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1日,子夜時分,紫禁城中。燈火輝煌、聲勢浩大的迎親隊伍從宮門出發,兩位著蟒袍補褂的王爺騎在馬上,手中執節,帶領著民國的軍樂隊和陸軍馬隊、警察馬隊、保安隊馬隊,護衛著后面的龍鳳旗傘,鸞駕宮燈,浩浩蕩蕩向“后邸”進發。街道兩旁人山人海,站滿了昨日的大清臣民,今天的民國百姓,爭相觀看已經退位的宣統皇帝的大婚。
帽兒胡同,承恩公府,張燈結彩,“那喜柵搭滿了整個大院,房屋都修繕一新,無處不是金碧輝煌”,門前又是一大片軍警,保衛著“皇后”的父親和她的兄弟們——都跪在那里迎接即將到來的“圣旨”。此刻,垂花門內,盛裝華服的17歲少女婉容,正端坐在花團錦簇中,靜候她的婚禮……
1905年10月,帽兒胡同的一處貴族宅內,降生了一位千金,父親郭布羅·榮源欣喜之余,根據《洛神賦》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詩句為愛女起名為婉容,字慕鴻。婉容的祖上是達斡爾族,效忠于滿清皇帝,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戰功赫赫,祖母則是一位皇族格格。婉容兩歲時母親病逝,榮源又娶了軍機大臣愛新覺羅·敏朗的女兒,這位新夫人在家排行第二,人稱“二格格”,精明強干,也很疼愛婉容。幾年后繼母生了一個男孩,起名潤麟。
掌上明珠
榮源非常重視對愛女的培養,單獨為她聘請了家庭教師。幾年中,婉容飽讀經書,能作詩繪畫,尤其喜歡音樂,常常坐到鋼琴前面自彈自唱。偶有別家小姐前來相伴,則對弈品茶,描紅刺繡。頑皮可愛的幼弟偶爾前來玩耍,也為她平靜的深閨生活增添了幾份樂趣。
光陰荏苒,到了1922年,17歲的婉容已經出落成端莊秀美的亭亭少女,而南邊紫禁城中的主人,與她同齡的遜帝溥儀,也到了太妃王僚們忙著給張羅成親的時候。雖然皇帝已經退位,但仍然保留著這個稱號,民國給予對待外國元首規格的待遇。而在遺老遺少的心中,這個皇帝仍然保持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女兒爭得這個機會運用各種手腕和心思,包括榮源在內,都卷入了這場中國封建王朝最后一次“選后”的博弈之中。最后,當無數張不甚清晰的入選少女的照片推到皇帝的面前時,溥儀只是在其中一張上隨手畫了一個圈,第一次圈定的是后來的淑妃文繡,但由于隆裕太后的反對,溥儀不得不又重畫一次,而這次的圈,便圈定了婉容一生的命運。
末代皇后的盛典
選后之后,榮源被授內務府大臣,封三等承恩公,住宅升格為承恩公府,即進行大規模改建,宅門由原來的一間改為三啟一式,兩側是坎墻欞花隔扇,中間的大門裝有鍍金門環,此府后來民間俗稱“皇后府”。府第大修之時,婉容尚住在天津別墅,度過了她少女時代的最后一段悠閑日子。完工之后,她以未來皇后的身份回到了帽兒胡同。
為了練習大婚之日“皇后接旨”的儀式,婉容不得不每天一遍遍預演“三跪九叩”,累得精疲力竭。一次在練習中她身子一歪,險些摔倒,禁不住賭氣道:“不練了!這么來來回回地折騰人!”說罷徑自走回閨房。潤麟回憶說這是頭一次見姐姐發脾氣。這次“罷演”的小風波,馬上被侍奉演練的宮人們報告了溥儀,于是以后的文學作品中便多了兩個不同版本的描述:一是當晚婉容接到了溥儀的電話;二是說婉容收到了溥儀所寫的親筆信,相同的是溥儀都稱婉容為“慕鴻女士”,大意是表達對婉容辛苦的歉意。總之,這是未婚夫婦之間的第一次聯系。
清朝270多年的歷史中,之前只舉行過四次這樣的婚禮盛典,分別是幼年繼位的順治、康熙、同治和光緒,其他皇帝因為是在成年娶妻后繼位,只需將正福晉冊封為后即可。辛亥革命以后,清朝雖然覆滅了,但根據民國政府制定的《優待清室條例》,還是要保持“皇帝”大婚的規格與場面的。大婚之日,婉容身穿大紅錦繡龍鳳袍,頭蓋龍鳳紅蓋頭,端坐入三十二抬的金頂鳳輿,在喜樂飄揚中離開了帽兒胡同,寅時入宮,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后”。
如果是現在的媒體來描述這場婚禮,一定會冠以“清王朝最后的童話”的巨大標題。這次婚禮的確是辛亥革命后盛開的一朵美艷而怪異的曇花,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最后一個華麗璀璨的句號。
從北京到長春
新婚之后,溥儀和婉容之間也有過和諧融洽的日子,兩人同齡,有年輕人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吃西餐、看外國電影,甚至在紫禁城里騎自行車。婉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略通英語,溥儀就請來美國教師專教她英文,并為妻子起了一個與英國女王同樣的名字:伊麗莎白。婉容便用這個名字落款,每天下午用英文給溥儀寫一封情誼綿綿的短信,竟達兩年之久。這些輕松愉快背后,卻隱藏著一些裂痕,以致發展成日后的不可挽回之勢。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兵逼溥儀離開了皇宮,根據《修正清室優待條件》中“永遠廢除皇帝尊號”一條,婉容也失去了“后”名。溥儀帶著妻妾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由于溥儀的生理原因,以及感情不合,文繡不堪忍受離婚而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離婚的妃子,溥儀將此“刀妃革命”認為是奇恥大辱,竟將所有過失歸咎于婉容一人,自此夫妻反目。
溥儀逃至東北成為傀儡皇帝后,對婉容更加置若罔聞,婉容的行動也受日本人的嚴密監視和限制,這一切致使她身心崩潰,吸毒成癮,甚至可能發生了和皇帝侍衛相通、生下嬰兒的事實,這些大大觸怒了溥儀,導致了她以后長達10年的冷宮生活,成為溥儀眼中的“廢后”。
帽兒胡同
婉容離開北京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帽兒胡同舊居?,F在這處住宅門牌號為35號和37號。37號是婉容出生的老宅子,現在是民居。臨街門口內還留有以前的舊門,表面已被風雨剝蝕不堪,但仍然不失華美講究,門頭有精鏤細刻的雕花、門簪,垂花柱飽滿圓潤,紋路優雅;門墩上的石獅面目已經模糊,大門上右邊的銅門鈸卻因住戶長期出入,棱凸處被磨得黃澄澄的,異常奪目。
35號是婉容“選后”之后建造的,院落中的格局基本保持著原樣,還有舊時的游廊小亭。月亮門外,有兩方線條已經模糊的“上馬石”。門內栽著一小片修竹,竟長得如有翠玉般柔潤可愛。因為35號院現在已經是私宅了,所以是不對外開放供人參觀的,聽鄰居老人講,穿過月亮門,院中有玲瓏的假山,半掩著朱柱雕窗的正房,那就是婉容出嫁前住過的香閨,屋中央擺著一面落地穿衣鏡,是慈禧太后從德國重金購來,由宣統皇帝特意贈予未來皇后的聘禮,現在已經成為國寶,連故宮中都沒有第二件。除此,房中還留有典雅高貴的落地花罩。
真實的婉容
不久前,全國政協委員郭布羅·潤麟回來參觀過。婉容出嫁那年,他才10歲,后來親上做親,娶了溥儀的妹妹三格格??谷諔馉幒?,他與父親榮源都被關押在沈陽監獄勞動改造,榮源病故獄中,而他則被特赦回北京?,F在他已是92歲高齡的耄耋老人,仍精神矍鑠,擔任過電影《末代皇帝》的顧問。在他的記憶中,姐姐性格溫文和順,言行都很遵循中國傳統禮教,在家孝敬父母,姐弟感情很好。潤麟隨母親進宮去探望婉容時,見到她與文繡之間是很客氣的,一切依禮節行事。雖然潤麟并不是很清楚姐姐后來尤其是在偽滿時的經歷,但他不相信當下影視劇作中所刻畫的姐姐會變成那樣的任性跋扈、嫉妒成性、貪慕虛榮甚至放蕩不堪。他在竭力尋找證據以還姐姐的清白。
曾在長春侍奉過婉容的宮女崔慧梅,在隱居多年后,看到香港電影對婉容的描述后,也站出來表示“白頭宮女”尚在一日,就要為婉容皇后呼冤。她記憶中的皇后富有同情心,在宮廷的清規戒律和日本人的嚴密監視之下,根本沒有可能和衛士有所聯系,只是一個溫順而自甘命運的女子。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懺悔到:“我不懂得什么叫愛情,在別人的平等的夫婦,在我,夫妻關系就是主奴關系,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與工具?!眰螡M洲國土崩瓦解,皇上倉皇出逃,被忽略厭棄了十幾年之久的末代皇后婉容,終于在延吉的監獄中,孤苦伶仃地走完了40年人生的最后路程。
婉容生前以荷花自娛,取了“愛蓮”的別號,并為之作賦:
妒者諺其國艷,知者贊其德純,多木而色艷,所謂“出污泥而不染”,此非德乎?其全體皆可入藥,此非才乎?
婉容故居
地址:北京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37號的舊宅院,原為清末代皇帝博儀之皇后郭布羅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