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號稱有4.2億中產階級,這些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到底如何?他們會成為印度社會的中堅力量嗎?
記者家住在南孟買的一套公寓樓里,房東拉塔先生50多歲,生得高大魁梧,性格豪爽熱情。第一次見面時他身穿一件銀灰色巴寶莉(Burberry)T恤,神氣十足地從一輛簇新的白色豐田大越野車里跨下來,兩分霸氣外加三分暴發戶派頭。
他說,自己的公司在中國投資了10億美元,主做電站項目,在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公司,也因此喜歡中國、喜歡中國人做他家的房客。我卻總懷疑他在吹牛,思忖著如果能在中國投資lO億為何還要住公寓,早該去另一富人區瑪拉巴山一帶買地建別墅了。
無論如何,住在我們那棟公寓里的居民至少算得上是印度中產階級一分子,像拉塔先生這樣的應該是中產階級里的高端人士。他在孟買最大的富人區擁有三套100平米的住房、四輛不同牌子的高檔轎車,一家四口生活得很滋潤一一購物去阿聯酋迪拜,旅游去泰國清邁,還經常向我們打聽海南島的旅游設施和價格。
這片富人區房價奇高,均價每平米10萬~15萬人民幣(在孟買按套內面積計算),如此算來拉塔先生至少擁有價值3000多萬人民幣的房產。
記者來之前就聽說孟買房價貴得離譜,來后才知道并非天方夜譚。你聽說過1萬元人民幣買1平方英寸的神話嗎?孟買有,還是塔樓,在2007年房價炒得最高時賣出去了。不僅買房,租房也貴得讓人昨舌,而且租金必須年付。拉塔先生在與我們簽合同時就拿到了上百萬盧比,舒舒服服地存到銀行去吃利息了。
與窮人只有一步之差
大多數印度中產階級沒有拉塔先生這般闊綽。許多白領一個月只有幾百美元收入,他們甚至只能住在條件比較好的貧民窟里——屋里有水有電,也有空調電視。因為租金便宜,一個月只需要4000盧比(近600元人民幣),這種房子吸引了許多底層公務員、公司職員、教師等租住。在孟買和新德里等大城市,有無房產是區分中產人士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房產的人靠租金可以迅速積累財富。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在8月23日報道,亞洲開發銀行(ADB)發布了一份關于亞洲中產階級的報告。該報告稱,如果按2005年美元的購買力平價計算,每天花銷為2~20美元的人即可被定為中產,那么,印度的中產階級人口已增加至4.2億左右。
但與中國相比,印度的中產階級中更多人與貧困線只有一步之遙,一不留神就可能滾落回窮人的隊伍里。脆弱的底層中產階級約有2.44億人,占到印度整個中產階級的60%。
這里的印度“準中產”或“脆弱中產”,指的就是那些每天生活費介于2~4美元之間的人群。
此外,印度大約有2600萬富裕階層,他們的日花銷超過20美元。
據印度媒體自己的測算,現在印度的中產階級數量已經超過3億人,在總人口中約占30%,雖然無法與英美等西方國家相比,但在發展中國家中居于領先地位。這個階層具有以下特點:大多數人受過良好的教育,集中居住于城市或經濟發達地區,多從事技術含量較高的職業或在文化教育等行業就職;大部分中產階級為中青年。
想準確計算出印度的中產階級人數十分復雜,因為中產概念本身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指出,如果使用日均花銷2~13美元這個界定標準,印度中產階級人數為2.64億;而如果將標準提高至日花銷10美元以上,同時不包括占人口5%的最高收入階層,那就會發現印度根本沒有中產階級。
一個月幾百美元收入的白領,在美國只能算窮人,但是在物價和平均收入水平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印度,這個收入已經足以達到小康了。有比較穩定的工作、有房、有家用電器加上一部摩托車或小汽車,就可以讓一個印度人躋身于中產行列。在軟件業迅猛發展的班加羅爾,一些軟件工程師的月收入達到5000美元,而當地物價比孟買便宜許多,可以想象他們的生活有多滋潤,他們的收入在美國人看來是標準的中產階級,但實際生活水平接近美國的富翁。
如何繼續“中產”下去?
亞洲開發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李鐘和表示,讓中產階級繼續成為中產階級很重要,而印度的問題是,大部分中產階級的生活依舊很脆弱。
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中還包含了一份按消費水平劃分的印度人口絕對數量分布圖,該圖顯示了一座底部極其龐大臃腫的“金字塔”,順著巨大無比的基座往上看,“金字塔”迅速變窄變細。在基座之上,大多數消費群體的人口數量看起來都比上世紀90年代翻了一番。富裕人口數量增長了不止一倍,而位于金字塔底部的窮人數量則沒有改變。
而中國的“收入金字塔”差不多是鉆石形,多數人口歸類于每天花銷在5~10美元的“中間中產階層”,其絕對數量從1995到2007年幾乎增長了4倍。
在印度的圖表中,代表窮人的模塊大小看起來沒有變化,但在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卻縮小了,這是由于總人口不斷增長所致。雖有上千萬印度人成為底層中產階級,但印度窮人的絕對數量卻基本保持不變——印度日花銷低于2美元的窮人數量約為6.51億。李鐘和表示,人口增長對印度產生的影響巨大,印度貧困人群的生育率更高,家庭成員也更多,這也是為什么需要不斷關注如何讓他們成為中產階級的原因。
不斷增加的中產階級也給印度社會帶來了許多影響:中產階級已擺脫貧困,又渴望進步,他們最不希望社會出現大的動蕩,政治立場也比較溫和,是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他們比較樂觀,努力工作,又處于人生中的創造黃金時期,因此成為了經濟活動中最活躍的力量;與傳統印度人相比,他們的生活觀很不一樣——中產階級賺錢努力,花錢也大方,成了消費的領跑者,這也就為拉動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印度中產階級更注重社會秩序,民主意識更加強烈,在政治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印度經濟的突飛猛進使中產階級不斷擴大,而且日益變得精明強干。我們搬來后,房東拉塔先生不時跑來噓寒問暖,還仔細檢查門鎖,囑咐我獨自在家時不要隨便開門,有情況可打開門上巴掌大的小窗觀察。但是他的熱情每每遇到經濟問題時,立刻變得精明而理智。當我們向拉塔先生提出更換舊空調時,他立刻回答沒問題,不過買新空調的錢要各出一半;另一次因為車位過小要求換個大些的,他笑著說可以,并要求我們全部付費;在一次閑聊中他不住地稱贊物業新裝修的樓道,然后通知我們該漲房租了。
拉塔先生每次離開我家時都喜歡熱情地與我先生擁抱,大聲說“我們是好朋友,是兄弟”,然后狡黠地笑著提醒:“別忘了,該漲房租了。”后來聽說和他簽訂的合同是幾年前的價格,現在房租飛漲,他收的租金已經是比較低的。
結果,經過一番較量,今年的房租還是以上漲15%而告終,憑借著這幾套房產,拉塔先生在印度中產階層中的地位,估計又能爬升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