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的一項調查:現代人,平均每人每天制造20個謊言。
對這個調查結果,辦公室里同事們的反應是:so what?意思是,然后呢?又怎樣了呢?
沒怎么樣。沒殺人放火,沒違法亂紀,沒偷工減料,制造偽劣產品,只是撒了個謊而已。嗨,那有什么呀。實在是美國的好事者小題大做了。
這樣的謊言,不能算謊言,充其量只是聰明人的技法或手段。
可以是一種拒絕
比如:不想接電話時,就說“在開會”;不想見某人時,就是“最近太忙”;不想提某件事,就干脆“不記得了”。反感公司的任命或要求時,一定是“與個人能力不符”。有的時候,真實的情況不戳穿比戳穿更好,給大家的自尊都留點面子。好聚好散,再聚不難。
可以是一種問候語
見面就說:
“你最近好像更漂亮了呀。”分手就說:“什么時候一起喝茶。”哄得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反正目的就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至于手段如何,實在是不值一提。倒是那些沒領悟此道的愣頭青,值得反省:為何說的話總讓人聽著不舒服呢?
可以是一種戰略
有對感情很好的戀人。當初女孩問男孩是初戀嗎?男孩說:是。因為女孩希望男孩是一張白紙。男孩用謊言換來了兩個人今天的幸福。因為他知道,初戀與否其實并不重要。但當初的女孩并不懂這個道理。如今,真相大白,女孩也早就不予追究了。回顧當初,如果因為這個歷史污點就輕易放棄,是不是太可惜了呢?
可以是一種搞笑
公司9點半開會,有個同事10點半才到。老板沉下臉來問她去哪了?她隨口說:
“去某公司拜訪客戶了。”哄堂大笑。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家公司現在還沒上班。因謊言幼稚可愛,活躍了會議氣氛,老板的臉頓時陰轉晴。遲到者輕松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