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無限地接近。這個哲學思想非常適合運用在婚姻關系中。婚姻忠告也是如此,它只在一定條件下是忠告,換了條件,也許就是陷阱。
如今這個社會,有太多的所謂婚姻、家庭專家,給了我們太多的婚姻忠告,比如“絕不能帶著矛盾上床”,“夫妻應該是朋友”等等。但這些忠告,并不一定都對!至少不一定適用于每個家庭,有時忠告其實還是個陷阱,會讓我們把事情弄得更糟。
維系幸福的婚姻需要很大的智慧,有也需要調整、等待和反思。
陷阱1夫妻應該是親密的朋友
這句話聽起來可真不錯,夫妻之間彼此了解,知道對方的隱私遠遠比別人多,為什么不能成為最好的朋友呢?
不同的要求
夫妻關系和友誼不一樣,一個人不可能充當多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我們對朋友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朋友可以一起放肆地歡聚、嬉笑,有的朋友就適合一起靜靜地坐在咖啡館里清談;有的朋友可以給我們很好的職業建議,有的朋友就適合相互傾訴生活的瑣事……你的這些朋友之間未必相互認識,即使認識他們也未必是很好的朋友,這說明我們對每個朋友的需求點和容忍度都不相同,這些不同點怎么可能在配偶一個人身上都具有?所以,我們也不用死綁著對方一起去做一切事,生活是有選擇的,大家都有能滿足自己不同需求的朋友,這不就等同于是給了婚姻“空間”嗎?!
不同的展示
在朋友面前,我們盡可能會保持完美的一面,服裝得體,彬彬有禮,耐心寬容。然而在家里,我們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亂扔臟襪子,如廁后不沖水……夫妻之間會相互暴露更多不美好的一面,所以我們也不能希望對方像朋友一樣總在肯定、贊美自己,從不嘮叨、怨怒和責怪。我們自己沒辦法在家里時時刻刻做到完美,朋友也沒必要在每次短時間的相聚時和我們不歡而散,這也許就是很多人困惑的“為什么先生(妻子)還不如朋友接納自己”,原因是,你讓他們接納的東西不同。
不同的生活連接
另外,我們不用和朋友說晚上回不回家吃飯,沒必要交代下周要去哪兒出差,當然我們也不必知道朋友的這些細致舉動,但這些行蹤卻是夫妻之間必須相互告知,甚至是要商量后才決定的,因為我們的生活相互滲透,沒辦法分得清。而和朋友,我們還是相對獨立的兩條生活線,這就是夫妻之間和朋友之間不同的連接。
陷阱2 永遠不要帶著怒氣上床
這話聽起來挺有道理——今天的事今天解決,為什么要生著氣過夜!解決完了再睡覺不是更好嗎?
一個晚上也許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有句俗語叫“清官難斷家務事”,也就是說很多家事即使像模像樣地拿到臺面上去斷案,都未必斷得清,更何況是一個晚上就想解決?其實,很多事情睡過一覺到了早上再說,也是種不錯的選擇。所以,當爭執發生在夜晚,大家都很激動,眼前又沒有現成的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而雙方又疲倦得要命時,那么就先睡吧!
讓自己的身體先調整過來
帶著怒氣睡覺當然不好,但我們還是可以有幫助自己的辦法的,比如洗個熱水澡,喝杯熱牛奶放松一下再睡,或者做做睡前瑜伽。我們還可以選擇當晚分開睡,這也沒有關系,一兩個晚上的分床對婚姻關系不會有影響。開始睡不著時躺在床上放松呼吸、放松身體,慢慢地,你的憤怒或焦慮就會敗在瞌睡蟲的召喚之下。也許第二天早晨當你從床上坐起來的時候,會突然覺得昨天的事沒有那么嚴重,一切似乎都明朗化了。原來昨晚是身體的疲倦和一時的情緒,讓我們很難理解對方,將事件升級了。
爭執一次,接近一點
不過,仍然建議第二天大家相互做一些彌補。敞開心扉將自己原本的擔心、焦慮和認為自己昨天處理不當的悔悟同時講出來,那么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彼此的關系更近了一步。實在是應了那句老話——不打不相識。
陷阱3產后只用照顧好孩子
在產后的頭幾個月里,新媽媽內分泌失調,身體疲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照顧嬰兒身上。老公剛做了爸爸,自然也是這種心情:孩子勝過一切。
不要冒險
這其實是一種冒險的想法,如果你的老公內心世界強大,是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和自控能力的男人,又作好了當爸爸的充分準備,也特別愿意投入到照顧新生兒的生活中來,那么這個階段忽略你們之間的親密關系,似乎問題不大。但這往往只是我們的一相情愿。現在大多數的“80后”新手爸爸,在小嬰兒到來之前都是被過度關注的對象。如果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疏忽,他是承受不起的。對于十月懷胎的媽媽來說,早已進入母親角色;而男人,真的不是能馬上投入爸爸角色的。此時,保持親密關系就成了維系婚姻關鍵的一環。
親密更能減壓
其實,越是忙碌、壓力大、疲憊的時候,親密關系越是情感聯絡的最好方式,它可以讓你們跳出現實生活一小會兒,回到輕松的狀態。生活總要繼續,對不對?沒有什么可以妨礙你們彼此相依。
當然,這件事并不是一個程序,不必要有太多的負擔,親密關系不一定需要兩個人特別創設出一個浪漫的開端,再一起享受完美的結局。這樣的想法只會讓大家都很失望,因為這個階段,你們可以親密的時間是瑣碎而不確定的。更好的做法是:把握平常的任何時刻,抓住那些轉瞬即逝的瞬間,一次親吻、一個擁抱、相依而眠,都是一種親密。無論如何,任何身體的接觸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和相互滲透的感覺。
陷阱4矛盾不能讓孩子知道
爸爸媽媽有矛盾真是太可怕了!我們應該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和睦、和諧的氛圍之下,大家都是相互贊美、和顏悅色的,這才是最有利于他成長的家庭環境。
給孩子展示真實的生活
當夫妻之間有矛盾時,即使雙方都掖著、藏著,敏感的孩子依然能夠感受到家里的氣氛不對勁,怪怪的。與其如此掩飾,還不如就讓真實的生活展現在孩子眼前。他看到父母是出于善意的發生分歧時,其實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孩子一直在模仿和學習,父母間出現的矛盾和引發的討論、爭辯,會使他看到兩個相愛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意見。當然,他同樣也還會看到你們會怎樣化解矛盾,完整的過程對孩子是有益的。家庭里,沒有沖突是不現實的,如果一個家庭里從來沒有不同的意見,那生活得多平淡啊!
把握分寸
不過,這樣的展示也是需要衡量的:首先,這種矛盾或爭吵是不是經常發生?如果是經常性的,那么“不讓孩子知道”的忠告也許是對的,父母經常發生矛盾給孩子的影響另當別論。其次,沖突發生的時候你們是否能就事論事,而不是相互攻擊對方的家庭或人格。比如你是不是能這樣說話:“你又把襪子亂扔讓我很生氣。”而不是“你們家從你爸開始就沒有一個愛干凈的!”最后,這種矛盾引發的爭論的激烈程度如何,如果真的是爭吵得非常激烈,讓孩子感到害怕或擔心,那還是找個遠離他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吵一場吧!
婚姻是件復雜的事,正如我們的孩子,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不是用同一種方法、同一個程序就能搞定。那些關于家庭、婚姻的忠告也好,理論也好,我們可以借鑒,但絕不能照搬,因為你的婚姻、你的家和別人的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