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吃兩片開胃藥吧!”這些藥吃起來真的那么隨意嗎?
孩子由于脾胃尚未發育完全,胃腸道消化吸收的功能不足,有時候會有消化不良、腹部飽脹、惡心、嘔吐、拒食等表現,加上有的家長過多關注孩子的飲食,擔心孩子吃少了影響生長發育,總希望他能多吃一些,因此,家里都備有消食、開胃的藥。
找一找,消食、開胃藥有哪個?

消食、開胃藥,不能隨意吃
很多家長都認為,給孩子吃消食、開胃的藥不用像吃感冒、發燒的藥那樣慎重,哪天孩子胃口不好或吃多了,就上藥店買些給他吃,其實,消食、開胃藥的用法并不像家長想的那么隨意。
有的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飲食,總覺得孩子吃得不多,其實孩子飲食很正常,并不是消化不良,這種情況不需要吃消食、開胃藥。還有的孩子屬于器質性消化不良,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這種情況隨意給孩子吃消食、開胃的藥非但起不到作用,還會延誤孩子的病情。
另外,長期服用消食、開胃藥物,會加重孩子的胃腸道負擔,使胃腸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甚至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有些促消化的西藥還會引起腹痛、大便次數增多等不良反應。
消化不良,先調飲食后用藥
那么,消食、開胃藥到底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吃?該怎么吃呢?
在給孩子服用消食、開胃藥物前,要弄清楚孩子是否確實存在消化不良,而且還要進一步明確孩子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還是器質性消化不良。如果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則可以適當服用消化、開胃藥物。
在給孩子用消化、開胃的藥之前,最好先通過飲食來調節。可以適當減少孩子的糖和牛奶的攝入量,少食多餐,以利于胃腸道休息。如果孩子是對乳類蛋白不能消化,可以在奶內加入適當乳酸,使奶中的蛋白質加速分解。酸奶經過乳酸桿菌發酵,其蛋白質已經分解而利于消化吸收,另外,酸奶還能抑制腸內腐敗菌,可清理腸道,防止腐敗性消化不良,因此可適當選用。
孩子消化不良時,應選清淡飲食,適當限制脂肪攝取,因為過多攝取脂肪后,多余的脂肪得不到胰酶的消化而造成消化不良。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以清淡飲食為主,這樣可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接觸,而暴飲暴食會導致消化液分泌供不應求,誘發消化不良。
Q孩子食量一直很小,能經常服用開胃藥嗎?
A有的孩子食量一直就很小,如果生長發育正常,說明他需要的營養已經得到滿足,不必吃開胃藥。如果影響到了生長發育,就更不能盲目服用開胃藥,而應盡早看醫生,尋找原因,看看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生長激素缺乏等;是否缺少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否有結核感染或體弱多病。如果已明確孩子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應該先以飲食調節為主,或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加用消食、開胃的藥物并按療程服用,而不要自己給孩子選擇開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