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為了塑造自己的企業形象,對美德神話,一向樂于配合演出,直到除了他自己,所有人對他具有的美德都信以為真。
遺產之爭
還記得那位頭綁著辮子造型,比英國女皇還要富有七倍的“小甜甜”嗎?
她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2007年春天過世后,一場與她生前地下情有關的遺產官司接著登場,最近有了判決結果。訟案中的壞男人——風水佬陳振聰被判敗訴。判詞長達300頁,判定他偽造遺囑,且判他負擔大部分的訴訟費用。這個判決,讓香港人開香檳慶祝,認為是惡有惡報的現世報!
事件中的女主角龔如心曾經身為亞洲首富,以熱心公益著稱。青梅竹馬的先生王德輝失蹤之前,夫妻恩愛是她一向的形象。想不到龔如心才過世,突然有個擺風水陣的陳振聰跳出來,明明有妻子,卻自稱是與龔如心十多年不倫關系的“密友”,接著又神秘地暗示握有一張真正的遺囑,自己才是所有遺產的唯一受益人。
過程中陳振聰最讓人不齒的是他公布閨房之私,包括兩個人的親熱照片、包括龔如心昵稱他“老公豬”,包括龔如心試各種方法想跟他生個孩子,更包括為了討好龔如心,他把自己女兒誕生的日子安排在龔如心生日同一天(真不知道他的妻子怎么想的),審訊過程好像情色大揭秘,掀出來了不堪的細節……
現在判定陳振聰偽造遺囑,千億遺產復歸華懋慈善基金,這個結果滿足了各方的期待,也頗有社會教育的意義。遺產將在基金會的主導下用于慈善、用于興學、用于照顧家人,整個社會雨露均沾。陳振聰還準備上訴,再度開庭之前,爭產官司暫告一段落。
節儉,當做是炫耀
審訊過程中,點點滴滴泄露出來太多秘密。然而,核心的問題在于:不英俊也不善良的風水佬,憑什么虜獲一位精明女人的心?
遺囑的真假是一回事。龔如心生前,其實,她已經給了陳振聰巨額的錢,由著陳振聰亂搞、由著陳振聰敗德。矛盾的焦點是,陳振聰花錢的奢侈跟龔如心的儉省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香港,自奉簡約是龔如心多年來的社會形象。譬如說,香港一般人都知道,龔如心坐飛機一定坐經濟艙,辛苦工作之余,她經常以麥當勞漢堡草草果腹;這個陳振聰卻非頭等艙不坐,吃飯喜好珍肴,隨時享用高貴食材。
龔如心對自己家人很孤寒,偏偏她饋贈陳振聰出手闊綽,隨他買豪宅、買意大利游艇、買勞斯萊斯房車、買私人飛機,從時序來看,就算龔如心后來生病心神耗弱吧,但之前,她已經由著陳振聰胡花亂搞了許多年。
問題是,為什么她不介意這個男人亂花她的錢?
傳統的答案歸諸女性的性別:女人嘛,被感情蒙了心,愛上了沒辦法。風水佬夾著命理連哄帶騙,打動了小甜甜的寂寞芳心。
這種說法,好像龔如心是個意志不堅的小女人,只是,如果這樣容易受騙,她怎么攀上事業的高峰?又怎么在丈夫被綁架之后,帶著華懋企業的員工更創經營佳績?
問題是不只女人如此,男性企業家也如此。另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美德,只是一種表演
李嘉誠是潮州人,他在華人圈的形象一向勤儉務實。他自己也刻意強化這樣的印象,譬如李嘉誠最喜歡展露他手腕上的平價電子表,碰到媒體他就秀出腕表,顯示比記者戴的還廉價。
這同樣的故事,人們聽了一遍又一遍,但另一方面,人們不一定知道的是,李嘉誠這些年的紅粉知己,正是奢華名表的收藏者,講到這些名表跟她之間的緣分,她用的詞匯是“不離不棄”,用情之深,她說是“玩物養志”。
男人以廉價表炫耀他的節儉,他的女人,盡情在收藏頂級名表。
這一類的故事顯示出,富豪身上為人所熟知的“美德”,包括節儉在內,可能并不符合實情。
只因為世人依著線性的邏輯去解釋致富的理由(要不然,書店里為什么擺著這么多分析致富原因的書?),硬是把一些富豪并不具備、或者即使先前具備后來也拋棄了的所謂“美德”強加在他們身上。
富豪為了塑造自己的企業形象,對這一類的美德神話,也樂于配合演出,直到除了他自己,所有人對他具有的美德都信以為真。
譬如龔如心、李嘉誠、王永慶……以他們的用錢習慣為例,我們聽過的各種軼事,都被包裹在神話的氛圍中。
然而真相如何?
像龔如心,如果不是這個壞男人貪圖大筆遺產,人們會繼續以為她對丈夫一往情深、人們會繼續以為她夜以繼日嚴于律己……那是她既定的形象。一場遺產官司打下來,人前人后,才出現了不一樣的面目。
這雙重的人生——真相與美德神話之間的差距,對于龔如心這樣的聰明女人,可能又加深了她人生的虛無之感。與風水佬陳振聰的越軌情事,說不定,藏著她對這世界小小的戲謔,同時,也報復一下寧可相信道德劇的偽善大眾。
如果你覺得這類對富豪的心理分析太復雜,最簡單的看法是:積存的錢如果沒有人花,豈不有點暴殄天物?所以,身為公眾人物,這些必須戴著面具放棄許多樂趣的富豪,其實是借寵溺一個人,有機會寵溺一下自己……
富豪們到底過著怎么樣的生活?借著這一樁爭產故事,悄悄掀開帷幕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