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瑣碎,但要有情感 ;可以簡短,但要有生活;可以疑問,但要有思考。這是屬于你的天地,我們的俱樂部—— 一個有風有光有微笑的地方。
超級簡單
DIY,毛衣還是呢裙?
提供人:小蘋果媽媽
蘋果有件顏色較深的毛衣,蘋果媽先是給那件毛衣配了個掛件,可還是覺得太老氣。前天,蘋果媽突然想起自己有件壓箱子的格子呢裙,顏色正好和這件毛衣的顏色很搭,不如拿出來改改。結果,改造后效果還真不錯。看看改造后的毛衣裙,是不是很漂亮!
1. 一件舊的毛衣和一條沒穿過的格子長呢裙;
2. 將長呢裙剪去一半,并將底邊拷縫再縫制,修成小短裙;
3. 將小短裙與毛衣的下擺進行縫接;
4. 一件閃亮的成品出現了;
5. 還可以用剩余呢裙的料子做個胸花來點綴。
媽媽小妙招
安神和胃的鴿肉小米粥
女兒淇淇前段時間出疹,一直睡覺不是很好。為此,我自己翻資料問老人,得出了一個這樣的食物做法。淇淇今天的兩餐輔食都是吃的鴿肉小米粥,到了晚上,洗澡睡覺后,立即見效果了。從七點多睡下,一直沒有驚醒,睡得很踏實。看來,這款粥真的有安神和胃之功效。
具體做法是:
1. 鴿子先氽水,后入砂鍋內和淘好的小米一起燉得稠稠的;
2.再撈出燉爛的鴿子,取其肉,剁成肉末;
3. 可以加點時令蔬菜,先用熱水燙一下,切碎了放入粥里。
要注意的是,因為給小寶寶吃,可以不加鹽,或者只放幾粒。
老人們經常說喝小米粥養人,我自己查了些書上的資料,才得知原來小米有這么多的美稱。小米熬粥營養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由于小米不用細做,故小米中的維生素B1可達大米的幾倍;小米中的無機鹽含量也高于大米。這樣小米的功效就很多了,如可以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瘡,還具有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
再說說鴿子。鴿肉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白含量超過兔、牛、豬、羊、雞和鴨等肉類,所含蛋白質中有許多人體的必需氨基酸。鴿肉的脂肪含量僅為0.73%,低于其他肉類,是人類理想的食品。
淇淇媽 女兒11個月
該不該為孩子從小設計未來的職業?
博客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d90c20100fo0r.html
博主特寫:
人生就是一個舞臺,每個人演著各自的角色。我每天轉換于妻子、母親、經理人的角色之間,最大的安慰就是一雙兒女甜甜的笑容和那一聲柔柔的“媽媽,我愛你”,我家的“好”字:女兒,一匹自由自在的“馬”;兒子,一只機靈調皮的“猴”。
博文選登:
為孩子設計未來是一句很時髦的話。那么怎樣才是為孩子設計未來呢?尤其是對低齡孩子。有一天,我家的保姆在給5歲的兒子洗澡時,很認真地對兒子說:“寶寶最聰明了,要有遠大的理想,長大要當科學家。”兒子天真地說:“為什么?”保姆頓覺詞窮,無語相對。
曾看到過一篇文章,文中說一位將女兒培養成哈佛法學院學生的爸爸,在女兒5歲的時候,就和女兒一起確立了長大要當律師的理想。應該說這位爸爸是很幸運的,因為女兒成功地完成了他的設計。但我卻不敢也不愿如此仿效,原因有三:
一、孩子對職業的了解,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自身知識的增長而逐漸豐富完善的,從對職業的感性了解,逐漸走向相對抽象復雜的理解。
很多面臨高考都不知道將來從事何種職業的學生大有人在,更何況一個乳臭未干的孩子。所以我并不覺得從小向孩子灌輸遠大理想有必要性,因為空洞,因為變數太大。低年齡的孩子,每三天都可以換一種理想。記得兒子3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玩火車,那時他就說:“我長大了要當火車扳道工。”4歲的時候,他又迷上了做面包,說長大了要做面包師;4歲半的時候,跟著我看室內裝飾節目,說要當室內裝飾設計師;5歲的時候更絕,喜歡畫畫的他說要當畫家,讓我們以后去羅浮宮欣賞他的畫,把我們都逗得捧腹大笑。而現在顯然一個職業已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最近問我,長大了能不能同時從事3個職業:畫家、室內裝飾設計師和園藝師?
每次他提出一種理想,不管是扳道工還是面包師,還是其他,我們一定說好,從不對他提出的職業進行高低貴賤之評論,而是借機告訴他這個職業到底是做什么的,需要怎樣的技能。
二、 過早地鎖定一個方向,容易造成教育引導的偏向。
我以為孩子天生是好奇的,如果家長能為他打開不同的大門,他會如海綿一般去汲取不同的知識,去發現色彩斑斕的世界。如果父母過早地替他確定了理想,并朝著預定的方向實施計劃教育,勢必會造成教育的偏向。
所以我更傾向于全面培養,讓孩子,特別是年紀小的時候,盡可能多地涉足不同的領域,這樣不僅有利于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對將來踏上社會和作出職業選擇都只會有益無害。當然如果孩子對某一方面特別感興趣,可以提供更多相應的學習機會,但不可因此放棄其他方面的探索和興趣。
三、孩子的能力和愛好也許并不與家長的設計接軌。
孩子的能力和愛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環境的變化在不斷調整。這也是我覺得那位爸爸很幸運的理由,他的努力正好和女兒的喜好和能力相符,從而使他給女兒的人生設計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試想,如果這個女孩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對物理的特別興趣和能力,那么一味追求達到做律師的目標,也許就毀了一個未來居里夫人的人選,而只培養了一個平庸的律師。
所以我想我會更多地關注孩子們的成長,觀察了解他們在每個階段的發展變化,當他們表現出對某個職業或行業的特別興趣后,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或創造條件讓他們去深入了解這個職業,讓他們知道達到這個理想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等有一天他們成熟了,由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目標。
網友評論:
筱筱:我從小的理想是當售貨員,或者一切賣東西的行業,可到今天也沒賣過一件東西。不知道有幾個人是按著父母的設計成長的,我覺得并不多,人生中的變化太多了。
naomi的媽:我覺得很有道理哦,以前我媽媽就是給我設計好一切,可是我永遠跟不上她的腳步,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