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1,則移其民于河東2,移其粟3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4,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5,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8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時9,谷不可勝(shēng)食10也;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11,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sāng)死無憾也。養生喪(sāng)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雞豚狗彘(zhì)之畜12(xù),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xiáng)序之教13,申之以孝悌(tì)之義14,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wàng)15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16,涂有餓莩(piǎo)而不知發17,人死,則曰:‘非我也,歲18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19。”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
1河內,黃河以北地方。兇,荒年。
2遷移它的一部分民;河東,黃河流經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有河東之稱。
3調撥它的一部分谷類。
4加,更。
5戰國時各國相互兼并,這里指梁惠王實施暴政與霸道。
6甲,鎧甲;曳,拖;走,逃跑。
7直,只。
8無,同“毋”,不要。
9同下文“無失其時”,“勿奪其時”,指不要在農忙時和繁殖期,征調百姓服役。
10勝食,吃完。勝,盡。
11密網不進池塘捕小魚。
12之,把畜的賓語雞豚狗彘前置。
13認真興辦學校教育。
14孝,尊敬父母;悌,敬愛兄長。申,反復陳述。
15王,用仁政統一天下,使天下百姓歸順。
16檢,制止,約束。
17莩,餓死的人。發,開倉賑糧。
18歲,年成。
19假設關系的復句。斯,那么。至,到,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