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期,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對外宣布:中國將裁軍100萬!
此說一出,全球震驚。以美國為首的超級大國,在長期的冷戰中,自己爭當全球軍備競賽的先鋒,卻時時處處封鎖、遏制別國、尤其是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將中國正常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妖魔化”,動輒指責中國“好戰”,稍稍增加點國防開支就會被他們拿來“大做文章”……中國這一宣言,讓這些反華勢力全傻了眼!同時也讓世界人民真正明了:中國的確是要一心一意謀求和平發展!
然而,要實施這一重大決定卻決非易事。時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何正文將軍,作為分管軍務動員工作的總部首長,自始至終組織并參與了軍隊的精簡整編工作,被譽為百萬裁軍的“主刀人”。
在百萬大裁軍中,何正文遇到的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是,要把原來的11個大軍區合并成為7個軍區,這意味著有4個軍區將被撤銷。
每一個軍區都是一部歷史。這些大軍區,都有各自精心設計、建造的戰備機構,有那些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番號、代號和名稱,更有在數十年建設中與地方、地域共生共長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這是成千上萬人用幾代人的心血才建設和形成的,一旦被撤銷,無論從工作、生活和情感上講,并不比戰爭年代的“殘酷”遜色多少。
何正文該如何面對這一巨大難題?當成都軍區與昆明軍區面臨撤誰留誰或是誰合并到誰的問題時,在成都軍區工作生活了近20年的何正文,難道就會沒一點感情色彩,沒一點“照顧”的意思?不少人都在冷眼觀察著。果不其然,在處理成都軍區和昆明軍區撤與留的問題上,還真就鬧出了一些誤解和訛傳,一種所謂“成昆之變”的說法,一度還廣為流傳。
當時對越自衛反擊戰還沒有完全結束,昆明軍區是所有軍區中唯一還有作戰任務的軍區。這是保留昆明軍區一個很好的理由。
一開始,昆明軍區是有底氣的,軍區領導也感到坦然。在軍委一開始的討論方案中確實也是將兩個軍區合并,組成新的昆明軍區。在中央正式宣布最終裁軍方案之前,昆明軍區已作了接收成都軍區的一切準備,連接收后的方案都擬好了,準備拿到北京與大家一起討論。
此時,同在西南的成都軍區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各級領導忙于找人談話,了解大家的想法,是去昆明,還是下基層?還是轉業?成都軍區大院里一座在建的現代化大樓停工了,裁軍消息傳出后,挖好的地基準備填平,在上海定制的兩架電梯也要談判退貨。
1985年6月3日上午,中央軍委再次討論整編方案,這是最后一次研究,當天下午就要在全體會議上公布。
當天晚上,成都軍區司令員王誠漢給成都軍區司令部發了指示,大樓的基坑不要再回填,在上海定制的電梯暫時也不要退貨。最后結果是,兩個軍區合并,組成了新的成都軍區。
這其中的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百萬大裁軍工作告一段落后,何正文坦誠地將內幕情況公之于眾。
原來,包括何正文在內,大家最初的基本傾向是成都軍區合并到昆明軍區,方案也的確是這么報的。但在后來的上上下下反復論證中,認為昆明合并到成都更為合適的意見逐漸占了上風,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成都軍區因為距離西藏最近、最便利,幾十年來一直承擔著保衛西藏、作為西藏戰略后方的重任。而且成都又是西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歷代軍事重地,交通發達,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而軍區指揮機關如果設在昆明,戰略縱深比較短,一旦有情況,不利于部隊的機動和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