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業最高效的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的總工程師。
對上海通用這家稱雄中國汽車市場的老牌合資公司而言,不斷沖刷銷量新高,早已構不成新聞。類似這種數據——今年上半年,銷售量突破48萬輛,成為上半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或不滿8個月銷售突破6。萬輛——已令人疲憊。不過,考慮到這個成績,是在中國內地汽車市場普遍增速放緩、預期調低的背景下實現的,情形就不同了。
而關于銷量業績的原因,又會陷入另一個慣性思維:對業績的貢獻首先應歸功于銷售,營銷,及研發等核心業務部門。在今年本刊的40歲以下商業精英評選中,你將看到一個陌生的主角。
在汽車企業,信息系統部門算不上核心部門,但在上海通用,陳穎劍所領導的團隊絕對可以稱得上核心競爭力之一。“陳穎劍和他的IT團隊就是空氣,平時似乎感覺不到,但沒了他們,整個上海通用汽車就會癱瘓”陳穎劍的同事評價說。
簡言之。上海通用的制造依IT平臺系統控制,若因網絡或其他任何原因,系統崩潰,上海通用的生產線就會停止,停一個小時,數千萬元的產值即可覆滅。因此,巨大銷量的實現有賴于先進,穩定的IT系統的支撐。
的確,和國內同行相比,上海通用擁有最強大的IT系統——把所有業務鏈條集成到一個系統上。這是其未被廣泛關注的特點之一。從產品設計到全球采購,從工廠制造到銷售門店的合同管理,甚至是與其相關的車載通信、金融以及二手車服務,都可以在統一完整的平臺上完成。這套系統不僅讓上海通用能夠在內部實現高效的生產制造管理,也保證了同合作伙伴與客戶之間的真實運營數據的實時反饋與有效處理,降低了彼此的時間及溝通成本。
兩年前,陳穎劍被正式任命為信息系統部執行總監后,他的任務變得艱巨起來。隨著銷量不斷增長,對IT系統穩定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好在,這位從IT工程師做起,表面溫和實則個性鮮明的年輕主管見證了上海通用乃至中國汽車工業從發軔到成熟的完整歷程,對待挑戰,他并不陌生。
1996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陳穎劍加盟上海通用時,后者不過是個籌備項目組而已。最初三年,他曾猶豫是否離開,可如今陳穎劍十分慶幸自己留了下來,這令他得以很快深入了解了現代汽車產業的完整業務鏈條,成為其日后職業生涯中的寶貴財富。
在了解到汽車行業的發展模式后,陳穎劍所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將母公司的成熟系統本地化。由于國內的財務制度、物流配送等很多環節與國外差異很大,要想完成這一任務相當于再造IT系統。為此,上海通用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一期工程投資高達3千萬美金,其IT系統也從高點起步。
這個過程,陳穎劍是以他在上海通用的三級跳經歷體驗的。從2006年開始,大規模跨區運作開始實施。統管整體IT系統后,陳的任務首先是提升系統的穩定性,2009年以來,上海通用的IT系統開始進行內部的指標細化。業務的流程覆蓋會從客戶端開始,來整體觀察項目的執行效率。譬如,消費者反映意見,售后部分對問題是否響應、響應時間長短,問題是否得到跟蹤,甚至根據用戶需求做出了哪些更改……所有這些,都會被細化指標來監控。
但更重要的,則是拓展疆域,這就意味著要不斷進行各種新的嘗試。這有賴于陳穎劍在經驗積累基礎上,對IT系統的理解的不斷加深。最表面的一層,要搭建穩定高效的OA、Email等系統,滿足內部溝通。接下來,以ERP提升整體流程,而近一年,陳和他的團隊開始進行較為前沿的探索,比如DMS經銷項目。同時,與下游供應商之間的生產物料的移動,產量,都逐步被納入到流程之中。
在這個基礎之上,陳穎劍可以進行不斷的新嘗試。今年,他們的工作拓展到決策分析這個環節。“前面的更多的是效益和運作,公司大了之后,可以談現有運作過程當中的數據,如何深層次挖掘它的價值,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報表的問題。”陳穎劍說。
這是當下上海通用IT系統升級的重點。譬如,在人力資源或業務部門的數據背后,陳穎劍要探討用戶是否具有業務能力,IT系統如何將數據進一步整合,最終延伸到清晰的戰略制定。在汽車這樣一個高度依賴信息的行業,這種延伸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