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孫中山與陳炯明的分合恩怨

2011-01-01 00:00:00鄧賓善
文史春秋 2011年1期

1922年6月16日凌晨,廣州夜空槍聲大作,炮聲震天,粵軍葉舉部發(fā)生叛亂,4000多名士兵圍攻廣州總統(tǒng)府和總統(tǒng)孫中山在觀音山的住所粵秀樓。廣州全城崗哨密布,交通斷絕,各行政機關(guān)被占領(lǐng)。孫中山化裝成中醫(yī),在槍林彈雨中穿越包圍圈,抵達海軍司令部,登上“楚豫”號軍艦避難,史稱“六一六”兵變。次日,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在黃埔會合,轉(zhuǎn)登“永豐”艦(后改名“中山”艦),游弋珠江,困守無助,蒙難50多天。直至8月9日,孫中山獲悉北伐軍返師失利,才乘英國戰(zhàn)艦“摩漢”號離穗赴滬?!傲涣北兒螅瑢O中山和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這對昔日的同志和戰(zhàn)友,從此反目成仇,成為死敵。

革命征途 兩度分合

孫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自不待言。陳炯明也長期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也稱得上是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縱覽孫、陳關(guān)系幾十年的歷史軌跡,可以概括為兩分兩合,直至徹底決裂的過程。

陳炯明(1875—1933)字競存,廣東海豐人,清末秀才。戊戌變法后,陳炯明與同鄉(xiāng)青年志士開始討論新政治運動,主張“君主立憲”。1906年,他組織“正氣社”,并入政法學(xué)堂學(xué)習(xí),為該校教師朱執(zhí)信所賞識,稱其“品學(xué)兼優(yōu),并且熱心國事”。1909年6月,陳炯明當選為廣東省咨議局議員,并被委為常駐委員。他在咨議局內(nèi)反對賭博,要求懲治貪官污吏,但遭到頑固官僚、腐敗議員的激烈反對。這促使他轉(zhuǎn)向革命,和“君主立憲”分路決裂。1909年1月,陳炯明由朱執(zhí)信介紹加入同盟會。陳炯明由傾向“君主立憲”到正式加入同盟會,是孫中山和陳炯明首次由離到合的標志。

陳炯明加入同盟會后,立即投入革命工作。他一方面利用省咨議局議員的合法身份開展反清活動,一方面參與策劃1910年2月廣州新軍起義和積極投入這年11月開始籌備、定于次年舉行的“三二九”(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他立即奔赴惠州,和鄧鏗一起率民軍(由東江子弟兵組成的武裝,后稱“循軍”)發(fā)動淡水起義,促成了廣東的獨立。廣東革命軍政府成立后,由于廣東是以和平形式獨立的,原清軍龍濟光部雖然反正,但“實存觀望”。廣東當選都督胡漢民為了“張民軍之勢,以壓降軍與防營”,提議陳炯明為副都督,急調(diào)陳炯明率部入穗。不久,胡漢民隨孫中山北上,陳炯明任代都督,首次主政廣東。在此期間,他致力于維護社會治安,力降盜賊、會匪、賭博、械斗等“四害”,推出一系列整頓吏治的舉措,深獲民望,使廣東成為當時建設(shè)事業(yè)較有成就的一個省份。他雖尚未見到孫中山,對孫中山未提議他任都督心懷不滿,與胡漢民有過爭權(quán)奪利的暗斗,但他要把廣東建設(shè)為模范省的籌劃和實踐,與孫中山“思以我粵為一模范省”的意愿相吻合。1911年以前,孫、陳由分到合,雖合中有離,但合的趨勢是主流。

孫中山在臨時大總統(tǒng)解職之后,于1912年4月25日偕胡漢民南來廣東,胡漢民復(fù)任廣東都督。但陳炯明在孫、胡到達廣州的當晚,就留書辭職去香港。他以退為進,給無法掌握軍隊、安靖地方的胡漢民出了一個難題。胡漢民只得派朱執(zhí)信到香港把陳炯明請回來,并委以軍統(tǒng)、廣東綏靖處經(jīng)略和廣東警衛(wèi)軍總司令等職。之后,陳炯明又接受北京政府委任的廣東護軍使職務(wù),陳炯明一時權(quán)傾粵省。

1913年3月發(fā)生著名革命黨人宋教仁遇刺身亡一案,“宋案”真相大白后,孫中山力主興兵討袁。但袁世凱先下手為強,先后解除了贛督李烈鈞、粵督胡漢民、皖督柏文蔚等革命黨人的職務(wù)。7月12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宣布獨立,“二次革命”爆發(fā)。接著江蘇、安徽、上海等地紛紛宣布獨立。但1913年6月代胡漢民任總督的陳炯明的態(tài)度卻仍游移不定。后為形勢所迫,直至7月18日,陳炯明才宣布廣東獨立,但其部下卻已為袁所收買而發(fā)生兵變。陳炯明出走南洋,廣東獨立宣告失敗,歷時僅18天。

陳炯明出走后黯然若失,埋怨孫中山發(fā)動的“二次革命”使他因此喪失了軍隊和地盤。他拒絕參加由孫中山新組建的“中華革命黨”,與李烈鈞、柏文蔚、李根源等另組“歐事研究會”。隨后,他在南洋一帶又組織“水利促進社”,自樹一幟,自行籌款,拒不與中華革命黨合作。但陳炯明對袁世凱耍弄手段奪去了他的軍隊和地盤,更是怨忿難消。在反袁這一點上,他和孫中山仍然“離”中有合。

1915年6月9日,袁世凱承諾日方所提“二十一條”中的大部分條款,且緊鑼密鼓地加快復(fù)辟帝制的步伐,從而打破了“歐事研究會”和“水利促進社”許多成員對袁的幻想。1915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史稱“護國運動”。陳炯明為形勢所鼓舞,召集舊部,于1916年1月在惠州淡水誓師討袁,孫、陳在武裝反袁這一點上又趨同了。經(jīng)過朱執(zhí)信居中斡旋,陳炯明認識到“吾黨須合一進行,方克有濟”,反映在行動上,陳炯明反袁、討龍(龍濟光,袁世凱在廣東的爪牙)的立場是堅定的。4月6日,廣東軍閥龍濟光在民軍的壓迫下宣布獨立,南方獨立各省于5月8日在廣東肇慶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務(wù)院”。陳炯明其時力量太小,沒當成護國軍務(wù)院的撫軍,而西南實力派卻很快和比陳炯明更有實力的龍濟光達成妥協(xié),龍成為護國軍務(wù)院的撫軍之一。失落的陳炯明離粵北上,但也只得到繼袁世凱而任總統(tǒng)的黎元洪授予的“定威將軍”的空銜,連議員也未當上。

歷史的發(fā)展,使孫中山和陳炯明再一次走到了一起。1917年7月,張勛復(fù)辟失敗,復(fù)任總理的段祺瑞宣布不再恢復(fù)國會和《臨時約法》,企圖用武力統(tǒng)一中國。孫中山對北京政府完全失望,決心發(fā)動“護法運動”,一度出現(xiàn)孫中山與西南各省軍閥以及部分國會議員、政客聯(lián)合抗北的局面。陳炯明為依托護法再次擁兵割地,特地跑到上海,“乃詣孫公獻議赴粵”,并向?qū)O中山認錯,表示擁護。適孫中山其時正謀覓護法基地 ,陳炯明的歸來,正可倚以建立護法政權(quán)。于是表示歡迎,并在海軍總長程璧光、滇軍將領(lǐng)李烈鈞的支持下返粵護法,于1917年9月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

1917年下半年孫中山和陳炯明的再度復(fù)“合”,帶來了以下兩方面的積極效果。首先,為名噪一時的陳炯明“漳州新政”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孫中山、胡漢民等多方活動下,1917年12月,新任廣東代都督、桂系軍閥莫榮新終于同意將二十營省長親軍撥交陳炯明統(tǒng)領(lǐng)。孫中山以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名義任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這是當時護法軍政府所擁有的主要陸軍,充分表明了孫中山對陳炯明的信賴與倚重。這是孫、陳關(guān)系和好的一大成果。

1918年下半年,陳炯明率部進軍潮汕,窺取閩南,移駐福建漳州。在漳兩年多,陳炯明開展社會改革和建設(shè),頗著政績,被稱為“漳州新政”?!罢闹菪抡辈坏顷惥济髯郧迥┮詠砀母镏袊?、實現(xiàn)地方自治的一次最有效的實踐,而且也是孫中山和陳炯明相輔相成、成功合作的最佳時期。其次,援閩粵軍返旆驅(qū)逐舊桂系軍閥莫榮新,為孫中山第二次護法斗爭和陳炯明再次主政廣東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20年7月,直皖戰(zhàn)爭爆發(fā),廣東的桂系軍閥與直系軍閥相勾結(jié),派兵進入福建,妄圖乘機消滅當時駐扎在閩南的粵軍。陳炯明根據(jù)孫中山的指示,指揮粵軍發(fā)動了對桂系的進攻,直迫廣州。10月26日夜,桂系莫榮新殘部逃出廣州,全省乃為粵軍占領(lǐng)。11月下旬,孫中山離滬再到廣州,重組護法軍政府,開始了第二次護法斗爭。陳炯明任陸軍部長、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第二次主政廣東。他全力實施行政制度改革,推行地方自治,實行縣長民選;他不顧財政困難,厲行禁煙禁賭(煙賭稅為廣東歷來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他重視教育,誠聘陳獨秀來粵擔任廣東省教育委員長,以全省稅收十分之一以上撥作教育經(jīng)費,栽培了彭湃等一批有為的青年才俊。這一切都使陳炯明被人稱為“革命的督軍,本省的愛國者,外國帝國主義的仇敵”。

政見之爭 分歧加深

自1912年至1920年底,孫中山和陳炯明一直處在離中有合之中,特別是兩人政治主張上的分歧在粵軍驅(qū)桂回粵后日益加深,或明或暗地展開了爭論、乃至斗爭,導(dǎo)致最終決裂。

孫中山和陳炯明首先在中國該如何統(tǒng)一的問題上出現(xiàn)了較大分歧。孫中山堅持護法斗爭,積極聯(lián)絡(luò)西南軍閥和北方軍閥的皖、奉系,以對抗直皖大戰(zhàn)后竊取北京中央政權(quán)的直系軍閥。第一次護法失敗后的兩年間,孫中山雖在上海閉門著書立說,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奪回廣東,重振護法事業(yè)的希望。1920年11月下旬,孫中山離滬再到廣州,第二年5月,重組護法軍政府,開始了第二次護法斗爭。他決心以廣東為根據(jù)地,用武力討伐軍閥,“以成戡亂之功,完護法之愿”。但陳炯明對此不以為然。他主張聯(lián)省自治,力主在南方休養(yǎng)生息,與孫中山的主張形成尖銳對立。因此,陳炯明開始并不歡迎孫中山來穗主持工作,亦不愿國會議員來粵復(fù)會。孫中山對此也有所聞,特派汪精衛(wèi)回粵與陳商談,汪對陳承諾:“粵事由陳君主持,中山回粵不過回復(fù)前日被逐之顏面?!痹偌由蠌闹腥A革命黨時期即跟隨孫中山的粵軍重要將領(lǐng)許崇智、蔣介石,這時因與陳炯明鬧矛盾跑到上海向?qū)O申訴,他們都力主孫中山南下。陳炯明生怕粵軍因此而分裂,才不得已去電歡迎孫中山。

孫中山回到廣州后仍在維護國會合法的旗幟下開展斗爭。他在上海時即謀籌議選舉正式總統(tǒng),成立正式政府。但陳炯明殊不以重組軍政府為然,認為廣東若選出總統(tǒng),“北方必藉口來打,真是自樹目標,使人攻擊,粵省基礎(chǔ)尚未鞏固,一有戰(zhàn)事,實至危險?!保ā蛾惥济骷废戮?,第560頁)陳炯明于1921年4月18日召開軍事會議,議決共同反對總統(tǒng)就職。陳部葉舉等20多名將領(lǐng)發(fā)出勸阻孫中山就任大總統(tǒng)職的電報。陳的另一部將洪兆麟單獨發(fā)電,“頗為激昂,詞意自托于兵諫?!保ā秾O文就職前之波折》,載長沙《大公報》,1921年4月26日)后由胡漢民、汪精衛(wèi)極力疏通,陳炯明對部屬亦有勸止,這種緊張對峙局面始有緩解。孫中山于1921年5月5日就任大總統(tǒng)職,陳炯明雖被迫勉強祝賀,其內(nèi)心實難悅服,其部屬甚至揚言要把國會趕出廣州。

陳炯明回粵驅(qū)桂成功后即已擔任廣東省長兼粵軍總司令,廣州新政府成立后,他入閣擔任內(nèi)政部長,后又征得孫中山同意,兼任中國國民黨廣東支部長。至此,廣東全省黨政軍大權(quán)全部落入陳炯明手中。自此以后,政見之爭伴隨著地盤、軍隊和餉源的攘奪,使孫中山和陳炯明的矛盾更為激化,并由暗爭漸轉(zhuǎn)為明斗了:一、廣東軍政大權(quán)再次掌握在陳炯明手中后,他的嫡系親屬又紛紛來廣州求官問職,都督府幾乎成了海豐(陳的出生地)會館,機關(guān)的大小職員都是說海豐話的人,內(nèi)政事務(wù)均由海豐幫、惠州幫把持。二、陳炯明對軍隊的把持更嚴。他自任粵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以海豐軍人為主組成,不斷續(xù)添新軍,裝備亦較優(yōu)良。第二軍軍長由許崇智擔任,吳忠信、蔣介石等原中華革命黨的軍事干部都在第二軍,武器陳舊,人員不齊。因此當時有人譏議說:“陳氏好談社會主義,動輒以打破私有制相號召,惟政權(quán)必壟斷于海陸豐,軍權(quán)必集中于陳家將。”三、軍餉供應(yīng)問題使孫、陳之爭日趨白熱化。孫中山返粵不久,陳炯明即在致孫中山的函中提出:“不得以廣州物產(chǎn)及收入抵押外債”,“廣東不擔承客軍餉項”。(《關(guān)于軍政府之種種消息》,載長沙《大公報》,1920年12月9日)陳飭令:“各軍隊所需經(jīng)常、臨時等費,均應(yīng)呈本部核明發(fā)給,毋得徑向財政廳支領(lǐng),以昭劃一。其征收各機關(guān)所有厘稅及一切捐項,均應(yīng)解交財政廳核收入庫,各軍隊不得藉端截留。”(《廣東最近之民治觀》,載上?!渡陥蟆罚?920年11月23日)這等于卡住了孫中山和他所倚重的部分客軍的脖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即將開始的北伐,也成為日后釀成兵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后方掣肘 北伐失敗

孫中山和陳炯明的矛盾終于在堅持還是反對北伐的問題上總爆發(fā)。孫中山堅持護法運動,和北方直系中央政權(quán)堅持武力征南的方針相對,主張通過北伐實現(xiàn)統(tǒng)一,謀求國事的根本解決。為此,他在上海擬往廣州重建護法軍政府前,就多次致函各地護法將領(lǐng),促令待機北伐。孫中山因陳炯明返粵驅(qū)桂軍功卓著,但又與己見不合,故特致函在粵軍第二軍任參謀長的蔣介石,要蔣轉(zhuǎn)告陳炯明,表示他將以昔日信托黃興、陳其美那樣信托陳炯明。當北伐開始后,孫中山苦于軍餉無著,曾努力說服陳炯明:“吾北伐而勝,在事實上固不能回兩廣;北伐而敗,且尤無顏面回兩廣。兩廣請兄主持,但毋阻吾北伐及切實接濟餉械而已。”(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3篇,第1095頁)

但與主張全國先統(tǒng)一后建設(shè)的孫中山不同,陳炯明在1921年2月中旬的一次公開談話中,明確反對南北雙方的武力統(tǒng)一。他說:“今日吾人已確信中國如再欲以君主政體或武力專制相統(tǒng)一,已斷乎不可能。”(《陳炯明集》下卷,第560—561頁)同年11月,陳炯明在《關(guān)于北伐的談話》中更進一步說:“連年用兵,將士疲勞,宜暫休養(yǎng);餉械未足,宜事補充;且湘省方倡聯(lián)治,即議北出,宜先疏通;且南北議和草約經(jīng)中山認可,已派代表征求江浙各省,宜得同意,不能突起用兵,自毀信義?!保ā抖ㄍ④婈惞偞媸侣浴?,載《有關(guān)陳炯明資料》,第326頁)1921年6月27日,他雖接受孫中山的命令會師廣西,但孫中山是借西征為北伐消除后顧之憂,陳炯明則如孫中山所稱“欲兼桂以自益”,即將廣西變?yōu)樽灾问?,成為他的盟友,至于北伐,陳炯明自始至終是堅決反對的。

1921年8月后,北伐進入加緊準備階段。12月14日,孫中山在桂林召開軍事會議,整飭云集桂林的5萬大軍,計劃來年春天一到,大舉入湘北伐。北伐大計中惟一的變數(shù)是陳炯明。為最后求得陳炯明對北伐的支持,1921年10月27日,孫中山乘軍艦到達廣西梧州,電召駐守南寧的陳炯明來梧商討北伐大計,陳炯明托辭拒赴梧州。1922年1月24日,孫中山親赴南寧與陳炯明會面,陳不敢公開抗命,被迫同意留守后方,每月接濟北伐軍軍餉50萬元。從當時實際情況看,孫中山堅持的1921—1922年北伐,條件并不成熟,確是勉為其難;要陳炯明提供必需餉械,亦有實際困難。陳炯明與胡漢民、汪精衛(wèi)會談中指出:“目前粵省兵力、財力均須休養(yǎng),而桂省籌辦善后(指粵軍援桂,助廣西自治)亦極棘手。其中大部分仍須仰賴吾粵相助為理,此時萬無再出兵北伐之余力。”(載1921年11月8日長沙《大公報》)陳之所言,亦是實情。因此,他雖口頭允諾接濟北伐軍軍餉,但實際上只能敷衍搪塞而已。幸得留守廣東的粵軍參謀長鄧鏗,當時一面主持粵軍軍務(wù),一面負責為北伐軍籌餉。在他的努力下,在粵省財政十分困窘的情況下,對北伐軍還是有所接濟。

1922年2月21日,鄧鏗在廣州火車站遇刺身亡。鄧鏗一死,北伐所需接濟不至,孫中山于4月被迫改變計劃,下令在桂各軍改道潛回廣東。5月6日,北伐大本營移至廣東韶關(guān),孫中山親赴韶關(guān)督師。一周后,李烈鈞、黃大偉、許崇智三路大軍進攻江西,所向披靡,一舉攻克贛南重鎮(zhèn)贛州,復(fù)以破竹之勢進至吉安,直至省會南昌。但一個月后,廣州突發(fā)“六一六”兵變,北伐大軍被迫回師援救,但又為陳軍擊敗,此次北伐遂以失敗告終。

兵變決裂 分道揚鑣

鄧鏗與孫中山、陳炯明關(guān)系都很深,鄧遇刺身亡,使孫、陳失去了調(diào)和人,孫、陳關(guān)系更為緊張。鄧鏗被害后,為避嫌疑,陳炯明電辭內(nèi)閣的任職。4月21日,孫中山批準陳炯明辭去廣東省長、粵軍總司令、內(nèi)務(wù)部長等職,僅保留陸軍總長一職,并令陳炯明返回海豐家中休養(yǎng)。又飭所有粵軍直轄于大元帥,立即激起陳部的激烈反對。孫中山稍作讓步,授陳以陸軍總長兼中部北伐聯(lián)軍總司令,有權(quán)節(jié)制調(diào)遣兩廣地方軍隊。陳炯明在解職的當天,便率心腹轉(zhuǎn)赴惠州,堅不復(fù)職。5月18日,駐廣西的陳軍主力葉舉部50多個營,因失去接濟,回竄廣州,布防于石龍、虎門一帶。孫中山命葉舉等部撤離廣州,否則將以毒氣彈消滅之,葉抗命不聽,廣州氣氛一日比一日緊張。之后,葉舉部隊到財政部要求發(fā)餉,由此引發(fā)群眾擠兌風(fēng)潮,廣州物價成倍上漲,人心惶惶。孫中山接到財政部長廖仲愷的急電后,6月2日從北伐前線趕回廣州坐鎮(zhèn)。身在惠州的陳炯明亦命葉舉勿與孫中山發(fā)生沖突,撤回東江。葉不聽令,叛亂終于發(fā)生。

“六一六”兵變發(fā)生后,孫中山曾指揮海軍各艦幾次進攻叛軍,均無濟于事。7月初,江西前線北伐軍回師廣東,討伐叛亂,但陳炯明的部隊占據(jù)韶關(guān),北伐軍久攻不下,回師受阻,一時雙方相持不下。其間雙方軍隊多次交火,廣州民眾飽受戰(zhàn)火蹂躪,生命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貛煆V東的北伐軍終因受到陳部和直系部隊的前后夾擊,腹背受敵,只得分路退卻。孫中山在軍艦上苦苦堅持了50多天,孤立無援,得知北伐軍兵敗的確訊后,8月9日被迫離開廣州,經(jīng)香港回到上海,第二次護法斗爭終告失敗。

孫中山和陳炯明由昔日戰(zhàn)友因內(nèi)部分歧而發(fā)展成流血沖突,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所述,造成決裂的主要原因還是政治主張的分歧。孫中山1925年逝世后,陳炯明親擬了一副挽聯(lián)致悼:“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zhàn)再戰(zhàn),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載香港《華星報》,1933年9月29日)挽聯(lián)中表示,導(dǎo)致自己和孫中山一戰(zhàn)再戰(zhàn)的是“公仇”,而非個人恩怨。這里所謂的“公仇”,當指由兩人政見的不同而造成的嫌隙。孫中山堅持要陳炯明放棄聯(lián)省自治的主張,聽從他通過北伐統(tǒng)一中國的號令;陳炯明則認為以聯(lián)省自治之精神而制定憲法,則南北統(tǒng)一不成問題,不必訴之武力。陳炯明在致京津粵議員電中說:“炯明秉聯(lián)治主義而奮斗,冀實行此主義以救國,中山贊成聯(lián)省,則我聽其令;若中山仍效北方軍閥,作武力統(tǒng)一迷夢者,則我雖助中山,而粵人不諒我也?!保?923年6月23日《申報》)政治主張的不同,導(dǎo)致改造舊中國的步驟、手段、方法各異,成為孫中山和陳炯明迭生沖突乃至最后決裂的決定性因素。

粵軍內(nèi)部派系林立、人事關(guān)系復(fù)雜也是造成孫中山和陳炯明走向決裂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胡漢民、許崇智及以他們?yōu)槭椎脑吓?,掌握著中樞軍政大?quán)。1914年7月8日,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東京組建。孫中山為總理,陳其美為總務(wù)部長,張靜江為財務(wù)部長,居正為黨務(wù)部長,胡漢民為政治部長,許崇智為軍務(wù)部長。他們與陳炯明早生矛盾,久蓄積怨。“六一六”兵變時,陳的部屬以“清君側(cè)”為名,要求孫中山驅(qū)逐胡漢民等6人。兵變后,陳炯明又多次要求“清君側(cè)”,即清除胡漢民等人。但胡漢民、許崇智分別是孫中山的文武左右手,陳炯明愈是提“清君側(cè)”的要求,孫、陳的對立愈是加劇。

最后,在孫中山、陳炯明關(guān)系漸趨緊張的敏感關(guān)頭,另有人推波助瀾,火上澆油,是造成孫、陳關(guān)系破裂的最為直接的原因。兵變前,陳炯明屢次說到:“粵局弄到如此田地,挑撥離間者大有人在,不去此輩,吾與孫中山先生永無復(fù)合之日。”(《吳稚暉與陳競存之友誼》,載香港《華星報》,1933年9月29日)就在兵變發(fā)生前十幾天,他還對汪精衛(wèi)有所指地說:“隨中山多年,誼不可謂不厚,尚且信一般間言而遺棄之,尚復(fù)有何許人能共濟大難乎?”(《陳炯明與汪精衛(wèi)談話》,載長沙《大公報》,1922年5月25日)陳炯明所說的“此輩”及向?qū)O中山進“一般間言”的人,便是日后影響中國半個多世紀歷史的蔣介石。

蔣介石在粵軍將領(lǐng)中可謂是一個另類。他較早加入同盟會,又在日本軍校學(xué)過軍事,因此受到孫中山的器重。1918年3月,身在上海的蔣介石接到孫中山從廣州發(fā)來的電報,命他啟程赴粵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的作戰(zhàn)科主任。這是孫中山第一次正式啟用他。蔣介石長于參謀、籌劃,參加粵軍后,在列次戰(zhàn)役中也曾嶄露頭角。但他作為一個外省人,在粵軍中并不得志。陳炯明視粵軍為“親軍”,排外傾向嚴重,對蔣介石自然也不待見,有功不賞,動輒得咎,為此蔣曾幾次辭職離開粵軍。1920年,粵軍擴編,許崇智任第二軍軍長,蔣介石被委為參謀長,但他夾在陳炯明、許崇智和鄧鏗這粵軍三巨頭之間,依然感到處處受打擊、排擠,于是又一次辭職。蔣介石把這幾年來郁郁不得志,歸之于陳炯明對自己的排擠和打擊,積怨頗深,忿恨難平。他感到,自己是黨內(nèi)惟一在日本留學(xué)學(xué)過軍事、懂得打仗的人,理應(yīng)得到領(lǐng)袖的賞識和重用。據(jù)他觀察,陳炯明有異心,他幾次提醒孫中山:“若望其(指陳炯明)見危授命,尊黨攘敵,則非其人”,“請先生善誘之而已。”可是,孫中山并未采納,還是處處倚重陳炯明。這更使他認定,陳炯明是他接近領(lǐng)袖的一塊擋道的巨石,只要陳炯明在一天,自己便無出頭的一天。陳炯明成為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機會很快來了。正當蔣介石辭職回上海和陳潔如結(jié)婚后回溪口老家省親沒幾天,就接到了孫中山的電報,要他速返廣州。等蔣介石趕到廣州,孫中山已去梧州籌備北伐,蔣第二天又趕往梧州,擔任孫中山的軍事顧問。這使他有了更多向?qū)O中山“進言”的機會。1922年4月,在籌備北伐的緊急關(guān)頭,孫中山給陳炯明連拍四五封電報,查詢供應(yīng)物資及軍火何時運來,卻都沒有回音。蔣介石趁機說:“陳炯明將軍不可信任,他對你擔任領(lǐng)導(dǎo),只有輕蔑之意而已!”孫中山聽了一笑了之。當夜,蔣介石給孫中山寫信,再一次提請孫中山認清陳炯明的奸險本性。第二天面見孫中山時,又要求立即解除陳炯明的職務(wù),消滅駐守廣西由葉舉指揮的部隊。但孫中山不以為然,他對蔣說:“陳還沒有公開反對我,所以請不要制造事端。此外,駐扎在廣西的部隊都是我的同胞兄弟,曾經(jīng)多年與我并肩奮斗。你怎可提出如此的建議?”蔣介石受了孫中山這一番痛斥,心中很是不快。第二天,他又不告而別去了上海。

蔣介石人雖離開,但并未就此罷休,一到上海,他便發(fā)起函電攻勢。他多次致函、致電胡漢民、廖仲愷、許崇智,敦促他們馬上采取行動驅(qū)逐陳炯明。他在6月1日給許崇智的信中強調(diào)“先伐陳炯明,再議北伐”,他還繼續(xù)給孫中山寫信,力勸進攻陳炯明。一時間謠言四起:“孫中山已決定逮捕陳炯明將軍,剝奪其職階,并摧毀其惠州本籍的基地。”反陳成為街談巷議的重要話題,這使陳炯明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陳炯明惟恐孫中山被人說服,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無可避免地落入了蔣介石逼其反叛的圈套。

蔣介石終于如愿以償。1922年6月2日孫中山自北伐前線回到廣州,發(fā)現(xiàn)葉舉部有“異動”跡象,當天就給遠在溪口老家的蔣介石發(fā)去急電:“粵軍危急,軍事無人負責,無論如何請兄速來助我,千鈞一發(fā),有船即來,至盼?!庇谑?,在領(lǐng)袖最危險、最孤立無助的時候,他到了領(lǐng)袖的身邊,與領(lǐng)袖患難與共地度過了驚心動魄的50多天,由此凸顯了蔣介石在孫中山營壘中的地位,為他日后的飛黃騰達贏得了無與倫比的寶貴資本。

“六一六”兵變后,孫、陳兩人成為死敵。孫中山退出廣東后,陳炯明回穗復(fù)任粵軍總司令。1922年冬至1923年春,孫中山策動滇、桂軍和部分粵軍反戈驅(qū)陳,重新占領(lǐng)廣州,陳軍退據(jù)東江一帶。隨后,雙方互有進退,戰(zhàn)事呈膠著狀態(tài)。和議幾度出現(xiàn)傳聞,各種調(diào)?;顒颖砻嫔蠠狒[一時,但雙方均不愿作實質(zhì)性的讓步,和議遂寢。1924年10月,孫中山在弭平與陳炯明多有聯(lián)系的商團叛亂后,決定先肅清東江陳炯明部再進行北伐。不久,北京政變發(fā)生,孫中山應(yīng)邀北上和談,于翌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其后,廣州革命政府秉承孫中山的遺命,憑借以黃埔軍校為基礎(chǔ)的新建軍隊,兩次東征討陳。1925年底,陳軍丟失東江地盤,殘部退至閩贛邊境,陳炯明從此蟄居香港,直至1933年9月22日在貧病中告別人世,他和孫中山的恩恩怨怨才最終畫上了句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性爱网站|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老色鬼欧美精品|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欧美一级片在线|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999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狠狠亚洲五月天| www.youjizz.com久久| 色国产视频| 欧美激情伊人|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99热最新在线|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不卡网亚洲无码|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超碰免费91|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靠逼视频|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动漫|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亚洲一级毛片|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色成人亚洲|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亚洲成人在线网|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国产|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