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清朝時期越西俄洛書古的拉比杰齒有一匹神馬。此馬通體烏黑,油光放亮,狀如烏云,身體高大,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唯有四個馬蹄白得賽雪,恰如山頂積雪之狀,背長腰短而平直,鬃毛飄逸,寶石般澄清的眼睛,四肢關節筋腱發育壯實。名喚“末諾窩惹”。“末諾窩惹”生活在地勢平坦、森林茂密、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的俄洛書古。它能日行千里。可以追風趕日。“末諾窩惹”的神異在于其奔馳之際,如天上翻卷的烏云直逼白雪皚皚的高山之頂一般,其勢威猛,霸道無比,猶如項羽所騎戰馬“烏騅”。
說起“末諾窩惹”的來歷,不得不又提起一名傳奇人物吉潘瓦西。
據傳清朝時期越西出了一名傳奇人物,名叫吉潘瓦西,他滑稽機智,憨直可愛,具有農民式的幽默和菩薩般的善良,時常幫助窮苦大眾。至今越西乃托鎮莫洛村仍有后人。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足智多謀的吉潘瓦西走在越西大花鄉瑞元村青山嘴的小路上,遠遠就聽到山坡上有一小孩在哭泣。吉潘瓦西聞聲尋找到了在山坡上放馬的漢族小男孩,見小男孩哭的如此傷心。小男孩見有位彝族男人過來,還因為是來搶他去做娃子的。但小男孩沒有跑,心想有的在這兒做長工受盡地主老財的折磨,又想到父親被地主毒打而死的慘狀,到那里都是做長工。可吉潘瓦西溫和地坐在了小男孩的身旁并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干糧給小男孩吃,小男孩因為太餓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等小男孩吃得差不多時,吉潘瓦西遞水給他并關切地詢問小男孩為候哭得如此傷心。吃飽喝足的小男孩此時沒有了恐懼,便一五一十地講述起哭泣的原由。
小男孩一家是當地一惡霸地主家的長工,因母親長得俊俏而被惡霸地主玷污后上吊終結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父親抱著冰冷的母親痛哭了一天一夜后便去與惡霸地主拼命,結果沒有能要惡霸地主的命而自己被惡霸地主活活的打死了,現在雙親的尸首因為沒有錢而未能人土,所以自己在此哭泣。
吉潘瓦西聽完小男孩的述說后,心里真不是個滋味,想想自己如何才能幫助這個苦命的小男孩呢?吉潘瓦西看到一匹幾個月大的小馬駒正在吃草的母馬身上左躍右跳,神駿異常,細看是一匹通體黑緞子一樣的小馬駒,油光放亮,活蹦亂跳。
看到此情景后吉潘瓦西計上心來,叫小男孩把小馬駒賣給他,他原出兩錠銀子。可小男孩說:“我把小馬駒賣給你,錢東家能放過我?我死了到解脫了,可我的雙親又由誰來安葬”?吉潘瓦西連忙給小男孩說:“你用這兩錠銀子去把你的雙親好好安葬,好讓他們入土為安。而小馬駒你雖然賣給了我,我今天不會牽走的。我一年以后自己來找你的東家要我的馬且不會說出我倆今天說的一切,這你放心了”?說完吉潘瓦西讓小男孩把小馬駒牽過來,吉潘瓦西用隨身攜帶的刀在小馬駒屁股上輕輕割開一道小口并放入一枚銅錢,把兩錠銀子給了小男孩并囑咐他不要對任候人說起今天他倆所說所做的一切事就走了。
第二年春天吉潘瓦西又來到大花鄉瑞元村的青山嘴,逢人便問看沒有看到一匹通身烏黑、油光放亮的壹歲多的小馬。說他的馬丟失了。第二天他在頭一年小男孩放馬的地方看到了小馬,此時小男孩和小馬都長高長結實了不少。他與小男孩耳語一陣后,小男孩便與吉潘瓦西撕打起來。過了一陣,小男孩和吉潘瓦西一同來到瑞元村的村長家。吉潘瓦西給村長說:“村長,我的小馬丟失了三個多月,今天終于找到了,可這個小男孩說小馬是你們村錢金寶家的”。村長一聽。心想錢金寶是村中一大地主,此人心狠手辣,便急忙派人通知錢金寶前來解決糾紛。
地主錢金寶一聽有名的機智人物吉潘瓦西說自己的小馬是他丟失三個多月的。深知吉潘瓦西不是等閑之輩,錢金寶找來村中有名望的多名人士前來作證。說小馬是自己家的母馬所生,此事放馬的小男孩和村中人士都能證明。吉潘瓦西和錢金寶在瑞元村村長家理論半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村長心想兩邊都不是等閑之輩,我何必招惹他們呢。一直在聽雙方申辯的村長終于開口了,雙方都靜聽他的公斷,可等來的是:“此事你們都到縣衙去找我們英明神武的知縣明斷吧,我斷不了你倆的這件事”。錢金寶心想瑞元村人人都知道小馬是我家母馬所生,到縣衙就到縣衙。
吉潘瓦西和錢金寶一同來到縣衙,知縣聽完雙方的陳述和錢金寶帶來的眾多證人證詞,問吉潘瓦西你可有證人證詞?吉潘瓦西說:“尊敬的知縣大人,我的證人證詞都在我們村中,可我們村離縣城太遠,我沒有帶來。錢金寶先生帶來的眾多證人證詞都是他們村中之人和他的長工,他們的證人證詞是不可信的。我的小馬一生下來我就作了記號,請問錢金寶先生的小馬可有記號”?
知縣聽完吉潘瓦西聲的陳述就問錢金寶:“你的馬可有記號”?錢金寶先生說:“我的馬沒有記號,可此馬是我家母馬所生,一直由我家飼養。如果吉潘瓦西先生能拿出讓大家信服的證據,我原聽知縣大人的明斷”。聽完錢金寶先生的陳述,知縣大人就讓吉潘瓦西拿出他的證據。吉潘瓦西說:“尊敬的知縣大人,我的證據就在馬兒的屁股上。為了預防丟失,我的小馬在很小時我就在它的屁股上放置了一枚銅錢。煩請知縣大人當場取證,以還我公道”。
聽完吉潘瓦西的陳述后,知縣命師爺當場取證。果然在小馬的屁股上取出了一枚銅錢。知縣當庭就把小馬判給了吉潘瓦西。錢金寶氣的有口難辯,只好打道回村。吉潘瓦西看了一眼錢金寶家的小長工。小長工露出了感激之情。吉潘瓦西把小馬牽回莫洛村中飼養。可小馬食糧大的驚人,他根本無力飼養它,只好將小馬出售給了俄洛書古的拉比杰齒。
拉比杰齒把小馬買回俄洛書古后,取名為“末諾窩惹”。拉比杰齒通過數年的精心飼養和馴服,“末諾窩惹”長成了一匹粗壯結實,雄健膘悍的駿馬。
一天夜里,拉比杰齒在睡夢中路遇一白須過膝的仙人。他告訴拉比杰齒“末諾窩惹”是天上的神馬與人間凡馬的結晶。有一天天神恩梯姑慈家的神馬偷偷跑到越西縣大花鄉瑞元村青山嘴,與人間的凡馬交配后生下了純黑的神馬“末諾窩惹”。
有一年秋天。拉比杰齒家殺羊招待從普雄來家中做客的娘舅家的人。羊肉煮在鍋里才發現沒有了鹽,拉比杰齒對客人們說:“尊貴的客人們。請你們稍等片刻,我趕快到越西城去買鹽回來”。客人們完全不相信,從俄洛書古到越西城山路崎嶇,來回要走整整一天。在當時,整個彝區最缺的就是鹽,鹽甚至比金子還金貴。拉比杰齒,當著眾人的面騎著“末諾窩惹”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羊肉還沒有煮熟,鹽已經買回來了,客人們望著“末諾窩惹”由衷地稱贊道:“真是一匹神馬啊”!
有一年冬天,喜德縣合坡洛鄉瓦張家舉行規模宏大的送亡靈歸祖儀式,要舉行盛大的賽馬活動,拉比杰齒很想去參加。但因兩家是冤家,經常械斗,怕有去無回,于是他穿著破爛的衣裳,用草繩當韁繩,扮成一個窮人的模樣去參加比賽,人馬都顯得很一般。賽馬場上人山人海,前來參加送靈歸祖儀式的各路親戚都在加緊備戰,喂馬的喂馬,梳理馬鬃的梳理馬鬃。婦女們個個穿著各自最漂亮的彝族服飾,有的滿身金銀,優雅華貴,姑娘們個個花枝招展,水靈俊秀,男人們人人頭頂英雄結,精神抖擻。可拉比杰齒只是一再喂著他的馬兒,馬鬃凌亂,衣裳破爛,觀眾中有人在竊竊私語:“人家騎手個個穿著漂亮,精神抖擻,賽馬打扮時尚,而他的馬韁繩都是用毛草編的”。
賽馬開始了,騎手們個個神氣地進入賽馬場,而拉比杰齒騎著“末諾窩惹”卻遭到了阻攔。雖然他據理力爭,但由于他左看右看都不像個騎手,所以沒能入場。這時,有觀眾出來為他求情,讓他進去試一試。賽馬開始并已跑了三圈,拉比杰齒才來到賽場。他騎著“末諾窩惹”開始跑,只見他的“末諾窩惹”疾馳如飛,看得觀眾眼花繚亂,不時發出喝彩,不一會兒他跑完規定的圈數,還多跑了三圈后按彝族習俗自報家門:“騎手人是拉比杰齒,馬是‘末諾窩惹’,你家的女兒我抱回后,讓她與雞同睡,吃的是元根”。冤家瓦張家發現后馬上叫家丁開槍射殺,可還沒等家丁回過神來,拉比杰齒大吼一聲“跳!”,“末諾窩惹”長嘶一聲,四蹄騰空而起,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地上只留下三個馬蹄印。
又有一年冬天,“末諾窩惹”丟失了,拉比杰齒通過多方打聽,終于得知“末諾窩惹”在申果樁瓦曲覺阿候家,他家正在舉行場面空前未有的送亡靈歸祖儀式,同時舉辦有重金獎賞的賽馬比賽。拉比杰齒化妝成一砍柴的娃子來到瓦曲覺阿候家的賽馬場,眼看阿候家多名騎手從“末諾窩惹”的背上跌落,在阿候家找不到一名能騎“末諾窩惹”而一籌莫展時,拉比杰齒主動前去,請求讓他試騎一下。阿候家看他衣裳破爛、其貌不揚,本不想讓他試騎,可阿候家又沒人能騎,而觀眾都要求讓他一試。阿候家就免強同意讓拉比杰齒試騎一下,但生死不與他家相干。拉比杰齒同意阿候家的條件并來到“末諾窩惹”旁邊時,“末諾窩惹”長嘶一聲。這時,拉比杰齒縱身躍上馬背,“末諾窩惹”風馳電掣般的飛翔在觀眾眼前,觀眾只感到如風的涼意驚過。看得迷眼朦朧,不時發出陣陣驚呼,他繞場三圈后自報家門道:“騎手是拉比杰齒,馬是‘末諾窩惹’,馬隨主人回家了”。沒等阿候家及眾多觀眾回過神來,拉比杰齒騎著“末諾窩惹”早已消失在他們的視線里。
從此神馬“末諾窩惹”和它的主人拉比杰齒的傳說在彝區流傳開來。
注:末諾窩惹,涼山彝語,馬名。末諾既烏黑的馬匹。窩惹既黑肥豬。意為如黑肥豬一樣的馬匹。
俄洛書古,涼山彝語,俄洛意為“高山”,書古意為“彎彎的湖泊”。
拉比杰齒,涼山彝語,人名。據傳說是果基支的彝人。
吉潘瓦西,涼山彝語,一位機智人物。吉潘是彝族姓氏,名瓦西,住越西乃托鎮莫洛村。
恩梯姑慈,涼山彝語,彝族傳說中的眾神之主。
瓦張、阿候、果基,涼山彝語,彝族姓氏。
申果樁瓦曲覺,涼山彝語,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