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媽媽不是從書上學來的,也不是比較出來的。一個懂得自己孩子獨特的生長發育規律的媽媽就是好媽媽,一個能找到適用于自己的方式養育孩子的媽媽就是好媽媽。所以,對于大眾給出的那些好媽媽標準,我們并不需要完全遵從。
這樣做,那樣做……如果你想當一個被認可的好媽媽,似乎要達到不少標準。這期的“媽媽時間”,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以下的幾個標準。討論過后,你會發現,事實上有一些標準根本不適合你,或者不適合你的寶寶。其實,做媽媽不需要標準,只需要智慧。
保持絕對衛生
小嬰兒太嬌嫩了,一點細菌都抵抗不了。所以好媽媽需要足夠重視家里的衛生,寶寶所有的物品都要保持絕對的清潔。每天消毒無數次奶瓶,用酒精棉擦拭所有玩具后再遞給寶寶,每天至少給孩子換3次衣服……
媽媽討論
● 我們不可能讓孩子生活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中,那是實驗室、醫院才可能營造的環境,再能干的媽媽也無法做到。對此,我覺得放松心態最好。另外,別忘了,很多細菌對人體還是有益的。(丁丁媽)
● 有了寶寶之后的清潔工作當然很重要,但是發瘋似的消毒家里的所有的東西會讓自己累得半死,也會讓家里的其他人發瘋。我覺得對于尤其在月子里的小嬰兒來說,媽媽自己保持清潔更重要,比如經常洗手、洗臉,記得清潔乳頭等等。也提醒從外面回來的家人在觸碰小家伙前先洗手、洗臉就可以了。(甜甜媽)
按規律養育寶寶
好媽媽養育寶寶要有規律,這對孩子也是最好的。奶粉桶上寫著呢,多少個小時喂一次,一次喂多少;育兒書上寫著呢,要讓寶寶幾點起床,幾點曬太陽,幾點練習爬……保健醫生也交代了,每天撫觸的順序,練習抬頭的次數,戶外活動的時間……
媽媽討論
● 生活有規律當然是件好事,但我覺得這會讓新手媽媽的生活一團糟。我自己就是這么過來的,現在想想,那會兒可真傻,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孩子也帶得不怎么樣。直到我覺得自己快崩潰了請媽媽來幫我時,才被她罵醒。其實,規律也好,規則也好,都是有彈性的,過于刻板會事與愿違。(小月月媽)
● 很多養育規律,是建立在假設所有的寶寶都一樣的基礎上的,事實上他們并不一樣!比如如果嚴格按照奶粉桶上的哺喂方式來喂養寶寶的話,有的孩子吃不飽(我姐姐的孩子就是),有的孩子吃不下(我家寶寶)。所以,我覺得與其依賴標準,不如自己學會觀察孩子發出的各種信號,辨別他是餓了還是困了。這會使新手媽媽更從容些,也能把孩子養得更好。不必總去和別的媽媽所做的事比較,堅持適合自己和自己寶寶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lilyzhang)
把營養吃全
當寶寶剩下一半的食物甚至更多都沒碰的時候,會讓人很生氣。其實生氣的背后是擔心:他吃得那么少,營養夠不夠?好媽媽一定能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每餐都吃到所有的營養。好媽媽也一定能想出辦法讓孩子吃所有的食物,魚、蝦、雞蛋、牛肉、蔬菜、水果、奶酪……都是好東西,哪種也不能錯過!
媽媽討論
● 我聽過一位專家在父母必讀育兒網的視頻訪談里講過,只要在孩子一周的食物中保證有蛋白質(肉、蝦或魚提供的都可以)、纖維素(蔬菜或水果提供都可以)和谷物(米飯或面食提供的都可以)就行了,不必餐餐面面俱到。有時孩子胃口不好,這頓不想吃肉,或者不愛吃某種青菜,只要他在一周內的其他時間吃了,就沒有問題。(飛象媽)
● 有位兒科專家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孩子和食物的關系其實比我們想象得簡單,他餓了就吃,吃飽了就停下來。所以,我覺得讓孩子吃太多或吃太少都會破壞這種關系,會使孩子習慣吃得超過他的需要,或者看見食物就不想吃。孩子不會把自己餓著,現在的問題恰恰是太多孩子已經不知道餓的滋味了。(葉玲瓏)
參加親子班
你肯定見過那種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小嬰兒,他的媽媽總是推著嬰兒車從你面前匆匆跑過。從語言啟蒙到親子游戲,從記憶力培養到嬰兒游泳,好媽媽絕不會讓孩子損失任何大腦開發的機會。
媽媽討論
● 說實話,我也帶寶寶參加過這樣的課程,不過一般都是在冬天,目的是打發時間。至少這樣的課程孩子還覺得比較愉快,比在家里待著要好玩。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多認識一些媽媽,大家在育兒上能夠相互支持。但我的建議是別真把這課當課——課后復習、完成作業。那大家都會緊張,這種緊張也會傳遞給孩子,他也就覺得一點兒不好玩了。(我愛牛寶)
● 我可不覺得這是好媽媽必須做的事,這簡直就是折騰自
己和孩子。開發智力也好,親子游戲也好,不是非要去親子班里才能做的。我基本是在家里隨著孩子玩,只要保證安全,他想干什么都可以。我發現這么做之后孩子的各種能力發展得特別快,而且也總有的玩,對什么都充滿探索的欲望。(大圣媽媽)
不能看電視
有不少研究顯示,人在看電視時,大腦一片空白,停止思維。所以,千萬不能讓小寶寶看電視,對視力不好不說,最重要的是,影響思維的發展。如果再不留神看到了什么暴力或負面鏡頭,就更糟糕了!
媽媽討論
● 我覺得電視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比如可以提高語言能力。我家寶寶最喜歡看《花園寶寶》,里面沒有對話,只有類似小嬰兒的喃喃自語。對于我們大人來說,很難記住那些發音,可對于小孩子來說,清楚地記住每個寶寶的古怪名字以及那些兒歌并不難。另外,緩慢、清晰的旁白也能讓他潛移默化地記住和理解不少詞匯。(萌萌媽媽)
● 我認為看電視絕對是孩子一種不錯的學習方式,尤其是現在和小朋友之間的相互學習越來越少的時代。但我建議和孩子一起看,并且與他討論觀看的內容。為了控制節目的內容是有益的,我們還可以選擇看DVD。不過,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感覺生活中有很多好玩的事,看電視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小王子根根)
冷處理
每個孩子都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有時候還處在讓你尷尬的情況下,比如在商場里要買樣他根本用不上的東西,被你拒絕后躺在地上大哭。這個時候,好媽媽應該冷處理,馬上離開耍賴的孩子,裝作沒看見他,這會讓孩子知道,這種方式達不到目的!
媽媽討論
● 對于大孩子來說,冷處理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能夠喚起孩子的理智,讓他的“表演”沒了觀眾。但這方法對小孩子來說太殘忍了,因為他們通常不能理解媽媽做法背后的意圖,會把這種冷處理和“媽媽不要我了”、“媽媽不愛我了”等同起來,會更加感到無助和害怕,所以會哭鬧得更厲害。所以我覺得對于這種情況,采用馬上把孩子抱在懷里安撫的方式更奏效。(菁菁媽媽)
● 孩子發脾氣通常是出于挫折感,而不是故意挑釁。我相信他發脾氣時是特別需要我們的幫助的,而不是懲罰或冷處理。我覺得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把孩子和自己的怒氣都引開。比如我通常會跟孩子講起一個他喜歡的故事情節,或者是讓他看其他感興趣的物品,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飄雪的春)
鳴謝/寶寶樹親子大本營編輯/吳穎(wuying@bphg.com.cn)
美術設計/徐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