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戲說
秦 天
前陣子一直在看英劇《情人們》(Mistresses),又是4個女人的故事,加在一起只有12集。劇情跌宕起伏堪稱情感劇的極限,絕對沒有兇殺商戰絕癥等狗血橋段,卻做出了“螺螄殼”里最好的道場,劇情張力無與倫比。
家庭主婦,雙性戀、婚外戀、不倫之戀,這4個女人,可比《女人幫》里那4個已婚女人口味重多了。英劇比美劇大膽,最明顯的對比是兩劇在處理“蕾絲邊”的問題上,《女人幫》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導致第四個人的戲份明顯游離;Mistresses卻深入展現Jessica在兩性之間的自我探索,又帶點英式的不疾不徐,點透了問題,卻一點也沒有墮入下流。
現在回顧小時候心目中的歐洲,與今日歐洲的分量已經生出細微差別。那時候的歐洲是古老和高貴的代名詞,是說到翡冷翠與威尼斯都要齒頰留香的。美國是暴發戶,亞洲是破落戶,只有歐洲剛剛好。有著古典時代的矜持典雅,又有著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80年代的鏡頭下,特別多清新自然世外桃源一樣的歐洲小城,恬淡的愛情故事在那里發生,因而成為令人無限向往的地方。近年來國人經濟實力增強,歐洲社會反倒疲態漸顯,金融危機鬧得灰頭土臉。高福利與民主化帶來的低效率令歐洲模式走下神壇——也正是如此,內心的對話才能在平等的狀態下發生,對于Mistresses,產生的不再是獵奇與全盤接受,而有了更多近距離觀察后的體認。
尊重個體自由是歐洲社會至今不輟的核心價值,因此在歐洲的文化輸出中,我們從來看不到令人陡生警惕的對本國價值觀的維護渲染。英國人矜持克制的外表下一樣是自由的靈魂,盡管這種自由在我們看來未免是近乎本能。看了Mistresses才知道,原來從前看美劇時每每看到幾季之后所有的男女主角被燴成一鍋雜燴的不舒適,并不是源于這個雜燴的結果,而是美劇的編劇們竟也潛藏著某種道德倫理價值批判,費心去給主人公找些在一起的理由,然后多此一舉地破壞這些理由,以便生成讓他們分手的理由……我們的郁悶在于,如此循環往復,在邏輯上不斷被說服,無異于自打耳光。而Mistresses的至酷在于,主人公們在道德上的錯誤板上釘釘,但就是要做!對于自己的行為,她們不辯解,編劇從來不試圖編出一個“不得不”的無辜理由說服觀眾。主人公們只是在事情發生后,坦承自己的guilty而已。
婚姻根本是一個最容易產生代入感的話題,Mistresses的最后一頁,其實依然是“婚姻其實是一個人的事”。圓滿與自由始終是一個悖論,時至今日,圓滿不可得,自由不可靠,Mistresses們其實有點歐洲人的天真,雖然知道自由的結果未必于己有利,卻依然繼續探尋下去。至于老美與我們,早就識得趨利避害,像金融危機,國家干預的手段一條條出爐,絕不會走出Siobhan那樣被動的局面。
說謊的女人與躲閃的男人
陳貓貓
女人愛說謊。蘇菲·瑪索的自傳就叫《說謊的女人》。這個有摩爾人血統的美人,不說話的時候可以用顧盼的明眸迷醉人。開口的時候,卻坦然地告訴大家,或許我的自傳也是滿口謊話。
可是女人說謊是需要資本的。美貌是一種資本,正如蘇菲·瑪索,可以騙得大家用歐元去讀她的滿紙謊言;還有的資本是智力,能瞞天過海的謊言并不需要被原諒-或者。自持也是一種資本,坦蕩蕩地留個無字碑,任人評論是與非。所以看起來,處于戀愛中的女人,如果不是美貌到一定程度的話,還是不要說謊比較好。因為被一段感情征服的女人,智力常常太低,更無法讓理智控制自己的自持。這樣的女人說了謊,既不容易暗度陳倉,又難以被原諒。過于患得患失的時候,就會缺乏安全感,不自覺地開始說謊。有的時候是自欺欺人,有的時候是掩耳盜鈴。因為害怕失去,就更是攥緊手中的每一樣東西,哪怕是用謊言來保護。
閨蜜塔拉,因為性格克制到令人發指,而被我們稱為“Miss Perfect”,就親自上演了血淋淋的戲碼。說好了要一生一世的男人,突然轉身離去,塔拉小姐在一個月之內從86斤變成76斤,所以瘦子失戀一定要注意,自暴自棄變成紙片兒人的話,就算拿金子涂臉也沒有姿色可言——連新版《紅樓夢》都知道整一個玉潤的林妹妹,我見猶憐首先得有姿色,光瘦是不行的。不過“為伊消得人憔悴”也算是正常人的正常反應,不正常的是,作為一個自控能力超強的金牛女,塔拉居然智力驟降,判斷一再失誤,一邊把男人的回憶當成誓言自欺欺人,一邊在情急之下又虛構許多空中樓閣,以為可以和李道長、唐博士一樣靠忽悠賺買賣。翻瞼的男人跟翻書一樣,他才不管你的謊言是善意還是惡意,你的動機是絕望還是絕情,塔拉小姐越彼愛無岸,翻書的男人就越彼岸無愛。
做好吃的飯給他吃,光著腳丫子給他買40塊錢一雙的襪子,他喝醉酒的時候跑半個城打車送他回家,冰好西瓜等他下班,還要給他不知道跟誰睡落枕了的脖子按摩,從來都是被人諂媚的塔拉小姐忘記了,翻書男去年7月31日抱著戒指在大雨里向她求婚,今年7月31日卻睡在別的女人身邊,怎么都輪不到塔拉來諂媚他啊!智商為零的塔拉思維邏輯完全被男人的狗血劇情所顛覆,天天纏著閨蜜對男人的行為做精神分析,還幽怨地說“他有苦衷,我不該說那么多謊話”。
說謊的人在很多地方都不可以被原諒,但說謊的女人永遠在一個地方可以被原諒——那就是愛人的心里。大雨里求婚也好,等了5年也好,催人淚下的誓言也好,都沒有比最后一次選擇前的猶豫更加現實。塔拉沒有被原諒的原因不是說謊,而是男人躲閃了。愛情和婚姻不是同一個層面的事,女人愿意為了愛情而負起責任,如果負不起,寧愿不擇手段,說謊也好,破壞也好,總之就是要保護愛情,男人很簡單,如果負不起責任,他說,對不起,我愛你,但是不能和你結婚。正如翻書男對塔拉說的,你的謊言讓我無法信任,還有,你太瘦了。
塔拉死都不理解,為什么瘦是這么重要的一個理由。謊言和瘦,從來都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是,男人躲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