好好打扮得時髦一點時,青豆會穿上藍灰色短袖洋裝和Ferragamo高跟鞋,帶著小型La Bagagsrie皮包,而Ayumi穿上黑色的川久保玲上衣、花褶裙和GuCCI皮包,配上珍珠耳環,穿上茶色低跟皮鞋,高雅可愛。村上春樹的確偏好茶色的衣物,于是青豆看中的一個男人,亦是腳踏著茶色Loafers輕便皮鞋。以上提到的品牌,都是以耐穿出了名的,絕無花姿招展的類型,與村上所崇尚的簡約的生活美學完全相符。
村上春樹在33歲時開始了他的長跑生涯,后來這段歷程寫成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起初只是為了減去戒煙而長出來的肉,后來參與馬拉栓賽事成為了村上每年出游國外的借口。因為對跑步這事非常重視,所以他在選擇跑鞋上,只平實地穿著美津濃(mizuno)。村上的摩羯座性格再次表露無遺。
只不過對于平實的村上春樹來說。這些物質世界的身外物,都沒能為他的生命減去虛空和厭煩。在《東尼瀧谷》里面。妻子和父親相繼死去,為東尼留下了大量衣服、鞋子、樂器和唱片,這一切在塵世被死者珍視的東西,最后隨著生活流逝而被東尼——送人,到最后,東尼瀧谷只能直面自己的孤獨。對于講究生活的村上,這也許就是他享受一切物質的同時,對自己的一個警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