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愛好跑步,從日本到美國,幾十年的游歷生活中他從未間斷。作為一個能不斷突破自我的作家,跑步既鍛煉了他的體魄,又錘煉了他的思想和意志,可以說,當運動的方式固化下來,就會成為人思考的一種形式,甚至成為與自己靈魂對話的一種方式。游泳也如此。
是的,我熱愛游泳,就像村上熱愛跑步。見到水的那一剎那,你就會懷疑,人類的精神家園是否應該還在那里。生命既然從水中來,也應該永遠能在水中找到歸屬。在水面前,人們自覺解掉衣裝,從一個社會人變成一個最自然狀態的人。水幫你隔絕塵囂,讓你在一個短暫的時間內放松下來。漸漸的,漸漸的,把意志縮回到自我。
是的,自我,那個一直存在于你身邊卻總是被你忽視的家伙,那個你一旦想要追尋什么就會輕松拋棄的家伙,那個永遠退位于生存、現實、欲望以后的家伙。他需要你看到他。
有一部電影叫做《碧海藍天》,法國1988年的作品。主人公一直懷疑自己是一條魚,因為在人類中間他總是不知所措,而在海底他卻悠然自得,最終他回歸了海洋,永不回頭。有人說,這是一部探索生命意義的電影。藍色的水就是會向你發問,從哪來,我們該到哪去?水讓我們思考這些命題。水也讓我們關注自身。
這樣說也許有些玄妙,我們還是去游泳吧。哪怕是帶著孩子水中嬉戲呢,你也能把所有的瑣事忘掉。也許你也更需要一個人靜靜地在水中泡一泡,讓水柔和地按摩你的神經,讓每一塊肌肉不可思議地放松下來,大腦也許活躍,但是寧靜,必然是寧靜。深吸口氣,往水的深處去,看光線投射到水中的奇妙景象,會給自己賦予一個全新的意義。
換個環境思考問題,那是水給我們生活提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