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這個城市永遠是如此的擁擠,人海車流熙熙攘攘,構成了城市跳動的雜亂脈搏。倉巷這條胡同,有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二十幾處,流淌著歲月的風雨,林溪還記得她小的時候住過的那條胡同,灰暗斑駁中隱含著穿越時光的厚重感。
林溪拽了拽沉甸甸的書包,猜想可能這附近有倉庫或是糧倉什么的吧?要不干嘛起這么一個庸常的名字,一點兒美感也沒有。狹長的胡同七拐八拐的,勉強能開進一輛小面包車。
林溪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她總是在想,為什么哥哥能和父母住在新勝街的家,而自己卻要和姥姥姥爺擠在這狹小的倉巷里?她是不敢怒也不敢言,她從小就怕她的媽媽,媽媽見到她時總是一副嚴厲的面孔。有時,她也挺想像別人家的女兒一樣趴在媽媽的肩膀上撒個嬌,可每一次她抬頭看一眼她媽,又迅速地低下頭趕緊做她自己的事了。她猜想:我究竟是不是我媽媽的孩子呀?怎么在媽媽的面前總是有一種很深的懼怕感?
姥姥給她的解釋是,“你媽工作忙,你爸又在外地工作,她一個人帶不了兩個孩子。你和姥姥姥爺住在一起不高興嗎?”林溪想了想,也沒什么不高興的,有姥姥姥爺疼愛她,住就住唄。她喜歡吃姥姥做的“滋油餅”“紅豆飯”,姥姥燉的魚是最饞人的,老遠就聞到了魚香味兒,令人垂涎欲滴。每一次吃魚時,姥姥只吃魚頭,還說魚頭有味兒,她愛吃,姥姥每次都把魚肉給林溪和小姨留著。
夏天的時候,姥姥經常做涼粉兒,旋薄薄的粉皮,再用特制的調料拌好,真是又解饞又解暑,林溪每次都要吃掉不止兩大碗呢。小姨笑嘻嘻地稱她是“涼粉專業戶”。
姥姥姥爺去世后林溪很少回這個巷子里了,她每次站在姥姥姥爺生活過的那間老屋門口,心就暗暗地痛,仿佛他們的種種痕跡還在那里。刺得她的眼睛熱辣辣地疼,熱淚一個勁兒地在眼眶中打轉。后來,她不再踏進那條小巷了,只是在乘車路過時悵然地回望上幾眼,她聽說今年這一片兒列入了市政規劃,這片兒的居民都要拆遷啦。這個區要蓋成超豪華的仿古四合院高級住宅,里面的設備和裝修都是按五星級設計的。這段時間,很多事情轟隆隆地來,又轟隆隆地去,根本來不及細想。
傍晚的時候,餐廳門前的霓虹燈亮了起來,林溪挑選了最佳的靠窗位置,然后漫不經心地看著街面上的風景等待著她的閨密玉嬌。餐廳里在播放一支曲子,那首曲子是女聲版的《百變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