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仰平
摘 要 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小學體育教學質量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素質教育要求小學體育教學注重以人為本,按照小學生的體質制定符合實際情況并且能有效規避體育教學事故的教學計劃。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時刻敲響安全的警鐘,要把維護學生身體健康安全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本文首先從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入手,然后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事故的成因,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小學體育 傷害事故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小學體育課相對于其他文化課來說,更能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是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做好的功課。小學體育教師作為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管理者,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健康情況,不僅要改進和更正以往不合理的教學方式,而且還要學會處理相應的突發安全事故,做到防范為主,科學處理。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始終沒有被放到和其他文化課同等的位置上來,而且經常被其他文化課擠占。一般學生一周只會上一次或兩次的體育課,其他時間都是文化課。當上體育課的時候,有部分教師要么在課上隨便教點動作就完了,要么干脆讓學生在周圍自由活動。在農村偏遠地區甚至是城區小學校園里,體育教學設施普遍存在老化、破損等安全隱患,但是學校管理階層往往不愿意投入資金來維修和添加必要的場地設施。盡管有些設施齊全的學校里,體育教師由于缺少安全意識和不懂得如何緊急處理學生傷勢,從而增大體育教學事故的概率和加深了學生受到的傷害。
二、小學體育教學事故的原因
(一)教師在管理學生上缺乏安全防范意識
普遍情況下體育教師都把教授具體的體育技能作為課堂重點,但是卻容易忽略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秩序。體育課堂的安全問題與教師對課堂的有效管理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往往老師在示范動作時,學生早已沒有了聽的欲望,要么開小差,要么和旁邊的同學嬉笑打鬧。那些體育教學事故往往就發生在擾亂教學秩序的學生身上,老師難以推卸自身的責任。況且小學生這時候身體活潑好動,剛上完文化課的他們往往把體育課當成娛樂放松的時間。有些體育教師對這些調皮好動的學生不但不加強管理,反而認為學生在體育課上就應該大膽活潑。由于有的教師在管理學生上缺乏安全防范意識,體育教學事故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二)沒有注意不同學生的體質狀況
小學生的體質相對于成人來說要差得多,而且同一個教學班里往往存在著體質健康狀況差別明顯的情況。有的學生由于營養過剩而顯得肥胖,有的學生則顯得很弱不禁風,有的同學因為疾病原因不適宜劇烈運動。不少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狀況,讓所有學生按照同一個要求來完成體育鍛煉任務,甚至當有的學生已經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時仍然被老師強令完成任務。例如,一次體育課上,當學生跟著老師在操場上跑步時,一名不僅貧血而且瘦弱的學生跑不動了,教師卻強令他繼續跟著跑,結果沒一會兒那名學生就暈倒過去了。在這場事故里,教師應該負有主要責任。
(三)忽略了準備活動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時間,身體各關節和器官都比較脆弱。課前的準備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四肢伸展開來,以及調節呼吸,從而為即將進行的體育鍛煉活動做好身體準備。這種準備活動可以有效避免學生抽筋和供血不足導致的眩暈等狀況,是體育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好好做的事情。但是現實中不少教師習慣于省略掉這一環節,或者學生沒有認真仔細地完成準備活動。在某些教學事故中,學生因為沒有做準備活動,導容易致其在跳遠等劇烈運動過程中因為肌肉過度緊張而摔倒在地。
(四)場地設施存在安全隱患
由于學校管理階層沒有給予體育課足夠的重視,或者因為經費緊缺,導致農村或近郊的小學校園里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比如跑步時有的學生會因為操場跑道上凹凸不平的地面而摔倒,或者有的學生在用磚壘起來的乒乓球臺上不小心被掉落的磚塊砸中腳。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只好不讓學生使用那些出了問題的體育設施,但是這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如何應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傷害事故
(一)教師要把學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一切為學生的身體健康著想,只有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才能談得上提高他們的體育成績。首先教師要具備安全防范意識,而且要時刻給學生講如何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保護好自己的注意事項。體育教師可以建議讓學校組織學生開班會或主題演講活動來宣傳體育課如何注意安全,或者經常跟學生們講關于違反教學秩序而危害到學生的生命安全的例子,這樣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加強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其實很多遭受體育教學事故的傷害的學生在被問起為什么出事了,他們會說自己根本沒有這個意識,或者說自己對教師講的沒有印象。
其次,教師應該在教授體育運動技巧時的同時,要密切注意教學秩序是否穩定,當發現有學生三心二意甚至嬉戲打鬧,教師就必須要予以制止。體育教師如果感覺到忙不過來的話,可以臨時選出幾個靠得住的學生當組長,讓他們在老師顧不上的時候維持秩序。教師只有不報存僥幸心理才能減免事故發生。
最后,教師需要按照班里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首先按照男女生分成兩大組,然后將男生女生兩個大組里面偏胖和偏瘦弱的學生分在另外一個組,這樣可以根據身體素質的強弱來分配任務,對于身體素質好的一組可以要求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但對于身體素質較弱的一組就可以降低要求。當教師在課上發現有的學生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就應該立即詢問這名學生,如果不能堅持上課了,就可以讓其休息一段時間,實在不行就要送到醫院診治。
(二)學校要加大對體育教學場地設施的資金投入
預防和應對體育教學中的事故,學校管理者不能把任務都推給體育老師。體育老師盡管可以做到毫無疏漏,但是如果教學設施破舊不堪,一碰就可能出事的話,水平再高的體育教師也很難避免學生受到傷害。學校管理者必須加大資金投入,要及時對出故障的體育設施進行維修或者更換,還要適當地購買一些可以鍛煉學生的體育器材,比如排球、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跳繩、實心球等學生們感興趣的體育器材。學校要克服資金方面的困難,而且不能把有質量問題的器材發給學生。只有保證體育教學所用的場地和設施是安全可靠的,才能將學生遭受傷害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及時、科學地處理突發事故,將學生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有些體育教學事故不幸發生時,體育教師絕對不能顯得驚慌失措,而是冷靜下來。首先教師要立即停止體育教學活動,然后仔細觀察學生傷勢。如果傷勢較輕,可以就地處理,然后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學生傷勢較重,教師就要運用平時學到的急救知識對學生進行急救,或者立即喊來懂得這方面的老師和撥打120。當受傷學生被送到醫院時,教師要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并且告知具體情況。當學生并無大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家長進行協商,爭取自己的利益。當學生傷勢較重,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責任事故認定工作來分攤責任,如果學校和學生本人負有主要責任,教師就可以免除賠償。責任認定時,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判斷事故責任。只有及時、科學、合理地處理教學事故,教師才能切實維護到學生本人的生命安全和教師自身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許云豐.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探究[J].時代教育.2015,08:250.
[2] 劉其春.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探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10:79.
[3] 張珍珍.淺析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成因和預防策略[J].教師.2014,2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