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掛了很久,也聽了很久久石讓的背景音樂。開始一條一條翻閱博客里的評論和留言,然后一條一條回復。漸漸的,覺得心靜了。通常這個時候,腦子里就會糾纏很多想法,平靜如水的,天馬行空的,各式斑斕。
想起去年臨近高考的五月。
其實如那五月的日子一般,所有當時覺得苦不堪言的東西,在事后回想起來,都會覺得珍貴無比,甚至是歡樂大過痛苦的。很有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
臨近高考的五月,和之前想象中的不同。每天穿梭在抽出新芽的大槐樹下,懷里抱著幾本厚厚的書。這些書和別人的不太一樣,基本都是關于文藝方面的常識,其中偏重的是文學和電影。
那個時候藝考已經結束,連成績都已經公布,得知分數超出本科線三十多分的時候,心情沒有太多波瀾,總覺得這些成績都是理所應當的,至少這和那些個日夜背誦文藝常識和電影電視史的努力是等價的。
之后的很多藝術學校都沒有去參加考試,我想我要的就是能夠留下來,用屬于自己的方式留在重慶。而至于后來才知道,在一個非藝術院校讀藝術專業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師范院校。學費比別人高出幾倍不說,連專業課學起來都是牛頭不對馬嘴,而且在別人口中就是“鉆應試教育的空子”才上的這個大學。
不過,我并沒有后悔。我文化課成績不好,而b7deb4576bd192b9eff0937c0250a262關于電影電視的也都是學來應付考試的。要是誰要我現場寫一個什么欄目策劃的東西,我會艱難得下不了筆。所以,我會為自己能上大學感到萬幸,盡管這樣的專業,對未來而言,多少有些奇招險行的意味。
然后,我想起了我這兩年寫字的時光。
開始認認真真寫字是哪年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接觸雜志的時間是2007年。那是個夏天,我在學校附近的網吧上網,認識了一個雜志的主編。當時對在雜志上寫文章的人總是很崇拜,尤其是當他掛上了主編的頭銜之后。后來,就經常會買他寫的雜志來看??傆X得他的故事很溫暖,語言簡單,卻總能讓人溫暖到悲傷。
在他的幫助下,我開始寫雜志。從《火花》開始,從卷首小散文開始,一篇一篇付梓,最終也開始寫起了那些愛來愛去的故事。
后來,雜志主編因為個人原因,沒有再寫東西了。而我卻對這東西愛不釋手了,每個故事都是悲悲戚戚的。直到我厭倦了這種寫字方式,覺得成天哭哭啼啼沒有一點男子氣概。于是,又在幾個朋友的誘導下,寫起了懸疑小說。我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沒有什么天分的人。轉型寫懸疑的過程中,費了很大勁。可后來又遇到一家爛雜志,一個爛主編。終于,覺得有些疲倦了。以前一次次說過會不再寫文字,不過都是牢騷而已,這一次,我想也不例外。
最后才發現,很多東西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所有擺在眼前的事實會承認自己過去的想法有多天真。一直以為,寫字應該是一件無拘無束的職業??扇缃?,在我還沒有將它變作職業之前,就打起了退堂鼓。不過,我不會放棄。決定了的事情,就不要輕易放棄——這是我長大了,明白自己是個男人之后聽得最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