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國企員工將下崗,這對于古巴意味著生產效率提高還是社會動蕩?
9月13日,古巴政府通過官方工會公布了削減國有企業員工的通知。通知顯示,到2011年3月前,將有超過50萬個國有崗位被削減,裁員行動“將被迅速付諸實施,涵蓋幾乎所有部門”。失業人員在被解雇后的出路,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私有企業及個人的主動性”。
這一消息立刻震動了世界。
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區最大的國家,距離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只有200多公里。美國一直想改變古巴的社會制度,并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封鎖。
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的“2010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稱,古巴經濟的“自由度”為27.5%,是世界上管制最“嚴厲”的經濟體之一,在排名中列第l 56位,僅在朝鮮之前。
“雖然古巴人月收入只有20美元,但政府為他們提供了免費教育和醫療,同時,也為他們的住房、交通和食物提供大量補貼。人人都有工作,國有企業不得不雇用許多根本就不干活的員工,”美聯社的報道稱。
早在今年夏天就有傳言稱,古巴計劃削減該國100萬國有企業員工。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古巴問題專家瑪里菲力-佩雷斯說:“裁員或許會引起社會的極大震動。”古巴總工會則表示,這次裁員的數量占古巴總勞動人口的1/10,目的是為了“讓古巴擁有更高效的生產力”。一些美國的古巴問題觀察家認為,裁員標志著“古巴長久以來的經濟模式已經不起作用了”。
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曾抱怨道,古巴似乎是“世界上唯一能讓你沒有工作也能生活的國家”。他希望私營企業能幫助該國經濟走出泥潭。
古巴的國有企業常年虧損,作為重要支柱的旅游業,今年的收入也下降了35%,長達48年的貿易制裁則讓本就糟糕的經濟雪上加霜。今年84歲的前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最近接受美國《大西洋月刊》采訪時稱,該國的經濟模式“已不再有效”。
另據墨西哥媒體報道,古巴民眾對此次大裁員措施看法不一。65歲的莫賴馬·桑托斯住在哈瓦那老城區,他說:“我們還缺不少東西,包括服務業。私營企業也許能改善這個問題。我完全支持政府給予私營企業更多權限,這將給許多人帶來好處。”
裁員聲明似乎為家電維修工或理發師一類的個體經營者帶來了福音。古巴的6007Y2~人中有將近90%在國企工作,如果多數失業人員能夠白手起家、重新振作的話,古巴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迅速復蘇。如今,有近60萬古巴人在私營企業中工作,政府希望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數字能翻番。
但更為重要的不是增加古巴的私營企業主人數,而是不斷擴展可經營的企業類型。出租車司機和理發師還不能算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行業也不能全部吸納所有被解雇的國企員工。
外媒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古巴能否允許自主經營獲得私人投資和信貸,以促進小型制造業的發展。參與談判的業內人士對美國《時代》周刊表示,歐洲一些國家正與古巴政府討論有關建立小額貸款項目的計劃,以幫助建立主業為釀酒或家具制造等類型的商店。
美聯社援引美國半球事務委員會負責人拉里-伯恩斯的分析認為,自2006年7月勞爾上臺以來,古巴就開始了一系列變革,比如不再禁止民眾購買和使用手機、一些國營理發店和美容院私有化、私營出租車合法化、農民可以出售農產品、外國投資者對古巴土地使用年限延長至99年等等。
在伯恩斯看來,這些改革并沒有取得“一鳴驚人”的效果,然而這次裁員計劃卻有這樣的潛力。
佩雷斯則說:“勞爾做事很有條理,古巴人民和全世界將會看到古巴經濟真正的變化。”
美聯社在文章中表示,此前一系列小的改動已經造成了大變革,古巴將不會回頭,50萬國企員工的命運或許能夠決定古巴未來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