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男人怎么賺錢,千萬不要指手畫腳。貪欲作怪,通常一參與就出錯。
錢財的力量
有人說愛是女人無法克服的,色是男人無法克服的。這話恐怕只說對了一半,至少對女人來說,有比愛更無法克服的,那就是財。
財對于男人來說,往往不過是證明身家與能力的一串數字,對于女人來說,則代表名包、華衣、美食以及有助于永葆青春的燕窩、胎盤、肉毒桿菌和整形男醫生。如果說這些都還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能給予她們畢生追求卻十分稀缺的安全感。
一個窮困潦倒的男人,即使每天下班準時回家,女人也很難從他身上獲得安全感,倘若他腰纏萬貫,只要分五千貫給女人,即使每天在外面忙得像陀螺,女人也覺得從他身上獲得了安全感。
女人無法克服貪財。這事兒,若讓她們自己面對起來,要比貪愛艱難一些。貪愛是理想主義的化身,而貪財,則一副純粹的市儈嘴臉了。
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講了一個貝氏的故事。這貝氏17歲就嫁了讀書人房德,他沒發達之前,她對他拳打腳踢,大冷天連件衣服都不舍得給他做。后來房德發達了,她依然牢牢掌控著財權。
某年,房德巧遇救命恩人,于是與貝氏商量,給一千匹絹做答謝。貝氏這邊,心疼肉疼兼肝疼,不由惡從膽邊生,說,你要感恩,我倒有個一勞永逸的辦法,不如趁今天月黑風高,結果了他的性命。
若說恩將仇報這事兒,多半是因財起意,狗急跳墻。有恩不報非君子,怎么報?發財了,當然用財報。可是,給少了吧,心里過意不去,給多了吧,又覺得像被敲了竹杠,倘若有什么把柄握在人家手里,就更擔心人家挾恩求報,沒完沒了。總之,恩人重新站在面前,對于受恩者來說往往是一場左右為難的噩夢。
“你別以為我是貪圖錢,我不過擔心你最后無法收場……”貝氏利用樸素的辯證法知識,輕易說服了房德。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金錢能夠激發女人多么驚人的智慧,即使她不知道馬克思是誰,沒參加過大學生辯論會。
既然是為了“醒世”,這兩口子最終當然沒啥好結果。
管好你的手腳
同樣的故事還出現在許多明清小說以及歷史故事中,在男人面臨道義與金錢的抉擇時,一念之差的旁邊,永遠站著一個懂辯證法的女人,比如《剪燈因話》中桂生的老婆。
當桂生從恩人家地里挖了一罐金,想交給主人。女人說,慢,你交給他了,他如果說是自己埋的,也不會感激你什么,如果不是他自己埋的,他還懷疑你私匿了一些。不如把它拿走,日后成大事,再加倍回報他。
再有主見的男人聽了這番話也會點頭稱是,根本想不到女人的私念不過是哪天男人靠不住了,至少還有大把靠得住的銀子。
古代女人貪財,一來因為男人靠不住,二來因為她們很難通過參與同等的社會競爭而獲得財富,第三是因為女人要保住美麗這個本錢,耗資巨大,第四是商家的不斷引誘。如今,以上四點,除了第二條略有改善,其他三點皆有愈演愈烈之勢。
因此,一個妙齡女孩,面對初戀男友與事業成功的追求者之間的選擇時,毅然選擇后者幾乎是人之常情。好在上天是公平的,倘若初戀男友一鼓作氣成了事業成功男,根本不用發愁身邊不會出現一群妙齡少女。
無論于誰,沒有誘惑的人生都是不完滿的。只是女人在原諒自己無法克服金錢誘惑的同時,也要清醒地意識到,對于男人怎么賺錢,千萬不要指手畫腳。貪欲作怪,通常一參與就出錯。
(選自《羊城晚報》2010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