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檔案的信息化,除了將紙質的檔案資料以數字信息的方式錄入計算機系統軟件外,還需要建設信息系統基礎平臺。在信息化的過程中,地方民政部門與檔案館應通力合作進行婚姻登記檔案的數字化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建立以檔案館為主、民政局為輔的婚姻檔案信息系統,實現全國檔案系統的聯網和資源共享,網內實現業務交流和信息查詢。
伴隨著婚姻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行,將逐步突破檔案具體實物的嚴格界限。如建立電子目錄,實現計’算機全文檢索,提高了檔案安全保管和查詢利用。婚姻檔案集中存放的檔案館變成電子計算機和通訊網絡的一個節點,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查找利用網絡系統內信息資源,其利用對象已突破本地限制而遍布全球各地。檔案利用服務對象的延伸,反映出了檔案從自我封閉、有限開放到全面開放的社會化發展趨勢,也說明了較之于傳統檔案利用,信息化的檔案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發揮更大的社會服務功能。
隨著城鄉人口的大量流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婚姻檔案提供利用從主要是辦結婚、離婚手續服務,到為農村年滿60周歲老人(符合政策規定的)領取生活補貼、經濟索賠、異地遷移落戶、房產買賣、計劃生育等提供婚姻登記的有關信息,服務的范圍不斷拓展。在婚姻檔案信息化的環境下,當婚姻檔案信息的利用者要求檔案工作人員為其提供利用服務時,利用者面對的是整個檔案網絡系統信息咨詢服務,提供利用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傳統婚姻檔案提供的主體是紙質載體檔案,利用服務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婚姻檔案的借閱、復印等形式,向利用者揭示和提供靜態的檔案信息。隨著電子信息資源最終成為未來婚姻檔案存放地——檔案館信息資源主體,提供利用服務的內容,也將從以傳統館藏紙質載體檔案為主,向電子信息資源存取的方向拓展。
通過網上電子信息資源的存取和本館電子文本、數字化館藏的利用,可以方便快捷地為利用者提供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的服務。如,利用局域網和公眾信息網,允許不同利用者在同一時間的不同地點.利用一個或多個光盤數據庫;通過計算機終端或工作站方便利用者足不出戶訪問檔案館,并打印和使用有關信息等。也可根據利用者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電子信息資源進行選擇存取,并對讀者給予實時指導和幫助。在檔案館信息化最終實現的環境下,檔案館為經過信息咨詢的利用者提供信息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極為豐富。如,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以及數字視頻信號等各種承載媒體的檔案信息。
在傳統的檔案利用工作中,檔案工作人員只是和利用者進行語言的交流和溝通,簡單地解答利用者提出的利用問題,然后,再進行查檔調卷工作,其速度和查全、查準程度有限。而在檔案信息化建設最終實現的環境下,利用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借助網絡對檔案信息進行智能檢索,汁算機網絡可以迅速、準確、快捷地將與檢索要求(語言)有關的檔案信息逐一檢索出來。無論當事人身在何處,只要通過相關司法程序,把當事人的姓名輸進電腦,就可得到其婚姻信息,為解決許多法律問題提供證據。大大地提高了檔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準率,且覆蓋率更高,使利用者獲取的信息更加準確、全面和系統。
隨著檔案提供利用內容、方式的轉變,檔案部門工作人員必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檔案知識,熟悉新的數字化利用服務手段和程序,熟悉日漸龐雜的數字化檔案信息資源,適應與利用者交流的新模式,主動及時地為利用者提供實際有效的幫助信息。
安全建設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采取相當嚴格的措施來保障數字化檔案的安全。一方面,檔案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安全意識,認真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防范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加強對網絡中心機房、數據庫的安全管理。加強數據備份、登錄人員的身份識別、及時更新防病毒軟件等安全保護措施,確保數字信息在存儲、使用和傳輸中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