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乾坤大轉移?
世界首富似乎不再是歐美國家的專利,至少今年福布斯富豪榜給了我們這樣的印象。
在曾經的記憶里,小國家要產生世界首富的可能幾率不高,但新興國家經濟的持續走高提供了際遇,亞洲、拉美地區富豪增長速度驚人,似是明證。
中國富豪的數量居然僅次于美國,雖然多數人都是憑借房地產致富,高新科技產業成分依然不高,但總算也給國人長了一次臉。
還無法斷定,世界財富已呈現乾坤大移轉,但似乎已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開始。資本與權力巧妙結合,財富迅速集聚于少數人,貧富懸殊日漸突出,社會公平與正義不斷受到嚴峻挑戰,中國也不例外。
從本期封面文章獲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億萬富豪們,同時也是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慈善家,并獲得了社會大眾的口碑,而我們的富豪們,這方面要補的課還很多。
楊錦麟(鳳凰衛視)
《小國大富》
王者之國,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國,使士人富裕。僅存之國,士大夫富裕。無道之國。國庫富裕?!?,姜尚。若要跨省請直接找姜尚先生,與本人無關。
——網易云南網友
靠自己能力致富的,大家可以學習,說的是正道,如沾國家的邊,那就不算數了,以國家的名義,誰都可以致富。
——hyuan068(搜狐網友)
國人從不仇富,國人仇恨的是官商沆瀣一氣,取財不義、為富不仁。
——kaowenliangzhiso(搜狐網友)
《網絡批評者陳永剛》
只要不是捏造與毀謗,對不同意見或是批評,就不能用莊嚴的法律的名義,進行個人打擊!
——網易廣東網友
為什么讀完之后,我對如何實現“社會理性進步”產生了些許的無奈感。似乎憋屈之感已然成為一個心理瘟疫,在人眾中生成腫瘤。有些東西,或許真的有必要理清,給個明白。當然,我掌握的信息并不多,得出這樣的判斷是否準確,我并無多大的信心。
——網易武漢網友
正因如此,通假字、錯別字于是有了它們真正的用處。
——喔滴擬撐(網易四川網友)
《蔣洪 陽光財政不能再等300年》
不知道財政真正地公開時,我孫子還能看到嗎?
——新浪網友
有個歌不是唱到,真的還想再活500年。
——網易山東網友
《王征 打造亞洲CNN?》
在地產方面賺足了錢全部投入到電視業,作為傳媒業內一分子,我對他的欣賞,猶如對某些在傳媒業內賺足了錢再投向地產業的媒體的鄙視,一樣強烈。
——鐵如默雷(新浪網友)
重慶森林
剛從新西蘭回來,第3天就飛往重慶,做文強的稿子。在廣州機場的人行扶梯上,我見到一個女人捧著自己的孩子撒尿,尿滲透進了這個國際機場的扶梯里,升騰出一股問題,我那個時候才反應過來:我回家了。
重慶連續8天沒出過太陽,陰冷陰冷的。我和同事一直在外面跑,見了一大幫人,老板、記者、公安局的,可沒人愿意談文強,因為他還沒被定罪,人們生怕節外生枝。我們去公安局宿舍找人,敲開門都是一個個的老局長,可惜他們說自己已經老眼昏花,腦子不清楚了。我們去見交巡警大隊的人,他們給我們展示了最新業務平臺,設備十分先進。
那么多天過去了,我只記得兩句話。這是第一天見到的一個老板說的,他說你可以讓人閉眼,但無法讓人睡著。他還說在中國不要做普羅米修斯,要做西西弗斯。
打了無數的電話,求助了無數的人,基本克服了打電話給陌生人的心理障礙,可是對兩個從沒做過調查的記者來說,這次采訪相當失敗,因為每次遇到人就巴不得讓他透露出一切關于文強的信息,哪知道這樣卻忽略了一些看似無價值的信息。父親告訴過我,去重慶不要說什么采訪,就說來玩,玩著玩著就自然能聽到很多料了,編輯最后也說稿子里看不出我們采訪了什么,我也納悶,怎么感覺一個星期了,啥料都沒挖到呢?
午夜看奧斯卡轉播,桑德拉#8226;布洛克正在致辭感謝,還是一副傻大姐的模樣,同時拿了金酸梅獎最差女主角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的感恩突然讓我感覺到了人性的溫暖??赡苁窃谥貞c待了太久,突然見到了太多的黑暗吧,也是看了太多的資料,尤其是庭審記錄和律師的辯詞,第一次發現所謂的審訊,有時候就跟玩笑一樣。
本刊記者 王大騏
小區的底部
我搬進這個小區兩年多了,但和它幾乎不發生關系。鄰居是一對老夫婦,在電梯遇見了會點頭微笑。樓下的年輕夫婦比我大不了幾歲,因為漏水事件我們交換了手機號碼,但從那以后再未踏入彼此家門。樓上住的似乎是一個女孩,總是在周六的深夜放同一首搖滾歌曲,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上樓敲了她的門,里面的歌聲戛然而止。我的開心網好友超過了300,但在這里認識的人不超過3個。作為一個在家工作的人,我甚至不怎么在小區行走,除了某些夜里,我會沿著這里的環形路慢跑——這是我和它為數不多的近距離接觸。
母親到來后,迅速和周邊的同齡婦女打成一片,她們熱衷于談論做菜、養花以及自己的子女,當然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從母親那里聽到一些小區拾垃圾者的片段,記錄如下:
一個北京老太太,每天都來撿垃圾。她的丈夫癱瘓在床,4個子女無人過問,老兩口靠每個月400元的補助度日。老太太中午會去附近的一家老年保健器材體驗店等待店員吃飯。那些小姑娘們飯量小,每次都有飯菜剩下,她就在那吃一些剩飯剩菜,然后再打包帶回去給自己的丈夫。
一個長沙中年男人,也來撿瓶子賣錢補貼家用。他們夫婦倆在附近租房,據說有一個孩子在美國讀大學,開銷很大??墒菫槭裁床换乩霞夷?沒人問起。他的妻子熱愛跳舞,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出門去。
一個不知道來自哪里的老爺子,也是小區垃圾箱前的常客,他比老太太和中年男人更經常來到我們的小區,永遠佝著背,在藍色的垃圾箱挑挑揀揀。今年過年以后,小區保安開始要求老爺子幫他們把那些垃圾箱拖到小區的幾個門口,以等待夜里來車把他們運走。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容許他繼續撿垃圾的一個條件?
我搬進這個小區兩年多了,從來沒有見過母親描述的這3個人,真的。
本刊記者 楊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