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我們組成學習小組,由成績棒的同學和成績差的同學結成對子,互幫互助,一起進步。我和李東東組成了“呱呱叫”小組,希望在他的幫助下,我的學≥J成績能變得呱呱叫。
我從一年級開始就不受老師的歡迎,所以后來我便不喜歡學習了。剛讀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語文老師教我們寫“爸”這個字。老師說,
“爸”字的上面兩點是兩條眉毛,再下來的兩撇是爸爸的胡子。胡子下面是他的下巴,這樣我們就不會忘記“爸”字怎么寫了。老師讓我們回家以后寫四個“爸”字練習練習。
回到家以后,我認認真真地寫了四個“爸”字:一個是長眉毛短胡子的“爸”,一個是短眉毛長胡子的“爸”,一個是下巴長長的“爸”,還有一個是下巴短短的“爸”。我滿懷希望地交上了作業本。但是沒多久,老師就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她在每個“爸”字上都打了紫紅色的大叉。她說:“這四個字看起來沒錯,但是比例不對。寫字不是畫圖畫,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你一定要照我的樣子寫,一個字訂正10遍!”
我很傷心,我第一次的創造之光就被老師活生生地掐滅了。沒辦法,我只好一筆一畫地寫了40個呆頭呆腦的“爸”,老師才放了我。
“呱呱叫”小組的第一次活動是由李東東給我補習數學。他在紙上出了一道題:“280只狗加上519只兔子,一共是多少只?”
我列了豎向加法算式仔細地算,算出是799只。生怕算錯了,我還驗算了一遍。
“一共是799只。”我怯生生地說。
李東東一臉壞笑:“哈哈,你上當了!”
“我沒算錯啊。”我摸著腦袋搞不明白。
“那好,我問你。1個人加1條狗等于幾?”
“當然等于2。”
“2什么呢?”李東東盯著問。
“等于2……”
我說不清了,2什么呢?說等于2個人吧,明明有1條狗;說等于2條狗吧,分明還有1個人。
李東東得意地說:“你要記住,不同種東西是不能相加的,這是考考你的思維能力。”后來,他又給我復習英語。“我說中文,你來背英語單詞。”李東東說。“傘。”李東東說了一個。
“u-m-b-a-n-a-n-a.umbanana。”“哈哈哈!”李東東大笑起來,“再來一個,貓。”“k-a-t,kat。”
李東東捂住肚子趴在桌上嘎嘎地笑:“鉗了,錯了!”
笑夠了,他找出了MP3。“來,我們把該背的單詞錄到MP3里。我先朗讀一遍,你再跟讀一遍。這樣每個單詞就可以重復兩遍,能加深記憶。”
我們花了幾個小時,念得嘴巴冒煙,總算把上一個學期的英語單詞都錄好了。
“你要經常聽MP3。”李東爾說,“我曾看過一份科學報告,說是人在睡夢中,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還在活動,這個時候往往是記憶的最佳時問,既不受外界干擾,又不需要額外花費氣力,你要充分地利用睡眠的時間。”
我聽了李東東的話,整天把MP3別在胸前,就連睡覺的時候也戴著耳機。幾天下來,英語單詞倒是掌握了不少,可耳朵總是嗡嗡地響。
李東東說:“那是因為你把音量開得太大了,我的木瓜先生。”
不管怎么說,我要謝謝李東東,看來“呱呱叫”小組還是蠻棒的。