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關于強化鐵醬油,有人提出了質疑。隨后,我們便收到了多封讀者來信。我們將其中一封很有代表性的信件發給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下面就是專家的回復——
一位媽媽的來信
親愛的編輯,您好!
我的寶寶現在已經3歲2個月了。從她3歲以后,我在給她做的飯里面會加一點點調味品,有時會放點兒強化鐵的醬油進去。可是前段時間看到報紙上有專家對強化鐵醬油提出了質疑,但也有專家對那個觀點進行了反駁。我現在有點兒不知道如何選擇了,想請問強化鐵醬油還可以吃嗎?
喃喃媽媽媽媽
“大家常常將鐵醬油當做補鐵的藥物或營養補充劑。其實,鐵醬油不過是含鐵量比普通醬油高一點兒的醬油而已。”
說到強化鐵醬油,人們往往會有一種誤解——鐵醬油是一種補鐵的藥物或者營養補充劑。其實,不是的。鐵醬油盡管含鐵量比一般醬油高一點兒,但說來說去,它還是一種醬油。
其實,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鐵,但含量并不一致,有些食物含鐵量會高一些,比如紅肉、肝、木耳等,有些食物含鐵量則較低,如牛奶和白肉。鐵強化醬油就是含鐵量多一點的醬油,與其他醬油沒有本質的區別,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一類醬油產品。我們不會擔心每天吃紅肉會產生問題,同樣不用擔心鐵醬油。按照我國的每日膳食營養素需要量 (DRIs),3歲的孩子每天應攝入12毫克以上的鐵。所以爸爸媽媽們還是要注意給孩子多吃一些含鐵較為豐富的食物。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一個有趣的科學現象是包括人在內的各類生物對元素(包括鈣、鐵、鋅等)的利用都是通過吸收率來調節的,即體內充足時,吸收率就低,而缺乏時,吸收率就會提高。人體的鐵需求量其實很低。一般成人體內總的鐵含量約為6克,這些鐵在體內可以重復利用。人體每天排泄出0.5~1.5毫克,所以每天補充同等鐵量就可以了(兒童會更低一些)。鐵在體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合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血紅細胞的組成部分,功能是攜帶氧氣,通過血液循環將氧運送到身體各部位,進行氧化供能。還有一些鐵參與重要的代謝過程,但這部分鐵較少。鐵缺乏到一定程度時,血紅蛋白的合成受到影響,其水平就會低于人體正常需要,就是我們常說的缺鐵性貧血。雖然貧血有多種形式,但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比例也最高。
“我國約有1/5的人存在貧血,貧血率并未隨著經濟水平的好轉而下降。”
天然食物中的鐵以不同的化學形式存在,造成人體吸收率差異較大。血液和瘦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是吸收率最高的鐵(可達到20%以上)。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則多為鐵鹽類,加上植物中常含有鐵吸收的抑制劑(如植酸和多酚等),常使得以植物膳食為主的人群的鐵吸收率很低。我國是植物性膳食的國家,鐵吸收率一般低于5%。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8年的報告,全球約有20億人存在缺鐵性貧血,也就是全球1/3的人存在缺鐵性貧血。事實上,缺鐵本身也可以造成許多損傷,如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等,而貧血的危害就更為嚴重。我國第四次全國營養與健康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5的人存在貧血,貧血率并未隨著經濟水平的好轉而下降。這個水平屬于中重度公共衛生問題,因此要想辦法控制。這就是為什么改善貧血是政府的責任。
“強化食物是安全的,許多國家在面粉中強化鐵并已經歷了近70的歷史,如美國和加拿大90%以上的面粉都是強化鐵的。”
保證食物中鐵的充分供應一般可以通過以下3種辦法。一是平衡膳食,通過食物多樣性和合理搭配,滿足鐵的供應。當然這需要營養知識。二是通過強化食物,就是在大家常吃的食物中加一些鐵,只要吃這些食物就可以了。強化食物是安全的。許多國家在面粉中強化鐵并已經歷了近70的歷史,如美國和加拿大90%以上的面粉都是強化鐵的。三是營養素補充劑,大家都見過補充營養素的片劑、膠囊或口服液等,有些特殊人群,比如高寒哨所的戰士,不可能有那么豐富的食物來滿足營養,就應該服用補充劑。孕產婦的營養需要也遠高于平時,難以通過食物滿足,所以也常需要補充劑。目前國際社會推薦生命最初1000天的營養關懷,就是從懷孕開始到2歲這個階段的營養補充,因為這個階段出現的營養問題,對一生的健康都會造成不利影響。早期營養不良造成的損害,以后很難通過營養改善而全面恢復。
“人體的鐵適宜水平較為寬泛,也就是我們多吃出平時兩三倍的鐵也仍然在正常范圍,不會過量。所以面對普遍的缺乏問題,不應通過強調理論上的過量問題造成大家不必要的擔心。”
這里也簡單談一下鐵過量。鐵太多了也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如成人易發心腦血管等疾病。但現實中鐵過量的現象非常罕見。有一種遺傳病叫血色素沉積癥,患者會積蓄利用更多的鐵。這類病人應當避免吃高鐵食物。我國這類疾病的患病率非常低。人體的鐵適宜水平較為寬泛,也就是我們多吃出平時兩三倍的鐵也仍然在正常范圍,不會過量。所以面對普遍的缺乏問題,不應通過強調理論上的過量問題造成大家不必要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