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以下情形,小明對小東炫耀地說:“我有玩具槍,你沒有。”小東想都沒想就回答說:“我也有,昨天媽媽才給我買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實上,小東的媽媽根本就沒有給他買玩具槍,但小東會為了與他人比較、競爭而說謊。那么,面對寶寶說謊,家長應該怎么辦?
找出寶寶說謊原因,對癥下藥
專家認為,幼兒期的寶寶有說謊行為是很正常的。當某一天你的寶寶出現說謊時,父母不要貿然地對寶寶進行道德批判,而應該冷靜地進行分析了解,找出說謊原因,針對具體情況解決處理。
想象型說謊。
寶寶由于年齡小,還不會區分現實與想象,時常會把兩者混淆在一起,通過自己的幻想捏造一些事實,并且以此為真,并不懂得這是在說謊。實際上,寶寶沒有惡意的編造,也確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謊言,某種角度上看,這既說明他的想象力,也體現了他內心的某種愿望。
對策
家長不必因此而焦慮,首先要鼓勵、表揚他們的想象力,然后抓住機會,通過一些小故事,身邊的客觀事物,或通過書本、電視等一些直觀手段,豐富寶寶的知識面,他自然就會明白現實與想象的差別了。
虛榮型說謊。
編造謊言,以提高自己的身價。例如依依對小伙伴說:“我爸爸特別有錢,老帶我吃海鮮,晚上開桑塔納來接我。”正得意時,班里最不起眼的、讓依依欺負慣了的倩倩突然插嘴說:“我爸爸開奔馳接我。”其實,她的爸爸只是位普通工人,家里根本沒有汽車。寶寶是有自尊心的,這種自尊有時甚至體現為虛榮。當受到欺負時,就會不自覺地用謊話使自己“強大”起來,以期獲得心理優勢。
對策
家長不要一味責備寶寶胡編亂造,或當眾戳穿她的謊言。可以私下里和寶寶交流,并教育寶寶謊言是不能掩蓋現實的,引導她實話實說。平時,也要注意給寶寶足夠的關注與尊重。培養她自信開朗的性格。
模仿型說謊。
孩子辯別是非能力差,若大人間出現不誠實行為,孩子就會不自覺模仿。
對策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家長必須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讓孩子在家庭學習、日常生活、人際交往、游戲玩耍等過程中多積累一些正面的道德經驗。
被迫型說謊。
寶寶犯了錯誤,做了錯事,事后承認了錯誤,講明了事實,反而得到家長一頓訓斥、打罵。下次再遇到同樣情形,因怕受責罰,便以說謊作為保護自己的手段。
對策
一味的打罵、訓斥等簡單的教育方法,只會將寶寶推向愿望的反面,甚至寶寶會把謊越說越大。家長應循循善誘,向寶寶指出說謊的危害性,讓寶寶在內疚中知錯,在鼓勵中改錯。
培養寶寶誠實的品質
家長應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家庭環境,讓寶寶無論有什么事情都可大膽說出來。這一切有助于培養寶寶誠實不說謊的品質。
對寶寶多表揚,少批評。多稱贊和鼓勵寶寶的良好行為,特別是當他有表現誠實的行為時,應給予特別關注。
家長平時要善于發現問題,消滅問題于萌芽狀態。處理問題時要和風細雨地耐心教導,讓寶寶在擁有足夠安全感的情況下,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培養寶寶承認錯誤的勇氣。
寶寶年齡雖小,但也有虛榮心和好勝心,因此從小要培養寶寶正確健康的競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