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方城縣檔案館位于縣委院內,縣委門崗值班的保安饒有風趣地說:“來縣委登記的,除了上訪的,凈是查檔的,沒想到檔案館的生意這么紅火。”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重點日益向關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傾斜,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檔案逐漸成為檔案工作的熱點。
民生檔案的利用率急劇升高,基層檔案館尤為突出。從河南省各級檔案館的整體利用情況來看,年接待利用者遞增率在20%以上,在查詢利用檔案中,與普通百姓關系最密切的民生檔案占全部利用檔案的95%以上,而利用頻率最高的是個人工作經歷、婚姻狀況、生育證明、房產證明、工資收入等憑證。從各級檔案館檔案利用情況橫向比較來看,凡是館藏民生檔案資源豐富的,檔案館都是門庭若市,檔案利用者增長迅速;凡是館藏結構單一的,檔案館都是冷冷清清,檔案利用者寥寥無幾。
顯然,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各類社會矛盾的增加,檔案的作用已由原來單一的存史資政拓展滲透到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檔案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民生檔案作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原始記錄,作為維護群眾權益的原始憑證,發揮了獨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級檔案館圍繞如何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檔案利用需求,近年來,下工夫抓了檔案資源整合工作。杞縣作為河南省檔案資源整合工作的試點,最先嘗到了甜頭。2007年,杞縣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僅8萬卷(冊、件),年接待利用者不足500人次;2008年,檔案資源整合工作全面展開,將婚姻、土地、房產、組織、人事、勞動、教育、退伍軍人、公安、司法公證、計劃生育、審計、新農村合作醫療等68種、23萬余卷(冊、件)檔案接收進館;2009年,接待利用者達5000余人次,在接待利用高峰,竟然出現利用者排隊和電話預約查閱檔案的現象。杞縣縣委書記郅曉峰深有感觸地說:“一份檔案比多少人做思想工作都有用啊!”“利用檔案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理有據,有說服力、有信服力,既幫助人民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為黨委政府化解了社會矛盾,消除了不安定因素?!?br/> 在整合民生檔案資源時,不少市縣檔案館不僅注重整合過去已形成的檔案,而且注重整合現在正在形成的檔案,加強檔案資源的前端控制。濟源市檔案館把社區、村鎮、家庭等建檔工作作為加強民生檔案工作的重點環節,不斷將民生檔案工作向社區、向基層單位、向百姓延伸,為方便百姓利用檔案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們把與群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企業職工檔案、社會保險檔案、勞動就業檔案、社會救助檔案、醫療保險檔案、居民健康檔案、房地產檔案、藥品食品監管檔案等作為整合的重點。同時,把各部門已公開現行文件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做到“有一個建一個,建一個鞏固提高一個”。
不少基層檔案部門的同志都有同感,在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重大轉變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為民生服務,成為檔案工作實現重大變化的一個新的拐點,是檔案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河南省檔案局要求各市縣在整合資源時,可以整合檔案實體,也可以整合檔案信息。檔案實體的整合要堅持“應有盡有、應收盡收”的原則,通過對現有檔案資源空間布局和內部結構的調整,盡可能把與民生相關的各個領域所形成的檔案接收進檔案館;檔案信息的整合,要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則,對檔案實體一時難以接收或沒必要接收進檔案館的,可把檔案目錄或部分信息接收進來,確保實現檔案資源的社會共享,實現檔案資源和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從體制和機制上做好民生檔案這篇文章,是河南各級檔案部門正在探索的一個課題。鄭州市金水區檔案館籌建電子文檔管理中心,他們按照條塊結合、互聯可控、統一維護、分級管理的原則,整體規劃,同步共建,形成區、鎮和辦事處二級數字檔案館(室)集群,將全區立檔單位檔案室及項目參與各方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統一的數據庫標準、軟硬件平臺和安全控制手段為基礎,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檔案利用者提供一站式、無縫集成、個性化的檔案查詢服務,實現了檔案業務流程的全面自動化?!拔臋n管理中心”還通過區政府內部局域網與互聯網,實現了檔案館與全區政府機關及其下屬各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大大提高了檔案信息的利用率。利用手段明顯提升,利用成效日漸突出。2010年上半年,接待利用者361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8%。
檔案信息在更大范圍的應用和共享是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也是檔案工作進一步發展的內在要求。檔案部門正在打破傳統的檔案利用服務模式,通過數字化轉換和加工來挖掘檔案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新的管理和服務機制的建立,必將推動民生檔案及整個檔案工作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檔案連著千萬家”,關注民生,做好民生檔案工作,是檔案部門的神圣職責。如今,“民生工作開展到哪里,檔案工作就應延伸到哪里”、“老百姓需要什么樣的檔案服務,檔案部門就應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不僅僅是幾句口號,而是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