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 0年SBS電視臺的主打韓劇、明世彬睽別3年的復出之作,《三姐妹》將觀眾的視線又重新引回了家庭:年長者守家,年輕者成家,迷途知返者回家……家庭中的磕磕絆絆與喜怒哀樂,女兒輩與母親輩兩代人的命運糾纏和共同面對的女性困局,無不讓觀眾在家長里短中再度感悟到了溫馨,平淡的人生真諦。
似曾相識的韓式院落里,身穿圍裙的女人一邊熟練地腌著泡菜,一邊聊著家長里短——電視劇《三姐妹》開頭的這一幕已遭出劇集的主題:女性與家庭。主題的類似,讓人很容易將這部SBS的主打劇與《傳聞中的七公主》、《醫家四姐妹》和《看了又看》做對比,只不過這次的“三姐妹”,早已過了可以隨心所欲做夢的年紀,身為人母、主婦、大齡離異女,迎接她們的,與其說是“純情”和“夢想”,不如說是更為現實的坎坷與磨礪。
賢妻良母的逆轉人生
結婚5個月旋即閃電離婚的明世彬,在離婚后便中斷了演藝生涯,并曾堅決拒演代表作《想結婚的女人》續集《仍想結婚的女人》。睽違熒屏3年多,如今在《三姐妹》中以面臨離婚危機的主婦角色復出,明世彬對塑造這樣的角色充滿信心:“無論怎么說我都是有過實際經歷的,好像會做得更好。”只這一點,就不能不教人期待。
明世彬飾演的恩英出場之時,就是令人熟悉的賢妻良母形象。不施粉黛的臉上掛著柔順的笑,站在寫字樓停車場默默地等候丈夫一起回家。這樣的恩英與時髦干練的女強人、丈夫的初戀情人江美蘭形成鮮明對比。身為三姐妹中的大姐,恩英也是家中唯一擁有美滿家庭的女兒。24歲結婚,做了15年家庭主婦,她的生活重心已完壘轉移到丈夫英浩與女兒寶蘭身上。笑容明朗、衣著樸素,言談舉止無不流露著工薪家庭全職主婦所特有的本分與務實。在家是無可挑剔的家庭主婦,在外也是天使般的老好人,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婆婆的物質要求。雖然每天圍著家人忙碌,幾乎沒有別的娛樂、交際,可她卻一直無怨無悔,安分守己。家境盡管不算優裕,她卻一直過得十分滿足——“有一個可靠的老公,一個會讀書的聰明女兒,這樣的我已經很幸福了。”
以一個主婦特有的敏感,恩英幾乎從一開始就對丈夫的異樣表現有所察覺。只是15年的主婦生活教會恩英的,不只是相夫教子的生活技巧,還有“難得糊涂”的生活智慧。面對矛盾,她更愿意選擇相信而非懷疑,選擇忍耐而非揭穿,直到最后,她親眼目睹英浩偷情,也仍然極力壓抑痛苦,暗自希望丈夫能理智處理問題,回心轉意。可是她的步步忍讓,換來的不是出軌老公的痛悔歉疚,而是一句足以撕碎恩英15年努力的話語:“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我沒有強求過你。”
背叛當前,有人選擇繼續隱忍,有人掀起復仇的狂瀾,而恩英選擇轉身離開,重拾尊嚴。一直以來,她都好像只是為了丈夫、女兒而存在,活得沒有自我,到頭來卻還被丈夫挖苦“太傻,又寒酸”。哀奠大于心死,心灰意冷的恩英反而變得出奇的堅定。在英浩、美蘭面前,她決不做一個只會一哭二鬧的受害者,而是自己決定自己的路,任憑后來丈夫苦苦請求原諒,任憑女兒激烈抵觸,她已下定離婚的決心。
在這一點上,明世彬本人對離婚的態度或許可以作為注腳:“要盡快擺脫現在的傷痛,重新找回自己的本來面貌”。初遇美蘭之時,不知情的恩英曾不無羨慕地贊嘆她的生活環境、談吐風度,得知實情后,她亦不無心痛地說:“她什么都有,跟她比我真的很憔悴”,這樣的話語既像自憐又像自省。身為女人,到底是追求完全沒有自我的主婦人生還是太過獨立、堅強的現代女性形象,這同樣是一個問題。好在,恩英選擇了做回自己。
愛情不只是風花雪月
無論偶像劇中如何宣稱“相愛就已足夠”,真實的愛情關系總是無法遺世獨立,尤其當戀愛的主角乃是攜家帶口的熟男熟女,戀愛的終點又必將指向婚姻的時候,只有男女雙方的兩情相悅是遠遠不夠的。誠如木心所言:“在愛情上,以為憑一顆心就可以無往而不利,那完全錯!”
三妹恩珠,是韓劇中典型的“受氣包”媳婦,一出場就為籌備婆婆的生日晚餐辛勤忙碌,結果自然還是吃力不討好。她具備了一切“受氣包”媳婦的條件:結婚前須排除萬難,結婚后又好景不長,早早失去疼愛自己的丈夫,不得不獨自撫養年幼的孩子,對待惡毒婆婆的百般挑剔也惟有忍字當先,面對黃金單身漢的追求只能步步小心、時時在意,隨時提防被“棒打鴛鴦”。
韓國人的婚戀觀歷來比較傳統,男方家庭挑選未來媳婦時又很在意門當戶對,所以像恩珠這樣家境平常、又拖著一個孩子的大齡寡婦,要想再嫁一個好家庭恐怕只能自求多福。偏偏她的戀愛對象敏宇,家世顯赫,又是自己丈夫的生前好友。門第懸殊,人言可畏,想要再譜戀曲絕非輕松之事。
無功利的純愛總是令人神往,就像恩珠與敏宇單獨相處時,大可以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然而一旦談婚論嫁,種種現實問題立刻接踵而至。雖說戀愛只是兩個人的事,但誰又能真正遠離塵囂地躲進二人世界?面對親友的偏見,旁人的蜚短流長,不是每個人都能若無其事地一意孤行。即使敏宇為了結婚不惜斷絕母子關系,為了避人耳目情愿私奔異國他鄉,恩珠卻放不下太多顧慮和牽掛。她會告誡自己“要明白自己的處境、身份”而接受相親,也會因為要承擔不孝不義的罵名而提出和敏宇分手,愛情的難題,不是只要情投意合就能迎刃而解的。
同樣的難題也在大姐的丈夫英浩和其初戀情人美蘭的關系中突顯。從20年前的苦戀,到20年后的婚外戀,英浩和美蘭的感情,不妨用朱天心的一句話總結:“丘比特帶了愛之箭,卻忘了戴手表。”美蘭利用職務之便,也利用思英的善良、英浩的動搖,費盡心機想要找回當年錯過的愛情,她可以放下一切尊嚴,可以忍受恩英的指責、外人的羞辱,只因她追求的是兩個人真正在一起,而不僅是享受短暫出軌的甜蜜。可是到最后,她所做的一切努力卻被英浩宣判為:“你太天真了。”為愛沖鋒陷陣時,局中人大都可以舍棄身外之物,然而戰火平息、回歸現實,生活的百般輜重仍需要背負著繼續前行。
細水長流中的冷暖人間
家長里短和人情味,是韓國家庭劇長盛不衰的兩大法寶,正如《賢內助女王》的導演所言:“家庭,友情,愛情是韓劇不變的主題,也是韓劇的根基和本質。”
作為2010年SBS的主打韓劇,《三姐妹》具備韓國家庭劇的一切要素,而與早早為國人所熟悉的《看了又看》、《傳聞中的七公主》和《藻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相比,它在保留了家庭式的格局、生活化的細節的同時,又減輕了以往過于瑣碎的戲份,將敘事重心轉向更為現實的情感關系和人生命題。娶妻嫁女、婆媳關系、婚戀糾葛,皆是人生中無可回避的大小事,而所有的線索又都最終指向“家庭”。年長者守家,年輕者成家,迷途知返者回家……不出家門,兒女情長、喜怒哀樂已盡收眼底。
“三姐妹”代表的是女兒輩的三姐妹和母親輩的三姐妹。姐妹之間的情誼總是讓人感到窩心,兩代人之間也似乎可以兩兩對應:處處散發母性光輝的長愛,是與恩英一樣穩重、識大體的長女;養育了三女一子的順愛,和恩珠一樣會為了重要的親情忍受一切屈辱;人老心不老的小姨智愛,則與二女兒恩實有著異曲同工之趣。如果說恩英、恩珠演繹著生活的辛酸,恩實就是以大無畏的精神面對一切。她會不以為然地偷吃恩珠精心為婆婆準備的醬蟹,會和智愛一起穿著肚皮舞裙在街上落跑,當恩英為家事操勞,恩珠為再婚顧慮重重的時候,她則把當模特掙到的錢都用來健身和美容,只為自己括得盡興。33歲的恩實,言行舉止和涉世未深的少女殊無二異,雖然經歷過失敗的婚姻,卻依然對“遇見白馬王子”滿懷憧憬。只不過,她每每看似氣勢很盛,自信滿滿,內心卻也和小女孩一樣單純柔軟。就像她每每意氣風發地與“鉆石王老五”約會,受傷敗陣時又會孩子般任性哭泣,盡管她極力掩飾也還是會被輕易看穿。恩實表面揚言只鐘意“又帥又有錢”的男人,一顆真心還是暗許給了身家平幾的小導演佑燦。總是追求著浪漫,卻始終老實而又認真地活著,看起來最沒心沒肺的她,其實也是因為簡單而可愛。
而這個經營飯店的尋常人家,彼此之間雖不乏磕磕碰碰,更多的還是家人之間的互相扶持。看著恩珠的母親順愛一心維護女兒而在親家面前忍氣吞聲,又因無力解決女兒的難題而在街頭痛哭失聲,讓人很難不被此等細膩的真情所打動。
如果說偶像劇表現的是戲劇化的生活,那么家庭劇就是生活化的戲劇,總像是演著身邊發生的事,動輒百來集的緩慢節奏也有種細水長流“過日子”的陪伴之感。矛盾再激烈,總不過是茶碗里的風波;生活再不易,相信總會有峰回路轉的一天。就像不斷努力獲得未來婆婆認可的恩珠,誰都期待著她和敏宇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而不再年輕卻仍懷抱少女之心的二女兒恩實和小姨智愛,也讓人希望她們能一直這樣單純地活著,抵達各自幸福的彼岸。平淡是生活的底色,跌蕩是成長的過程,家庭是每個人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這正是韓國家庭劇以及這出《三姐妹》所要傳達的人生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