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鬧的場面過后,為什么寶寶卻變得哭鬧不安?原來,寶寶是受了驚嚇!
小愛愛出生一百天了。爸爸媽媽在飯店給愛愛慶祝百天,請了不少親朋好友。大家搶著抱愛愛,輪著跟愛愛合影,氣氛熱烈,喜氣洋洋。到了晚上,愛愛卻變得異常哭鬧,不愿意吃奶,而且不時地團著身子尖叫,怎么哄也不行,弄得爸爸媽媽心神不寧。無奈之下,媽媽將當兒科醫生的鄰居請到了家里,醫生看了說可能是小兒驚嚇,要給寶寶吃些平驚的藥。這回輪到媽媽驚訝了:為什么會這樣?
什么是小兒驚嚇?
小兒驚嚇主要是指學齡前期(6歲以下)的孩子受到外界刺激后引起的以驚恐為主的異常現象。少數膽小的學齡孩子也可能出現小兒驚嚇。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小兒驚嚇?
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當外界突然發生一些強烈的刺激時,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就可能產生暫時性的功能失調,導致精神方面出現一些異常癥狀。中醫認為,小兒的生理特點為“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說明小兒的臟腑、筋脈、腦髓及其各種生理功能都處于相對不足的狀態,元氣未充,神氣怯弱,所以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出現驚嚇。
引起小兒驚嚇的強烈刺激有哪些?
● 突然發出的巨大響聲
在孩子周圍突然發出巨大的聲音,如巨大的鞭炮聲、人為的惡作劇以及自然界的電閃雷鳴等。
● 見到異常的形象或畫面
孩子看了恐怖的電視畫面或圖畫書,小寶寶被某些以前沒接觸過的東西嚇到,比如不停閃爍的照相機閃光燈,甚至看到在他們眼里很怪異的人,比如孩子剛睡醒就看到媽媽洗完頭后頭發凌亂的樣子,都會受到驚嚇。
● 聽到恐怖的故事或大人故意的恐嚇
有些家長講故事時不注意內容的選擇,或常用帶有恐嚇意味的“老貓”“鬼怪”等來嚇唬孩子,就會造成驚嚇。
● 突然被某種動物追趕,甚至咬傷
現在養寵物的人很多,如果孩子被狗、貓等動物追趕,甚至咬傷,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損害,還會造成心理上的驚嚇。
● 突如其來的打擊
如孩子做錯事后受到家長打罵。
出現小兒驚嚇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小嬰兒受驚嚇后,大多表現為不吃、嗜睡或哭鬧不安、大便顏色發青。
幼兒受驚嚇時,大多數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飲食。有的孩子會出現夜睡不安、失眠多夢或睡中驚醒哭鬧,還有的孩子會尖聲哭鬧,驟犯驟止。
年齡較大的孩子受驚嚇時,有可能出現幻視、幻聽癥狀。而且,受驚嚇還可能是驚厥、癲癇的誘因。
孩子受驚嚇后,家長應該怎么幫他?
嬰兒受驚嚇后往往啼哭不止,這時要輕輕撫抱,或撫抱后輕輕走動,哼唱輕柔和緩的兒歌或催眠曲,常可使寶寶安靜下來或漸漸入眠。
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如果受到驚嚇,家長首先要摟抱著孩子,讓他從心理上感到安全,和他說明這個東西或這種聲音不可怕,它是什么東西發出的,爸爸或媽媽和他在一起,不會有事的。然后再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玩玩平時喜歡的玩具,看看圖畫書,或邀一些平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做做游戲,讓他淡忘這個事件。
如果用上面的方法還是不能安撫孩子,讓他安靜下來,可以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選用一些藥物對癥治療,如短期服用琥珀抱龍丸、金黃抱龍丸、朱砂安神丸,小嬰兒可服用珠珀猴棗散、保嬰丹等。驚嚇很嚴重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鎮靜劑,可獲得明顯療效。
免除驚嚇,預防第一
要想避免孩子受到驚嚇,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多留意。
對一些特殊的環境刺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 如暴風雨、電閃雷鳴時,要緊閉門窗,有專人陪著孩子。過節鞭炮聲特別強烈時,對于比較小的寶寶,尤其是正在睡覺的寶寶,可適當采取一些措施隔斷聲音的傳播,如把寶寶的耳朵捂住。另外,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如果此前一直沒有用閃光燈照過相,不要一下子照得太多,以免寶寶被不停閃爍的強光嚇著。
不要恐嚇孩子 孩子如果不聽話或犯錯誤,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的方法,不要用一些嚇人的東西來恐嚇他,這種帶有恐嚇語言的內容對孩子會形成不良暗示,導致孩子畏首畏尾、膽小怕事,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極其有害的。粗暴地打罵、呵斥也會使孩子出現受驚的表現。
教育孩子要因人而異,注重個體特點 對于膽小的孩子,可以常常給他講一些勇敢、堅強的故事,以增加他的承受能力。還可以通過各種游戲或在生活中逐漸鍛煉孩子的膽量,使他勇敢起來,但不能操之過急,否則結果適得其反。
家庭治療妙招
除了吃藥和安撫,按摩和茶飲也可以幫助受到驚嚇的孩子。
● 穴位按摩
按揉百會穴(孩子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為百會穴),按揉30次,力度適中。
掐肝經(孩子食指的螺紋面)、心經(中指螺紋面)、小天心(孩子手掌大小魚際交接的凹陷處),用拇指指甲著力,各掐5次,力度適中。
● 白僵蠶茶(1歲以上的寶寶可用此療法)
綠茶0.5克,白僵蠶、甘草各3克,蜂蜜15克。先將白僵蠶與甘草加入400毫升水,煮沸10分鐘,再加入綠茶與蜂蜜即可。分3~4次飲下,可加開水浸泡再飲。每日1劑。
編輯/覃靜(qinjing@bphg.com.cn)
美術設計/徐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