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健康檔案的背景
健康檔案是記載有關社區居民健康的系統資料(包括疾病記錄)。如,某居民患某種疾病的自然史情況、治療經過、健康檢查記錄、保健狀況以及個人和家庭的有關情況。健康檔案為社區醫生更詳細地掌握自己所服務的居民的基本情況和健康現狀,為有計劃地為服務對象開展診斷、治療、保健等工作提供了依據。
近年來,慢性病己成為危害城鄉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殺手。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一些疾病的概括性總稱,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疾病等。據WHO統計,僅2005年死亡的5800萬人中,就有61%的人死于心腦血管、惡性腫瘤、慢性呼吸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可以預見,在今后未來的幾十年中,以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糖尿病為主的慢性病的發病率肯定會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另外,目前,慢性病已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以我國的“腦卒中”一項為例,專家測算,其在2003年造成的直接住院經濟負擔即達107.53億元,占國家衛生總費用的3.02%。慢性病雖無法治愈,但多數可以預防,利用健康檔案,對患者進行連續性服務和主動性服務,可使慢性病獲得良好的診治和預防機會。tt0OTZ7jXRDrKck9GxVtbA==
2健康檔案的內容
健康檔案一般包括家庭問題的個人健康檔案。個人健康檔案按國際標準,多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記錄方式,內容主要包括:
2.1基本資料。①人口學資料:如,年齡、性別、職業、婚姻狀況等。②健康行為與既往史:如,吸煙、酗酒、飲食習慣、性格、就醫與遵醫囑情況等。既往史包括曾患過的主要疾病情況、曾發生過的生活事件等。③過去家庭生活史和生物學基礎資料:如,家族和遺傳病的歷史、家庭成員的主要疾患和健康狀況,血壓、血糖等,以及其健康檢查資料。④危險因素:如,藥物過敏、變態反應、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等。
2.2問題目錄。指過去已經影響、現在和將來仍要影響本人健康的異常情況。這些情況,包括明確的診斷、癥狀、體征、化驗檢查和影像檢查資料等。問題目錄一般分為主要問題目錄和暫時性問題目錄,前者記錄較長時間存在的慢性病和尚未解決的問題;后者記錄暫時的、急性或一次性的問題。
2.3流程表。對長期保持聯系的慢性病人設立,為某一個主要問題在一定時期內進展情況的摘要,主要概括與某一問題有關的一些重要指標的動態情況。如主訴、癥狀、化驗結果、用藥效果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3健康檔案管理開發和利用
3.1明確健康檔案管理機構。關于健康檔案管理機構可采取或設立于社區醫院,由社區醫院負責管理;或設立于社區的行政管理部門,由其負責管理:或設立于心理咨詢研究機構,由其負責管理;或將有關部門結合起來,建立集中統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統。對此,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合理設置。
3.2利用檔案制訂慢性病防控方案,結合保健對象的健康情況或病情,制訂出個人健康狀況危險評估和生活方式干預或循證醫療保健的具體方案,力求做到個性化、人性化、科學化的健康計劃(包括飲食營養、運動娛樂、生活方式、行為矯正、心理調適),制定科學的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對己病患者按照分級救治和專科救治的要求,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的循證醫療、護理、康復和保健服務。
3.3制定統一的信息化發展規劃:讓健康檔案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是一條重要途徑。目前,國內此類軟件功能較少,且大多不完善,存在不易操作、標準不統一、無法與其他系統互聯互通等缺點。浙江省科協主席李蘭娟院士說:“當務之急,是在兼容已有國際標準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標準和代碼,將一個個‘信息孤島’鏈接起來。”
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對慢性病防控實施規范化管理,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的具體表現。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不久的將來,就能人人擁有一份自己的“健康檔案”,無論到哪家醫院就診,或者在家時,通過上網,可隨時了解自己的病歷與檢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