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女孩郭薔畢業于國內一所普通的旅游學校,可如今,她卻在瑞士從事一份堪稱“全球最甜美”的職業——每天只需坐在舒適的工作室里品嘗各種新鮮巧克力,就能拿到相當于人民幣60萬元的年薪,每年還擁有50天的長假!
在歐美各國,像郭薔這樣的巧克力品嘗師是一種令人仰慕的職業,他們味覺敏感,擁有科學或營養學背景,但要成為巧克力品嘗師并不容易。郭薔就接受了8個月的魔鬼訓練,直到在被蒙著雙眼的情況下,只要輕咬一小塊巧克力,讓它在舌尖化開,就能準確地說出這種巧克力產自哪個國家,含糖量多高,生產時加入了哪些香料,乃至它屬于哪個檔次、應該賣多少錢等信息。
郭薔在工作時,需要調動眼、鼻、耳、口全部功能。在品嘗前,應呷上一小口純凈水清潔口腔。面對一款巧克力,要做到眼觀其形,是否令人有食欲;鼻嗅其味,是否具有濃郁的可可香味;耳聽其聲,好的巧克力掰開時應聲音清脆;最后是口品其香,品味巧克力是否細膩爽滑無雜質。
去年8月的一天,公司里一位配料師忽然跳槽了,還帶走了自己研制的“黑金”巧克力的配方。“黑金”一直暢銷日韓國家,老板將破解“黑金”配方的重任交給了郭薔。郭薔不敢懈怠,用了一周時間,粗略“品”出了這種巧克力含有多少可可、奶粉、香料和糖,并寫出一張配料單,讓車間照單試制了幾盒。然后,再拿這些巧克力同“黑金”的樣品進行對比品嘗,不斷修改著配方,使兩者之間的距離越縮越短。在這種非常煩瑣的試驗過程中,郭薔發現可可或糖的用量哪怕有1%的改動,制作出來的巧克力口味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經過反復的品嘗和改動配料,2009年lO月中旬,她終于將滿意的配方獻給了公司。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這批“黑金”巧克力問世后,市場反應比以前還好。因為郭薔在寫配料單時彌補了“老黑金”的不足之處,減少了它的可可油含量,使之不再有油膩的感覺,吃起來更加甘美、爽口。
表面上看,郭薔似乎風光無限,不但有豐厚的年薪,公司甚至還為郭薔的鼻子和嘴巴買了特種保險,如果哪天味覺或嗅覺不幸失靈,可以拿到可觀的賠償金。加上每天都有新鮮的巧克力供她品嘗,并且擁有令人忌妒的長假……但事實上,在巧克力品嘗師的諸多“光環”背后,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澀付出。
品嘗師的工作室里,飄溢的永遠只能是純正的巧克力味,而不允許產生其它的味道。平時郭薔既不能灑香水、涂口紅、用護膚品和化妝品,更不能感冒。她不能接觸刺激性強的環境,比如充滿油煙味的廚房。也不能沾染煙酒乃至辛辣食物,否則雖然舌頭暢快了,鼻粘膜可受不了;在工作之外,所用的日常生活品都是無香料的。
郭薔說,盡管為這份工作犧牲了許多,但她毫無怨悔。能成為“用小嘴打天下”的巧克力品嘗師,郭薔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編輯 曾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